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对话集》中,斐德洛是一个爱好哲学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书中,斐德洛重返人间。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观冲突,他终于因精神崩溃而住院。出院后,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开始了一场骑着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这一回归自己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寻求 良质 ,即东方哲学里的禅思,并用摩托车维修之道对其进行阐释而实现的。这便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名的由来。 与此同时,书中还批评了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相对意识。
行走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躺下 无论身体是何种姿势,修行者都应当对此有所觉知。如此修习,修行者才能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一行禅师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灭寂的完整一生。 世人似乎是从本书中首次发现,佛陀从来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神通,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他也有家人,有妻子和儿子,只是他离开了他们,独自走上了修行成佛,拯救众生的道路。 书中的佛陀不仅伟大、慈悲,而且真实可爱;你看到的正是2500年前的佛陀本人,看到他和大家一起坐在地上吃饭,他吃饭的威仪令人着迷,他吃完饭,和别人一样自己收拾好餐具,放好,一举一动间,散发着佛法的灵性光芒。 娓娓道来的佛陀生平故事,融汇着佛法的精深奥妙;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西游记》是讲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终五圣成真的故事。书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愿解西游真实义》一书以原著作品为原型,整理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全过程。从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出发,引领我们了解怎样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成就人生。作者通过分析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小故事,通过僧徒、神佛、妖魔之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要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定会遭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必须战胜这些困难才可以取得成功。就像书中所述,在取经途中出现了作怪的妖精,这些妖精虽来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阻挠取经事业的进行。通过对降妖伏魔时不同人物的深入描写,反映了
本书是一部以幽冥之旅为研究对象的奇异之作。所谓 幽冥之旅 ,在本书中是指相信灵魂存在的各种宗教和神学传统。在作者看来,这是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方法。在分析方法上,作者使用控制论、物理学、文学理论 精神分析、认知理论、神经生理学、数学、人种学以及认知论上的发现,分析相似和相异的历史材料,考察科学与文学、人种论与哲学、历史和体制,以及不同类型的人物如玻尔与博尔赫斯、爱因斯坦与吉尔伽美什等,通过概览不同材料所记载和不同人物描述的共通的 幽冥之旅 ,借以阐释传统宗教和神学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来统驭感知精神世界并进而介入物质世界。
本书是一部集古籍整理和理论阐述以及实用指导为一体的中医导引养生书。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对于古本《达摩易筋经》的一种完善的版本 衙门藏本 进行整理、注释。第二部分系作者根据自己的传承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讲解易筋经的中医导引理论、习练方法,辅以完整的演练指导图解,并附赠挂图。通过扫描封底二维码可观看严慰冰本人演示的教学视频。 本书于2009年首次出版后即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著作奖 ,十年间不断重版,本书作者严慰冰所传承的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 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此次对原版进行了文字修订,升级了装帧设计。
虽同为佛教,日本佛教却又有不同于中国和印度佛教之处。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末木文美士教授的《日本佛教史》对自6世纪中叶以来,经过圣德太子、最澄、空海、明惠、亲鸾、道元和日莲等数位精英、高僧的诠释、修改,跨越战争与时代变迁而形成的日本佛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讨论。阅读此书,你将开启探知邻国日本人思想核心的一次知性之旅。本书平装版出版于2016年,本次改为精装出版,译者订正了个别讹误。
宋元之际,随着佛教的渐趋世俗化,密教的流播范围更为广大,密教信仰也成为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元密教与社会的交融互汇这一文化现象为对象,深入探索宋元代社会的密教信仰与生活的关系。第一部分为 绪论 ,分别从 密教及其教理与实践 、 密教的源出与传承 、 密教传入中土及其流播 三个方面综述了密教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传入中土后的传播及其衍变。第二部分由第一章至第三章构成,通过梳理宋元密教经典传译、中土文献及考古发现,以大量实证资料,宏观上较清晰地勾勒出密教在整个宋元历史发展阶段的实态。第四章至第九章为研究的主体部分,以宋元文献为主,就其有关密教内容进行爬梳,通过其中史实与虚构成分进行讨论,从而补充密教在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及相关影响。
本文集主要选编吕澂先生唯识学方面的文章,兹作简要说明: 一、内编:直接讨论唯识学的相关经论,共9篇文章。第1篇,刊定《瑜伽师地论》文引《杂阿含经本母》,阐明了大乘瑜伽学与小乘佛学之间的渊源;第2篇,理清唯识学所依经《楞伽经》中的 如来藏 义;第3 7篇,分别解读唯识学根本论典《辩中边论》《显扬圣教论》《庄严经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第8、9两篇,分别讲解大乘瑜伽行派的戒律学和定学。 二、外编:主要从唯识学的视角来研究整体佛学问题,共10篇文章。第1 8篇,讨论的都是佛学中极根本性的问题;*后两篇,乃对 内那内学院 及其本人佛学研究的总结,极具史料价值,建议读者诸君先读这两篇文章。
全书共计十二章,附录两篇。前五章简要介绍唐代宗、唐德宗时期长安佛教的基本情况、佛教各宗派的传播态势,作为本书主题研究的相关背景,然后详细叙述当时净土教的发展普及情况,并对法照研究的文献资料给予说明和分析。第六、七章重点考察法照的生平与著述,细致且全面。第八、九章专题讨论 五会念佛 及其相关内容,涉及善导、慈愍、法照等多位高僧的思想碰撞。第十章详细介绍与法照同时的唐代高僧飞锡和少康的净土思想,以便通过对比研究更准确地理解法照的思想特征。最后两章在前述基础上深入论述法照的净土教思想,并对作者的进一步研究略作引申、提示。
本书堪称20世纪政治经济领域内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托尼凭借广博的经济知识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以恢弘的气势和华丽的文字,回溯了宗教改革前夕直至17世纪末叶经济生活逐步摆脱神学理论控制的过程,并以此为背景,考察分析了神学理论本身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英国清教的产生、发展和转变,如何影响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托尼有关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论述,可以看作对马克斯 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著名命题的回应、批评和补充。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利益和道德思考不再互相隔离,经济伦理越来越成为各界共同瞩目的紧迫问题的情况下,本书甚至比它初次面世时更为引人注目,也更具有启迪意义。
《道德经导读》是著名学者鲍鹏山教授在多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又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类全新力作。前有万字导言,系统梳理了《道德经》的版本源流和核心思想。上《道经》,下《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针对每一章原文,有今译,有注释,有导读,《道德经》中不少语言表达已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在各章最后也对成语来源做了标注,并增加了相关章节链接,以帮助读者厘清《道德经》的整体逻辑脉络。全书重在导读,《道德经》的文本高度抽象和简约,本书作者通过说明背景、阐明用意、理顺逻辑,并对原义做适当发挥和展开,深入浅出,用精妙的解读帮助读者真正领悟《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鲍鹏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系列”,含《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孟子导读》《道德经导读》《庄子导读
为了方便读者更容易接触清净居士的著作及了解其唯识思想之概要,特策划出版此文集,兹对选编情况作简要说明: 一、《唯识指掌》:1928年在燕京大学担任唯识讲座之讲义稿,当时因学期短促尚未全部完成。 二、《唯识三十颂诠句》:作于1924 1925年间, 依颂训诠名句自性差别 ,极为精要。 三、《十义量》:1925年赴日本参加东亚佛教大会所提交之论文,博得与会学者的赞许。 四、其他相关的小论文:1. 《唯识者何》,与《唯识指掌》*编第三节 唯识教之训释 内容基本一致;2. 《 瑜伽师地论披寻记 叙》和为道友朱芾煌巨著《法相辞典》所作的 弁言 ,可以说是对 三时学会 的唯识研究理路之总论;3. 《世间三大势力》,乃参加东亚佛教大会期间所作的一个演讲。 本书*后收入程恭让教授《韩清净居士佛教思想之特质析论》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