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就有关系。如果我们关心自己的生命,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生命本身的关系呢? 《论关系》集合了克里希那穆提对“关系”这一问题的演讲精华。我们活着,就会有关系。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事情的是非曲直看得很清楚。要看清事物都需要焦点,而这面镜子就是我们的焦点。社会是个人构成的,要改变社会,就要从改变基本的人我关系做起。要结束战争,就不能不从对个人、对家庭及其他所有人的尊重开始。 关系是发现自己之门。我们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其实对所有人类问题都有着广大及深远的意义。
康德或许堪称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同时也最为深邃难解。在本书中,作者探究了康德作品的产生背景,考察了康德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关系,以及康德试图建立一种既非唯理论又非经验论、但却能显示人类理智界限的哲学的努力。全书用强劲的笔触探讨了康德哲学中的先验演绎、律令、美与设计、启蒙与律法、先验哲学等复杂主题。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以一篇考察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先驱者们的长篇导论始,追溯了泰勒斯所发动的那场理智,经由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们的复杂的物理学理论而达到。该书详加剪裁、精审翻译,并予以评论,历史地展现了哲学思维本身发生、发育、发展、烟花、转变的进程。
本书全面回溯了曾在世界范围内猖獗一时的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19世纪的保守主义传统,以及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日本的四种形式的法西斯主义。本书还通过大量的材料,审视了西欧极右势力在政治活动中不断扩张的原因和在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急速膨胀的现象。由于作者学识渊博、阅历颇丰,本书史料翔实,分析深刻而又不失生动。其中的插图,对各色人物、事件的刻画生动形象、简洁有力。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关于法西斯主义研究的价值颇高的著作,适合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