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原指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人讥为穷犬,故称。后亦泛指具有这些特点的人。面对中国现阶段知识分子的犬儒心态、社会的犬儒主义状态,作者透视犬儒文化,对犬儒主义进行分析辩解,针对中国的信仰危机、社会颓废、人类价值、教育分歧、公共说理等,针砭时弊,鼓励人们思考和反思,共同寻求解救之道。
本书是目前享誉英美和欧洲的中青年现象学家丹扎哈维关于主体性和自身性研究的力作。在本书中,作者没有将目光仅局限于现象学内部,而是试图通过多学科(分析哲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讨论将现象学置于真正的对话之中。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在追随现象学传统的同时也将其所面对的问题放置在了当代学术探讨的背景下,加入当前有关自身、意识、主体性、自身觉知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现象学的思考得以展现其持久的生命力以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对主体性和自身性的进一步研究。
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资深教授罗兰?斯特龙伯格的扛鼎力作《西方现代思想史》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风行欧美大学,90年代新版问世,续写流行神话。 斯特龙伯格教授以高屋建瓴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近500年来西方思想的全景画卷。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以一篇考察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先驱者们的长篇导论始,追溯了泰勒斯所发动的那场理智,经由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们的复杂的物理学理论而达到。该书详加剪裁、精审翻译,并予以评论,历史地展现了哲学思维本身发生、发育、发展、烟花、转变的进程。
《列宁、黑格尔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种批判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部分:列宁论黑格尔和辩证法、第二部分:1914—1923年列宁论的辩证法、1954年至今:列斐伏尔、科莱蒂、阿尔都塞和杜纳耶夫斯卡娅、参考文献、索引等。
千变万化才是心情,喜怒哀乐才是生活。人们的心情是相当丰富的,千回百转,细腻而不可捉摸。如果我们仅仅将情绪当作大脑的几种可归类的化学反应,那就像是将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人》这幅画看作泼了颜料的画布,或将《爱丽丝梦游仙境》看作印刷了幽默的纸张一样我们会失去许多生活感受和意义。??生活不仅有沮丧(FRUSTRATION)和茫然(BEFUDDLEMENT),还应该充满希望(HOPEFULNESS)和远方向往(KAUKOKAIPUU)。从A词条的ACEDIA倦怠(淡漠性存在感缺失),到W词条的WANDERLUST漫游欲(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心情词典》的每一个小节都探究了一个情绪主题,从艺术、科学、文学、音乐及流行文化的角度向大家解释了情绪与生活背后隐藏着的让人吃惊的联系,以及那些令人着迷的事实经历。
正如哲学家德特马?马林所说话的那样,几乎不曾有过任何一部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更为宏大的,反对那些二十世纪暴行之基础的思想作品。《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初版为1945年,其后马上成为哲学类图书中的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影响深远。在这部巨著中,波卡尔把笔墨集中于对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三个思想家的社会政治哲学的批判上,认为正是他们的思想构成现代极权主义的来源,但对于“开放社会”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正面提及更没有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