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能让你人生格局 大的生命思维全景导图,为你讲述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的国学经典典藏版丛书。一直以来,庄子的伟大和人生智慧都被教科书式地传播,少有人从如何解决人生各种难题的角度去解说,让大家以为庄子只是学者和中老年人才会去看的东西。其实,我们当下所有的焦虑与困惑,庄子在两千年前就有了答案,而解开这些问题的金钥匙就在《梁冬说庄子》系列里,打开它,你就获得了快乐的 心法。只要你明白庄子说什么,任何人生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读完本系列,你会从此开心,知道在当下充满变数的时代里如何提升自身价值,用达观的全息视角来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洞悉人性的真相,不再受各种情绪的牵引,让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先秦诸子注研究:兼及先秦老学思想研究》主要研究先秦诸子中的庄子、慎到、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黄帝四经》的作者、《管子》四篇的作者、《吕氏春秋》的作者等对《老子》文本的注解、注解《老子》所使用的《老子》版本、注解《老子》所表达的老学思想以及他们自己的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内在关联,同时,兼及先秦儒家、名家、墨家以及商鞅思想中的老学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版本的复杂性,《老子》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刻影响。
《全真正韵集》是作者花了将近10年时间收集整理而成。为了学习经韵,作者曾到湖北武当山、甘肃兰州、陕西西安、浙江杭州等地拜师多位道人、老师,收集当地流传的韵谱,细心整理而成本书稿,并对韵谱进行了多次修改,尽量做到全面。全真正韵是全真道斋醮科仪所用的道乐,属十方韵。书中收录了112首韵谱,是学习、研究全真正韵的重要资料。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重要代表,也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言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鲜明特征。《曾国藩与道家思想》在从政、治军、处世、为文和养生五个方面,彰显曾国藩以道补儒的努力,揭示道家思想在曾国藩思想中的地位,分析曾国藩接受和践行道家思想对近代经世思潮形成的价值,发掘以道补儒对近代中国士大夫的意义。
《中国历代导引图谱》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导引图谱,上起西汉下迄晚清,既有近世新出考古资料,更有大量传世珍本文献。对每组导引图谱,《中国历代导引图谱》先以简介形式介绍其来龙去脉,再依次列出图像及文字。简介部分是在充分吸纳其他学者及本人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以期能帮助读者对某些来源扑朔迷离的导引功法形成较清醒的认识。对所列图像文字,《中国历代导引图谱》在尽量尊重原始文献的同时,对其中的一些疏漏、错乱等问题,在参考多种版本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必要的校正、补充等工作,力避以讹传讹。因此,部分图下的文字与图中文字并不接近吻合。
本书并不是面面俱到地罗列苏轼的美学理论见解,而是紧密结合苏轼的审美创造实践,机敏地从道家思想与苏轼美学思想的关系这一切面入手,竭力理清苏轼美学思想的主轴,再探求道家思想在其美学思想中的主要体现。全书高屋建瓴,首先论述了道家特别是庄学在中国美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苏轼的人生哲学及其如何以审美态度对待社会人生和万事万物,从而有力地说明道家思想已渗透到苏轼的血液里、俏髓中,进而体现到他的创作和美学理论上。在艺术创作上,就客体方面说,他崇尚自然;从主体方面说,则突出真性情;在思维方法上,他以道家为主体融合诸家,充满着朴素的辩证色彩。著作的逻辑框架完整,分析细密,论证谨严,浑然一体。作者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苏轼思想的儒道之争,经过辩析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自己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成一家之言。由于他
《道何以言(兼论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语言学问题)》借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探讨中国哲学中的一些语言学问题,以期考察并力图揭示中国哲学的本土色彩及其特质;同时将语言学问题与概念史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例如“道”和“言”既涉及到语言的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哲学概念。本书力图对两者的语言涵义及其概念历史的发展都有深入探讨,即从理论上也从历史上分析了“思想如何表达自身”这一重要哲学问题。对中国哲学史上存在的某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史论结合的考察,特别是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给出新的解释。
中华道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伏羲、神农、黄帝,及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而后历经以孔、孟、荀、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古圣先贤的丰富与完善,并吸收融合儒、道、佛、名、法、墨等各家各派以及西学的思想,发展蔚为大观。道统思想在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儒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丰富了儒学的内涵,亦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对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深入探讨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及现代社会的关系,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加强外学术文化交流,中华朱子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张浚张栻思想研究会联合,于2016年10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道统思想
《中国历代导引图谱》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导引图谱,上起西汉下迄晚清,既有近世新出考古资料,更有大量传世珍本文献。对每组导引图谱,《中国历代导引图谱》先以简介形式介绍其来龙去脉,再依次列出图像及文字。简介部分是在充分吸纳其他学者及本人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以期能帮助读者对某些来源扑朔迷离的导引功法形成较清醒的认识。对所列图像文字,《中国历代导引图谱》在尽量尊重原始文献的同时,对其中的一些疏漏、错乱等问题,在参考多种版本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必要的校正、补充等工作,力避以讹传讹。因此,部分图下的文字与图中文字并不接近吻合。
《先秦诸子注研究:兼及先秦老学思想研究》主要研究先秦诸子中的庄子、慎到、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黄帝四经》的作者、《管子》四篇的作者、《吕氏春秋》的作者等对《老子》文本的注解、注解《老子》所使用的《老子》版本、注解《老子》所表达的老学思想以及他们自己的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内在关联,同时,兼及先秦儒家、名家、墨家以及商鞅思想中的老学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版本的复杂性,《老子》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刻影响。
《南宗丹书》是中华内丹学典籍丛书之一的南派文献集成。 南宗,是内丹学中重要的丹道流派。宋朝张紫阳、石泰、薛道光、陈泥丸、白玉蟾被称为“南宗五祖”,都有著作传世。他们的著述汇聚成“南宗丹经”体系。现将《悟真篇》《还源篇》《还丹复命篇》《紫清指玄集》《金丹大成集》《金丹印证图》等南宗丹经汇集为《南宗丹书》,是目前最全的内丹学南派文献集成。献诸学界、教界和广大丹道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