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道家的典籍繁多,一般人哪怕穷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尽观全貌。 本书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精选毕生所集道家经典,如《道藏》等诸多道家原典中的经典篇章,配以直观形象的绘图,以及精准实用的注解。为普通人了解道家文化、修身养性,省却不必要的参访功夫,实为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 炁 化三清, 體 能载道, 源 乃先天道统, 流 为老君法脉,书名故曰《炁体源流》。
《西方哲学史》上卷内容分为古代哲学与天主教哲学两个部分,《西方哲学史》下卷内容为近代哲学。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作者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
《纯粹理性批判》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 康德流传为广泛,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重要和影响深远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 批判 ,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 三大批判 。在这部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 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洛克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 可靠性和范围。本书一开头他首先批评了笛卡尔主张知识起源上的所谓 天赋观念 以及莱布尼兹的所谓 天赋实践原则 这样一个在认识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并且从而提出了他的那个有名的白板论, 即认识是来源是经验这样一个有巨大意义的唯物主义论点。
波兰尼颠覆了传统客观主义科学观,把 人 作为科学参与的主体,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几乎所有门类知识的考察,批判了客观主义的知识观,通过对知识的隐默性、分立性与寄托性的强调,从而终构建起了自己以 个人知识 为标识的认识论。波兰尼认为,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可明确表述的逻辑理性,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默会的隐性认知功能,而这种默会认知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
《历史哲学》一书汇辑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记录,由其高足爱德华德·干斯教授整理而成。自问世以来,学术界公认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黑格尔将世界历史分为希腊、罗马、基督教、现代四个时期,分别对应精神发展的四个时期。他认为不存在一个构成了历史的简单的连续的传统,而是我们在历史中看到一系列的文明,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根基,然而每一个文明都能把它之前的文明据为己有,比如波斯帝国、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等等。它能够容纳的人类意识发展的层面,是之前的文明无法容纳的,这就是文明的发展。是黑格尔第一个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概念。但黑格尔并不是要写历史,而是要写历史的哲学。尽管他甚至被人指责为“历史实证主义”,但他决不是要实证地描述具体的历史进
《何兆武汉译思想名著》,囊括《思想录》《社会契约论》《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德国的浩劫》,帕斯卡尔、卢梭、康德、罗素、迈内克多位大师代表作,是何兆武先生译作的首次结集出版。
《蜜蜂的寓言》是近代英国思想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术名著。《蜜蜂的寓言》副标题为 私人的恶德,公共的利益 。这一说法后来被人们简便地解说为 私恶即公德 。其中 蜜蜂的寓言 描述了一个 蜜蜂的国度 ,在那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然而整个蜜蜂的王国却由此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曼德维尔借助 蜜蜂的寓言 想要说明:私欲的 恶之花 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 曼德维尔悖论 。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
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第12卷和第13卷包含尼采自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的全部残篇遗稿,此即考订版《尼采全集》第八部分的内容。这些残篇遗稿由22本手稿组成,其中有15个较厚的本子,3个小笔记本和4个文件夹。 我们出版尼采残篇遗稿所遵循的原则,已经在《尼采全集》第7卷前言中指明,可供查阅。 对于考订研究版第12卷和第13卷,我们还得作如下说明:这两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原因在于,它们完整地、以忠实于手稿的方式呈现了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初(其创作活动的结束)期间的全部残篇、计划、提纲和标题,因此为*终解决关于所谓的尼采哲学主要著作 以《权力意志》为书名 的聚讼纷纭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以编年顺序排列的残篇,给出了一种准确的、近乎完备的对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之间的创作活动和文字意图的描绘。
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重要的哲学著作。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作者简介
人们常说的“法兰克福学派”,由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研究所的一些成员构成。他们试图建立一个社会机构来实现他们的各种想法,同时拒 因此损害其理论完整性,始终担忧被招安、被融入一个 大的系统。他们不仅一度流亡海外,且从彼此合作开始,就一直是外部世界的流亡者。然而,他们并不因流亡而懊恼,而是接受了这种处境,甚至把它当作智识高产的条件加以培养。这样的理念使他们既陷入了特殊的地位,又预见了诸多问题。同样是这种理念、地位与这些问题,困扰与启发了后来的无数思想家。本书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负盛名的观念史学经典,讲述了从社会研究所创立至二十世纪中叶、 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历与思想流变,考察了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学派成员的作品与观念,一如作者所说:“批判理论常常试图在具体的特殊中把握整体,认为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两大代表人物,因为历史原因,二人生平有许多扑朔迷离的难解之谜。《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两大核心经典。《老子》是中国先秦哲学突破第一书,《庄子》是中国先秦哲学集大成之作。《老子》被视为中国神秘主义的第一象征,《庄子》是中国最难懂的密码式写作不可逾越的巅峰。读懂二书方可一窥中国哲学之堂奥。 《老子奥义》详考老子生于陈、仕于周、辞官居宋、著书授徒、出关留书、终死于秦的生平事迹,重点澄清了孔子两次问礼老子、伏羲古道对老子思想的重大影响及《老子》成书时间等相关史实;通过复原《老子》上下经初始结构、各章初始章次、每章初始经文,重点理清了《老子》初始本的文化渊源、逻辑结构、义理层次,从而精确把握老子思想的核心宗旨与哲学要义。并以此为据,对《老子》初始本每章每句每字进行了深
"尼采经典"共3册,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瞧,这个人》《朝霞》。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当善与恶的界限日益模糊,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当生命之轻已变得不能承受,我们该从哪里求得生存的意义?是重造崇拜偶像?还是干脆沦于虚无,一路娱乐至死? 在人类刚刚步入现代世界时,德国哲人尼采就严肃地思考上述问题 而答案,都汇聚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哲学小说中。通过主人公查拉图斯特拉的漫游与教诲,尼采发出了先知般的宣言:在 上帝已死 的时代,人应该直面虚无,从自身创造生命的意义,终进化为能撑起生命重担的超人! 《瞧,这个人》 为什么我如此有智慧 为什么我如此聪明 为什么我能写出这么好的书 尼采充满 自恋 的自传,哲人深刻的精神自剖,进入尼采思想世界的上佳入门。 在 上帝已死 的现代世界
本版《柏拉图全集》由刘小枫教授主编,遵从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忒拉绪洛斯体例,收录柏拉图所有传世作品,包括35篇对话、13封书信、释词1篇和托名作品7篇,分三卷出品:卷为中短篇对话、书信、释词及托名作品,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为柏拉图的长制对话《理想国》和《法义》。 本版《柏拉图全集》依托苏格兰古典学家伯内特的希腊文校勘本,并参照西方古典语文学家的多种笺注本和权威西文译本,充分吸纳西方柏拉图研究笺注成果。本版《柏拉图全集》由26位译者共同完成,译者均有过古希腊语文学训练,对所译篇目有专门深入研究,多数译者还曾就所译篇目撰写过博士论文,是基于研究的翻译。本版《柏拉图全集》译文紧贴希腊语原文,尽量贴近柏拉图作品原貌,同时注重传达柏拉图作品的文学性和对话的口语特色。译者对某些人名、地舆、诗文典故、语
本版《柏拉图全集》由刘小枫教授主编,遵从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忒拉绪洛斯体例,收录柏拉图所有传世作品,包括35篇对话、13封书信、释词1篇和托名作品7篇,分三卷出品:卷为中短篇对话、书信、释词及托名作品,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为柏拉图的长制对话《理想国》和《法义》。 本版《柏拉图全集》依托苏格兰古典学家伯内特的希腊文校勘本,并参照西方古典语文学家的多种笺注本和权威西文译本,充分吸纳西方柏拉图研究笺注成果。本版《柏拉图全集》由26位译者共同完成,译者均有过古希腊语文学训练,对所译篇目有专门深入研究,多数译者还曾就所译篇目撰写过博士论文,是基于研究的翻译。本版《柏拉图全集》译文紧贴希腊语原文,尽量贴近柏拉图作品原貌,同时注重传达柏拉图作品的文学性和对话的口语特色。译者对某些人名、地舆、诗文典故、语
《人生道路诸阶段》是克尔凯郭尔的代表作。正如克尔凯郭尔的许多著作一样,《人生道路诸阶段》也是托名著作。全书分为 给善意的读者 、 酒中真言 、 一个丈夫对各种反对婚姻的看法的回应 、 有辜的? - 无辜的? 、 给读者的信 五个章节。克尔凯郭尔以威廉 奥海姆讲述回忆录的形式,以给读者的信的形式,讨论了人生道路的诸阶段,这道路的诸阶段是审美阶段、伦理、宗教阶段。克尔凯郭尔要我们面对主观个体的生存感受去选择自己,他要我们穿透审美生活,在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幻象和愉悦之后,去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幸和痛苦,进而认识到伦理生活的局限,从而*终进入到沉静的宗教阶段。
《变态心理学》包括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派别》和六篇有关变态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变态心理学派别》成书于1929年,以心理学派别为中心;《变态心理学》写于1930年,以心理学问题为中心,两书可以相互参照。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学通常叫做 变态心理学 。 变态 这个名词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学所给的诨号。传统心理学者只研究意识现象,而意识不能察觉的现象所以被称为 变态 。从近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人的心里都带有若干所谓 变态 的成分。近代变态心理学有两大潮流:第一个个潮流发源于法国,流衍为 巴黎派 和 南锡派 ,他们都应用催眠或暗示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第二个潮流发源于奥地利及瑞士,同前一个潮流的注重潜意识相比,他们更加注重隐意识。他们认为精神病源不在观念分裂而在情与理的冲突,应用 心理
本套装收录《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沉思录》。其中《乌合之众》是一部讲透政治、经济、管理的心理学巨著,被誉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全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作者在书中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民主革命等几乎所有重大事件。
倡导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施特劳斯与法国新黑格尔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科耶夫,两人关于色诺芬《希耶罗》一书的 哲学对话 ,无疑是一场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哲学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交锋,至今于学界经久不衰,鲜有哲学的或学术的讨论能够如此。本书将批判性地重审整个论争,所录文章作者皆为政治科学、哲学和古典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或青年学者。编者力求囊括论证中最精彩的部分,包括整个背景、谁是赢家(如果非要从二人之中选出一人),以及这场论争更为宏阔的哲学关联。
《伯林书信集》(卷三)的时间跨度自1960年至1975年,其间,伯林创办沃尔夫森学院,奠定了其作为魅力型知识分子领袖和杰出思想者的历史地位。如今,沃尔夫森学院已成为牛津大学数一数二的研究生学院,而伯林的非凡个性也深深地浸入这一欣欣向荣的学术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伯林还亲历了那一时期波诡云谲的国际政治,他身体力行,将对人性和观念的洞察纳入对世界的理解之中。而在学术方面,伯林一生中重要的几部学术著作在此期间得以出版,也使其攀上了学术生涯的*。
《十批判书》是郭沫若研究先秦思想与古代社会的重要著作,包括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与总结及孔墨、儒家八派、稷下黄老学派、庄子、荀子、名辩思潮、前期法家、韩非子、吕不韦与秦王政等人或学派的阶级立场、政治主张、学术思想都做了总结性批判研究。本书史料丰富、论点新颖,在思想界史学界引起高度重视,有着广泛影响。 本书于1945年9月由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又于1946年、1947年、1948年出版3版,此后多次重印,为郭沫若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主要论集之一,是《 青铜时代 》的姊妹篇。 《青铜时代》是郭沫若在1934年至1945年十余年间研究先秦社会及学术思想的论文集,由重庆文治出版社于1945年3月初版,群益出版社分别于1946年、1947年出版2版,此后又多次重印。 本书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天道观的研究,《周易》的制作年代,周代的诗歌、音乐和农业生产
《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呈现了迈尔教授与哲人卢梭《遐想录》的交锋。《遐想录》是卢梭最美、最大胆的作品,但也是最难和最少被人理解的作品。迈尔教授积三十年研究卢梭的功力,分两个部分展开了对《遐想录》的绝妙解读。第一部分讨论《遐想录》。迈尔不是把它当成西方忏悔录和对话录传统中的又一部自传性文本,而认为它是在反思哲学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提供的独特幸福。第二部分转而详细解读《遐想录》中提到的一个文本,即《萨瓦代理本堂神父的信仰自白》。这篇自白最初是作为小说《爱弥儿》的一个篇章面世的,也是卢梭作品中最引发争议的篇章,卢梭为此遭到了政治迫害。文章旨在为过成功的非哲学生活奠立根基。在考察过程中,迈尔教授重点揭示了文中代理本堂神父所表达的自然宗教与卢梭本人的自然神学之间的差异。前后两个部分相互发明
本书是《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的第3卷,主要收入《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与《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相比,本书增加了各篇科学院版的编者导言、科学院版的编者注和译者李秋零老师的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