本书通解《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是为当代人量身 的老子思想入门读本。 全书通过比对 版本,复原 接近老子思想本义的《老子》原文,从先秦典籍的原始风貌中参悟真正的老子思想;全面吸收古今中外大家的研究成果阐释经典,将孔孟老庄和叔本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对照解读,融会东方智慧和西方思维,揭示古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和丰富内涵,理解伟大思想家在面临相同问题之时不谋而合的应对逻辑,尤其是老子思想穿越时空、普遍适用的伟大特性。本书重视将古典文本纳入现代人的认知框架和人生困境,为读者提供解决现代生活焦虑、迷茫、内耗和痛苦的启示,以摆脱情绪困扰。
《道德经说什么》和《庄子说什么》是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读道家经典的系列书籍。《道德经说什么》是韩鹏杰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的一个立体的《道德经》。他以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对《道德经》进行逐章逐句的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 ,《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较为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庄子说什么》是韩鹏杰对《庄子》一书的独到解读,带我们走近庄子其人其文。韩鹏杰从“内篇”“外篇”与“杂篇”中挑选出15篇反映庄子思想精华的代表文章,用
本书收录宋、元、明、清30余位易学名家所著录的重要易图及其图说约780余幅(条),包括了历代易图的精华,清楚地反映了易图发展繁衍的线索,全面展示了不同时代以图解易的特点和成就,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丰富全面、系统明晰的易图工具书。
《中国哲学导论:从古代哲学至中国佛学》由比较哲学与分析哲学的新视角切入,阐释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佛学,着重概念的分析、论证的阐述,对各哲学基本预设的检证,以及力求简单明了的哲学方法,重建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领域中应有的地位。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先秦儒、道、墨、法诸家以及《易经》一书,强调中国古代哲学的哲学性,针对各家的理论要点、辩论模式、问题症结所在,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探讨中国佛教思想的四大宗派: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以及禅宗,讨论各家的形上学立场、知识论、语言观、伦理学以及总总实践法门,而以对现实世界的肯定作为贯串中国佛学的核心问题。
本书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和独到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在作者笔下,孔子有理想而不得实现,颠沛流离,像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对于如何读经典,如何看待经典,作者提供了他的思路,启示人们对《论语》到底在讲什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产生新的思考。
本书追溯了“乐”之理论在古代中国1500多年中(主要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不断演进,通过梳理早期中国思想家对于道德本原的探讨和人生意义的寻求,追溯过去的智者(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庄子、扬雄、陶渊明等)对于人生的问答,阐明何为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生活。本书是作者积二十年之功所作,系统梳理和阐释了中国早期思想家与“乐”相关的理念,对其内涵、意义和情境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将其与西方古典及近代理论相区分,对于跨文化交流和比较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新版分上下两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土壤。它是一本人人都应学习的元典。《易经》能够在21世纪重新焕发生机与曾仕强关系密切。曾仕强教授在本书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之处,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撷取出来,阐明了做人做事需要遵循的的道理。
易经历来被视为智慧之书、群经之始、中国文化的源头,功能丰富,变化多端,奇妙高明,古人用一个“神”字表示它真得很厉害。 其实,易经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告诉你:处在什么位置,看到什么现象,应该注意什么事,如此而已。 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人事变化的类型,古圣先贤所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透过卦爻辞呈现。当我们遭遇某一类型的问题,便可寻找相应的那一卦,从卦爻辞的提示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你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你那样,将来会这样。至于到底该如何做,你自己去选择。经过理性判断与选择的人生,还会犯什么大错呢? 年轻时读易经,后面受用的日子会很长;年长时读易经,才知道这辈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论语》是儒家的创始经典,也是中华文化历史上最主要的典籍之一,主要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思想和言行,以及少量关于先前时代和同时代其他人物事迹的简要叙述,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汇总、编纂而成。《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社会理想、教育原则,涉及政治、伦理、哲学、文学、文化等领域,以构建理想中的政治社会理念为中心。本书以“导读+汉语原文+英语译文+注释+主要术语汉英对照一览”的新颖方式编排,旨在帮助海内外读者更好地研读这部伟大的著作。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本书旨在提取宋明理学的哲学精髓并使之与当代的哲学论述联系起来。本书的方法论是比较哲学,而比较的角度采取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之所以选择以分析哲学来对理学进行诠释与建构,是基于作者本人的哲学训练与专业知识。在许多值得重视的研究中国哲学之路向中,比较分析也是一个可信度高的研究方式。作者撰写本书的意图不是要定义理学为何,而是要展示如何可以哲学地从事理学的研究。 这本书引用诸多分析哲学中的当代哲学理论,以期为理学中的许多传统哲学观念提供一个新的解释学门径。
这本书,被胡适称为“绝代奇书”。《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刘安子》,今存二十一卷,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为宗,融黄老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儒家的仁政学说、法家的进步历史观、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以及兵家战略战术等各家思想精华为一体,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既保存了先秦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又开启了两汉以后的文化。 中华书局约请业界专家以北宋本为底本,参校诸多其他版本,精心校勘、译注。篇前冠以题解概述该篇主旨,注释对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详加阐释,并辅以几十张图片帮助理解,译文准确晓畅,是《淮南子》诸多版本中雅俗共赏的一种。
《周易程氏传》又名《伊川易传》,是北宋哲学家程颐对《易经》的注释。其书注解《周易》上下经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本,侧重于义理方面,切于人事,在易学目前极有影响。 在此书中,借解释《周易》卦辞爻象来阐明义理。并在《易传序》中提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理学命题,认为无形的理寓于有形的象中,理与象即是理与事的体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