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论述了道家思想的生命本体论、修炼论和境界论。 作者首先以本体论为纲,认为从道家到道教的理论发展实质是由自然本体逐渐转化为生命本体,并通过推演和对比,厘清了道教生命哲学本体论中的一系列矛盾,总结出了其基本特征。之后,又聚焦生命的运动和变化,以生命结构阐述修炼知识、解释修炼目的,从宗教实践问题中提炼哲学意义、表达超越精神。下篇则讲的是生命境界的自我超越,作者明确了境界的概念,提出了立于世俗而奔向超越的三个境界,即生存境界、道德境界和自由境界,并分别阐释了老子、庄子及道教思想中的境界论。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按照其本来的思想脉络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作者通过研究与追问,将道教生命哲学的各种观念和思想表达出来,在述古之外,着力于文化心灵
《庄子新注》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之一种。此次新注,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合刊本《南华真经》为底本,以黎庶昌刊刻《古逸丛书》覆宋本《庄子注疏》为主要校本,并择要吸收郭象、成玄英、王先谦、郭庆藩、钱穆、王叔岷、陈鼓应等古今学者的校勘和注释成果,疏通重点字词,抉发哲学奥义,对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极有帮助。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家》比较全面地对出土道家文献及其思想进行了研究,对于先秦道家哲学的研究和还原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由五章组成,主要研究了郭店简《老子》《太一生水》、上博简《恒先》《凡物流形》、马王堆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研究了楚简本《老子》的思想内涵及其特征,第二章讨论了《太一生水》的主要概念、命题、分篇及其学派性质等问题,第三章深入检讨了《恒先》以 亘 和 亘先 为中心的两个关键概念,第四章以 一 和 道 为中心讨论了《凡物流形》的哲学思想,第五章着重论述了帛书《道原》的本体论思想。本书还包括两个附录,对《太一生水》《凡物流形》两篇竹书进行了注译。 本书议论深入,分析细致,新见迭出,是作者研究出土道家文献的重要著作,推动了早期道家哲学和先秦哲学研究的深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有关老子哲学的诠释,共有三篇,主要论及韩非及王弼对老子哲学的诠释和比较。第二部分探讨有关黄老哲学的研究,共有五篇,讨论《黄帝四经》《管子》《尹文子》与《鹖冠子》的道法思想和哲学。本书所涉及范围包括《老子》《黄帝四经》《管子》《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及王弼的《老子注》,均为与道、法、形名相关之哲学研究。作者从多角度切入,深入论证法家思想之出现及其流衍的思想背景,指出法家思想代表中国 阳儒阴法 的政治传统中 阴 的面向,并以深厚的黄老政治哲学作为基础。另外,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运用常见的传统古籍,而且也研究了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献《黄帝四经》的思想内涵,有其突破性意义。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就思想而论,他属于道家的稷下学派,为该派之代表,为道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继承老子的道论,并加以独特的发展,表现出老学齐学化的特色。本书为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
《道商智慧》是系统阐述“道家商业学”的专著。本书首次以图象的形式,秉承“至易至简”的原则,从企业家思想与商业谋略的角度对《道德经》进行大破译。全书从总篇、道篇、德篇、法篇、术篇、丹篇、境篇、养生篇
《庄子》一书里来备受推崇,此版《庄子全书》为精编精校,将《庄子》的三十三篇全部收录其中,并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权威性。本书除了在原文之后附有注释、译文外,还在每段内容后
《易传》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抵达意识发展高级阶段的方法,中国古圣贤明确地告之以“立象”,人心 中万象纷杂,也是乱象纷呈,圣人“立象”,即是以象破象,以正象破乱象。 圣人立下的天地正象是什么?这就是太极、河图、洛书、先天八卦,本书的特点正在于此: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象数思维入手,将中国哲学散漫的、潜在的逻辑结构掘取出来,使之成为显在的、刚健的理性系统,这也是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需求。 《孟子》“十”字打开、《中庸》“卍”字中和、《易传》乾坤并建……在象数逻辑的创新性诠释下,国学经典不再是重悟性的玄奥难懂的学问,而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理解的生命智慧。
《老子讲演录》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在研究生讨论班有关《老子》的疏讲,根据录音整理,并经进一步的修订而成书。该书略人所详、详人所略,不以具体字、词的考释为旨,而主要侧重于阐发《老子》哲学的智
迷茫痛苦时,您一定想过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纠结与不如意?为什么我们苦苦追寻,但最终总会发现,时间消耗殆尽,而我们仍一无所获?不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也不是我们的努力注定付诸东流,而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述老子的人生哲学及其 以正治国 的思想与孔子政治哲学的异同,并对其不能自圆其说的 有为 、 无为 主张作了深入的研究,鞭辟入里。下编探讨庄子在文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卓越建树,尤其论述庄子为中国文学四祖 讽刺文学之祖、寓言之祖、文言小说之祖、浪漫主义之祖,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老庄新论》汇聚陆永品先生一生精研《老子》、《庄子》的重要著述,是近年来道家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部不可不读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