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音义是对佛经中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的作品,在汉语史研究中有重要的价值。《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对唐五代时期的佛典音义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如唐五代佛典音义的体例、术语、引书、音系等,因此,它既是一本研究佛典音义的入门书,又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巩固阶段,隋唐的完成昌盛阶段,至两宋之后,已进入其实践和渗透阶段。以往的中国佛教史研究,有着重视前两个阶段而相对轻视第三阶段的倾向。其实,佛教发展到了宋代,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融益加紧密,至元以后渐呈三教合流的趋势。
虚云大师指出,“禅”可以开拓吾人心灵,开发人们的智慧,引导人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禅。虚云大师对禅学的开示绝非晦涩难懂,而是令人久读不厌,如同亲承法炙。愿借此书,向世人引述虚云大师禅学的思想,帮助世人解除烦忧困扰,铲平困苦,得一个平静自由的心境!
韦达、黄善华、李世政、罗艳兰整理的《典藏壮族师公经(集)》是对广西壮族地区壮族师公珍藏保留下来的古壮文方块字经书进行收集、整理、翻译的成果。全书共四个部分,“唱师圣”部分为唱诵壮族信仰的众神,如雷王、灶王、雷祖大帝、阴阳师父等;“唱故事传说”部分讲述壮族地区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如唱毛红、唱金伦、唱三光等;“唱”部分为陈述壮族日常生活信仰民俗,如升度、鲜花、六畜歌等。通过对以上的唱诵和陈述,劝导人们积德从善,尊重伦理道德,自觉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