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作。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王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套《王阳明全集》的简体版,是以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
曾国藩(1811 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在家守制的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善于识人用人,坚毅不屈,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晚年倡导洋务运动,建造兵器厂、轮船厂、翻译馆,筹划学童留洋,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 曾国藩恪守理学,严于修身,被人推崇为千古*完人,但因镇压太平天国和处理天津教案饱受非议。 本书由著名作家及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曾国藩全集》中精选出五六百篇有代表性的嘉言语录,做了翻译和点评,既交代了写作背景及事件
本社《王阳明全集》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为底本标点,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原本误漏或与诸本有异者,酌出校勘记。 全集为四十一卷,卷一至三十一下为阳明本人著述;卷三十二至三十八为附录:卷三十二为旧本未刊语录诗文汇辑,系编者在前人搜辑基础上汇集整理而原本未刊的阳明语录和诗、文,计二十八篇,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七为年谱一、二、三和年谱附录一、二,卷三十八、三十九为世德纪、世德纪附录,卷四十为诰命、祭文、传记,收录原本卷首之诰命一篇及本书编者增补的祭文、传记凡十二篇,卷四十一为序说、序跋,收入原本卷首之序说七篇、本书编者增补的有关王阳明著作或全书的序、跋、题辞之类三十八篇。这些祭
《庄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华元典之一,在中国思想目前和文化目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研究道家学说有年,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完成了这部今注今译。本书依据王孝鱼校点的郭庆藩《庄子集释》本进行注译,每一篇先解题,而后是原文,注释和今译。陈鼓应先生在注释上下足了功夫,为表明今注有所根据,又附上前人的注解,即达到解释原句难懂的目的,又可把历代各家注《庄》的成绩列示出来。本书面向的读者既有专业人士,也有普通大众。本书1974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首次印刷,80年代中华书局曾引进出版,在内地产生了很大反响。后来台湾又出版了两次修订版。本版为再次修订的近期新版。
本书提出并解释了 经目 这一概念。 经目 是指历代中央政府对官学中所尊 经书 及其解释体系而做出的限定。经目与经学历史中的经书合称不同,一般的经书合称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和个人性,在计数时宽松随意,而经目则具有学理性、稳定性和制度性。本书以历代 经目 的演变为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开从 六艺 到 十三经 的专题史研究。其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基于史实的考辨清理;考稽、探讨经目演变的内外部诱因以及前后因革或并存的不同经目之间的关系;尝试就 经目 本身及其与经学史的关系等问题作若干理论性的探讨与总结。本书的研究建立在充分的文献学基础上,以文化史为背景,将经目的研究与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结合起来,全面立体地考察经目这一历史现象在传统社会中的影响。同时,本书的研究也是在 当代史 的情景
本套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钱穆先生全集,在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之书。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如其所云:“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