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逻辑学通识讲义 吴军著 掌握正确思考的规则从思维漏洞到认知升级 让你说得清看得透选得准逻辑学入门书籍逻辑思维得到正版
    •   ( 23 条评论 )
    • 吴军 /2025-04-01/ 新星出版社
    • 日常沟通容易被带偏?网上信息分不清真假?做决定时总靠 “拍脑袋”?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著名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带你手把手拆解逻辑思维的三大模块,从底层概念、演绎推理到数据洞察,带你系统掌握。读完本书,你将收获四大核心能力的升级: 沟通谈判更高效沟通时能直击核心,一眼识破对方的逻辑漏洞,如偷换概念、逻辑滑坡等常见套路,不被情绪牵着走,句句都能说得清。 信息鉴别更敏锐在海量信息面前,能快速分辨造假和以偏概全的数据陷阱,从此不再迷茫,事事都能看得透。 分析决策更理性遇到复杂问题时,能将零散的信息梳理成一条条清晰的逻辑链条,让决策更加理性和科学,次次都能选得准。 跨学科思维更顺畅逻辑学是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 “共同语言”。掌握逻辑思维,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

    • ¥69 ¥99 折扣:7折
    • 心灵的揭示(汉译名著本21)
    •   ( 312 条评论 )
    • 安萨里 /2023-07-01/ 商务印书馆
    • 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安萨里(公元10581111/伊历450-505),全名艾布 哈米德 穆罕默德 伊本 穆罕默德 图西 安萨里,生于波斯呼罗珊的图斯,自幼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在家乡师从艾哈迈德 本 穆罕默德 拉兹卡尼研习伊斯兰教法,后赴内沙布尔尼采米亚经学院,师从艾什尔里派著名学者、 两圣地教长 朱韦尼(1028-1085)学习教义、教法、哲学和逻辑学。安萨里终生致力于诵经讲学,传道授业,修行苏菲,著书立说。

    • ¥61.2 ¥85 折扣:7.2折
    • 伦理学方法(汉译名著18)
    •   ( 1473 条评论 )
    • [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 译 /2020-12-01/ 商务印书馆
    • 西季威克认为,伦理学是关于 应当 的研究,因而首先必须研究人们据以推断他们应当做什么的合理程序。这些合理程序即 伦理学方法 。按照人们的伦理学方法所隐含的目的,以往的全部方法可分为快乐主义的与直觉主义的。快乐主义方法又按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分为利己的快乐主义与普遍的快乐主义(即功利主义),两者间存在重要区别。 本书分为总论、利己主义、直觉主义、功利主义四编。序言共含7篇,前5篇为西季威克为英文本前5版所撰,第6篇为西季威克助手琼斯在他去世后为英文本第6版所撰,其中包含西季威克本人的一份思想传记,非常重要。

    • ¥56.2 ¥78 折扣:7.2折
    • 人与机器人:伦理、行动与拟人论
    •   ( 77 条评论 )
    • 斯文·尼霍姆 /2024-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机器人能否作出决定、与人类合作、成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坠入爱河,或者是否有可能伤害人类? 本书直面人与机器人交互过程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 从军用机器人到自动驾驶汽车,再到护理机器人,甚至是配备人工智能的性爱机器人: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机器人表面上的能动性? 本书认为,我们需要探索人类如何以负责任的方式与机器人进行最佳的协调与合作。 本书研究了人类与机器人在伦理上的重要差异,以期实现负责任的人 机器人互动伦理。、立法者与使用者的实践文化系统。

    • ¥56.2 ¥78 折扣:7.2折
    • 伦理学体系(汉译名著18)
    •   ( 868 条评论 )
    •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Friedrich Paulsen)著 何怀宏 廖申白 译 /2021-05-01/ 商务印书馆
    • 《伦理学体系》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弗里德里希 包尔生(Friedrich Paulsen,1846-1908)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中倡导一种自我实现的伦理观,其思想源流仍属康德主义伦理学,然而在许多问题上已转向目的论观点,并对康德伦理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这使本书在许多方面具有调和传统伦理学中义务论和目的论的矛盾的倾向。本书是在德国哲学和古典文化的气氛下使伦理学体系化的一个尝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亦不乏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同时,因其成于新旧世纪之交,其中也深刻反应着传统伦理学与新的伦理学思想的抗争。

    • ¥70.6 ¥98 折扣:7.2折
    • 生命伦理学(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 319 条评论 )
    • 邱仁宗 /2020-09-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新颖交叉学科,50多年来一直发展迅速,现已扩展到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生命伦理学目前不仅在学院之内活动,而且已经深入实践,走向生活。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也有助于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如何综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实际的进路。 本书1987年出版,是对当代生命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些生命科学技术包括辅助生殖、生育控制、遗传和优生、生命维持、器官移植、行为控制等。本书在对生命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即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进行管理的建议,其中不少建议已经被采纳在法律、法规、条例之中。今天增订再版此书,并附有作者近年来的多篇学术论文,可帮助读者一窥我国生命

    • ¥67.5 ¥98 折扣:6.9折
    • 美德之前——当代美德伦理学评论
    •   ( 88 条评论 )
    • 乔纳森·桑福德 /2024-08-3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具体考察了现代道德哲学与当代美德伦理学运动的互竞主张、当代美德伦理学运动的起源和类型;审视美德伦理学运动的核心主张,尤其是主流美德伦理学的承诺以及其何以未能兑现这些承诺;进而对各种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如何过于激进地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方案进行审视,从而进一步主张亚里士多德的方法不应被称作美德伦理学。

    • ¥62.4 ¥96 折扣:6.5折
    • 现代性冲突中的伦理学:论欲望、实践推理和叙事
    •   ( 498 条评论 )
    •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 /2021-05-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探讨了一些关于现代性的哲学主张、政治主张和道德主张,向读者解释了如何理解规范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如何分析欲望和实践理性,如何获得充分的自我认识,以及如何看待叙事在我们认识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如何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或托马斯主义的视角来认识现代社会的特性,并认为托马斯-亚里士多德主义在马克思的思想启发下,能够为我们构建一种当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提供资源,而这种当代政治学和伦理学能够使身处现代性的我们去制衡现代性,并且要求我们去这样做。

    • ¥67.5 ¥98 折扣:6.9折
    • 思辨力35讲 云南人民出版社
    •   ( 106 条评论 )
    • 庞颖 /2024-05-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套帮助你识破逻辑陷阱,迅速提升分析、表达问题的实用指南。在工作中遇到分歧,如何有效沟通、准确表达?面对热搜和复杂的公共社会议题,如何获得理性视角,达成共识?在与家人、朋友讨论时,如何识别逻辑谬误,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被牵着鼻子走?资深辩论教练、管理咨询者庞颖从十几年的经验中,总结了一套可迁移的思辨技巧与方法,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破”—带领读者识别13种逻辑结构,揭开我们身边常见的逻辑谬误;“立”——重塑9种分析问题逻辑框架,重塑论证的整体结构;“场景重现”——通过结合一系列真实案例的模拟演练,练习表达。这部分特别邀请辩手詹青云,双方以模拟辩论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思辨力的纠正与重塑。本书源自“看理想”热门音频节目《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整合修订后出版。

    • ¥57.3 ¥88 折扣:6.5折
    •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陈嘉映著译作品集第6卷)
    •   ( 98 条评论 )
    • 陈嘉映 /2023-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陈嘉映从事哲学工作三十多年来,在伦理学领域发表的一部专著,呈现的是他对哲学中与我们生活切近的伦理学诸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明晰论述。 我该怎样生活 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 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初期 选择人生道路 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

    • ¥59 ¥82 折扣:7.2折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陈嘉映著译作品集第18卷)
    •   ( 73 条评论 )
    • Bernard Williams /2023-03-01/ 商务印书馆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是当代英国著名伦理学家B.威廉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985年。在本书中,威廉斯检讨了伦理学理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指出伦理学理论反思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伦理生活,而不应该是人的伦理反思。如果把伦理学定位为后者,并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论起点上为人的伦理活动寻找解释,就会实际地破坏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生活面貌。因此,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威廉斯因此提出,反思有可能破坏人们的伦理生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全面反思的阶段,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于反思在伦理理论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本书的出版为当代英美伦理学乃至当代哲学的发展一件大事。英国学界在2015年6月特意为本书出版三十周年开了学术研讨会。本书的意义,在于对

    • ¥73.4 ¥102 折扣:7.2折
    • 维特根斯坦与伦理反应
    •   ( 12 条评论 )
    • /2024-06-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维特根斯坦呈现在 感觉-心理 语法探究中的实践品格,经由经验之规范秩序的理论扩容,最终深化为现代性话语实践所依赖的诸生活形式及其伦理表征,后者作为一种 伦理反应 ,致力于对日常生活实践的伦理省察,并从中肩负一种恢复自我理解与重启人际尊严的实践吁求。

    • ¥56.2 ¥78 折扣:7.2折
    • 伦理学新说
    •   ( 792 条评论 )
    • 李泽厚 /2021-10-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本书为李泽厚四部伦理学论著之合集,系统地阐述其 伦理学新说 :一是伦理(外在规范)与道德(内在心理)作二分,并 由外而内 讲道德的起源;二是道德内作意志、观念、情感三分,调和康德与休谟,认为理性为主,辅以情感;三是道德外作传统宗教性(私德)与现代社会性(公德)二分,主张以 情本体 的中国哲学来解决当代既人欲横流又理性跋扈的问题。但所有这些都只是概括性的哲学提出,具体探讨仍留待有关学科。

    • ¥98 ¥98 折扣:10折
    •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五版)
    •   ( 196 条评论 )
    • 朱贻庭 /2021-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中国思想史中,伦理思想极为丰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一直从属于中国哲学史体系之中,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固守这种格局,束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也无益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也由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需要,以及总结历史道德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人们越来越感到建立中国伦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就是在这种心情和需求的驱使下,作者编写了这本《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本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和朝代为线索,史论结合,绍述和评议了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至明中叶、明末清初的具有代表性的伦理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本书已经出版四个版本,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曾获首届唐

    • ¥55.2 ¥89 折扣:6.2折
    • 康德的伦理思想(伦理学名著译丛)
    •   ( 188 条评论 )
    • 艾伦·伍德 /2023-04-01/ 商务印书馆
    • 《康德的伦理思想》出版于1999年,是当代康德伦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部分聚焦于定言命令的解释和相关讨论,第二部分则深入康德的一系列历史和人类学著作中,展示了康德伦理学的广度和深度。近10万字的注释列举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亦可以将本书视为20世纪英美康德伦理学研究的一部总结性作品。 本书强调,康德的伦理观点奠基于每个人的理性本性之尊严这一理念之上。在经历自然竞争和社会敌对之后,人类发展出了可以同冲动做斗争的理性能力,终走向所有人的目的相互一致与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本书首次集中讨论了作为目的自身的理性本性的价值在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作用,表明了康德有关人性和历史的体系性理论的重要性及在康德道德原则的结构、表达和运用中的内涵,为当下汉语学界的康德伦理学研究呈现了全新视野。

    • ¥82.8 ¥98 折扣:8.4折
    • 西方伦理学史(修订版)
    •   ( 343 条评论 )
    • [美]布尔克 /2021-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弗农 布尔克的《西方伦理学史》详细论述了自前苏格拉底到二十世纪中期各个时代的西方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每个时代都包括各重要学派伦理学家的思想。 相较于其他伦理学史著作,本书的重要特点有两条:一是它所介绍的伦理思想范围极其广泛、所包括的原始资料非常丰富;二是作者对书中介绍的各种伦理理论所持的客观中立态度。根据WorldCat Identities的统计,该书自1968年由美国Doubleday出版社初版以来,到2008年之间,以三种语言(英语、波兰语和意大利语)共出版或重印了20次,被世界1208个图书馆收藏。一直是西方伦理学史的几部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 ¥85.6 ¥138 折扣:6.2折
    • 费希特的伦理思想(伦理学名著译丛)
    •   ( 96 条评论 )
    • 艾伦·伍德 /2022-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于2016年出版,是英语学界一部对费希特伦理思想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著作,也是艾伦 伍德教授在德国观念论的伦理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作品。本书对费希特的代表性伦理学著作《伦理体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将《伦理体系》置于费希特知识学发展的总体背景下进行考察,并且涉及了它同费希特权利哲学或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 在这本书中,伍德教授讨论了费希特对意志自由的辩护,讨论了他对于道德原则的奠基、他的道德良知理论以及交互主体性的先验演绎,并且讨论了费希特有关自由理性的交往和理性社会的理论。在这本书中,伍德教授强调和发展了费希特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激进主义,阐明了费希特的立场和论断对于当代哲学的启示。本书通过对费希特伦理思想的讨论表明,在伦理思想史上,费希特仍然是一位重要的作用,并且是19世

    • ¥69.1 ¥96 折扣:7.2折
    • 推理得来的理性
    •   ( 109 条评论 )
    • (英)约翰·布鲁姆John Broome)著;荣立武译 /2023-01-01/ 科学出版社
    • 约翰·布鲁姆(JohnBroome)是牛津大学道德哲学怀特讲席教授,其研究主要涉及规范性与理性、推理及气候变化三个方面。本书像一幅徐徐打开的画卷,展现了布鲁姆如何从规范性的讨论过渡到理性研究,并终结于推理对理性的促进。提请注意本书三个节点:第1章描绘了研究的缘起——动机问题及其与规范性的关系;第4章以后是作者对规范性(理由)与理性的区分;第11章是对规范性与理性研究的总结,并承转到推理的元哲学研究。

    • ¥92.2 ¥128 折扣:7.2折
    • 伦理学体系(汉译名著本12)
    •   ( 35 条评论 )
    • 梁志学 /2010-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费希特依据他的知识学原理,系统地研究道德哲学的专著。全书以《以知识学为原则的伦理学体系》为标题,发表于1798年复活节。作为康德哲学的继承者,费希特在本书中继承了康德的基本立场,及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宗教道德哲学,也批评了在英国和法国盛行的功利主义、幸福主义伦理学;同时,作为康德哲学的改造者,他在本书中又发展了康德的先验主义伦理学。本书分为三编,第一编讲伦理原则的演绎,第二编讲伦理原则的实在性与适用性的演绎,第三编讲伦理原则的系统应用或狭义伦理学。本书发表后,曾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评论。但从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本书具有其不可磨灭的学术价值,并在近代欧洲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56.2 ¥78 折扣:7.2折
    •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修订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
    •   ( 33 条评论 )
    • 张任之 /2023-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立足于国际舍勒研究界,首次尝试在伦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康德、胡塞尔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等思想,系统重构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全书基于对相关思想家的原著、部分未公开发表的手稿以及大量研究文献的仔细分析,着力展示了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是现象学的,以及这一现象学伦理学的系统形态。 本书的上篇在康德、胡塞尔的思想背景下研究了舍勒的静态的、抽象的本质性现象学;下篇则在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视域中研究了舍勒的动态的、具体的人格现象学。而这两个方面分别构成了舍勒现象学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两个层次(质料先天主义和价值人格主义)的基础。根本上,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既包含以探寻价值的现象学-存在论本质为主要论题的现象学 元伦理学 ,也包括以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为任务的现象学的 规范伦理

    • ¥70.6 ¥98 折扣:7.2折
    • 故事中的伦理学 尼娜·罗森斯坦著 伦理学入门读物 在故事中讨论道德难题 中信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尼娜·罗森斯坦 /2025-05-20/ 中信出版集团
    • 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个人的痛苦与群体的快乐如何衡量?我们应该相信道德直觉,还是听从理性的声音?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品质的个人,还是实现社会福祉的大化? 在这些伦理学难题之外,我们也在努力回答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问题: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界限在哪?我们是否应该有选择与任何人结婚的权利?如何看待宠物在家庭中的道德地位?面对他人,我们如何行为得体?而我们作答的依据往往是过去和现在的各种价值观。 故事是人类理解自身和世界的重要方式。在故事中,我们能获得多样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社会也通过故事来传授道德和行为准则。本书将故事和伦理学探索结合起来,让理论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效用和受到检验,从功利主义、义务论到美德伦理学,系统地介绍了两千多年来伦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帮助我们采用理

    • ¥94.72 ¥148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