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在业内被称为 金陵本 ;欧阳竟无大师领导支那内学院师生,再从大藏中选出各类*重要的典籍,并广为收集不同的版本,进行了精湛的校勘整理,编为《藏要》,特被称为 藏要本 。 唯识学丛书 第五辑将主要影印出版《藏要》中的唯识典籍,个别没有 藏要本 的则用 金陵本 。 唯识学所宗 论 有 一本十支 之说, 一本 即《瑜伽师地论》, 十支 有二说,今取其中之一:一、《摄大乘论本》,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三、《显扬圣教论》,四、《大乘庄严经论》,五、《辩中边论》,六《唯识二十论》,七、《大乘五蕴论》,八、《大乘百法明门论》,九《唯识三十论》,十、《分别瑜伽论》(未译)。其中,第十部论乃弥勒菩萨造,但未汉译;前三部论皆为无著菩萨造,故合刊名为《唯识十支论 无著卷》。
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在业内被称为 金陵本 ;欧阳竟无大师领导支那内学院师生,再从大藏中选出各类*重要的典籍,并广为收集不同的版本,进行了精湛的校勘整理,编为《藏要》,特被称为 藏要本 。 唯识学丛书 第五辑将主要影印出版《藏要》中的唯识典籍,个别没有 藏要本 的则用 金陵本 。 唯识学所宗 论 有 一本十支 之说, 一本 即《瑜伽师地论》, 十支 有二说,今取其中之一:一、《摄大乘论本》,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三、《显扬圣教论》,四、《大乘庄严经论》,五、《辩中边论》,六《唯识二十论》,七、《大乘五蕴论》,八、《大乘百法明门论》,九《唯识三十论》,十、《分别瑜伽论》(未译)。其中,第十部论乃弥勒菩萨造,但未汉译;前三部论皆为无著菩萨造,故合刊名为《唯识十支论 无著卷》。《大乘庄严经论》
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在业内被称为 金陵本 ;欧阳竟无大师领导支那内学院师生,再从大藏中选出各类*重要的典籍,并广为收集不同的版本,进行了精湛的校勘整理,编为《藏要》,特被称为 藏要本 。 唯识学丛书 第五辑将主要影印出版《藏要》中的唯识典籍,个别没有 藏要本 的则用 金陵本 。 《成唯识论》共十卷,解释三十颂,今在新编制的目录中特将三十颂释论的起始页标出。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纲目》《指要录》,北宋崇宁三年(1104)东京(今河南开封)法云寺第三代住持惟白集,是现存*早的大藏经解题著作。收入日本编《法宝总目录》第二册。名为八卷,其中卷二、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各分上下卷,实为十三卷。该书解题详悉,无论是大部头经典还是小部头经典,无论卷数的多寡,一般都予以逐卷解说(内容重叠者除外)。该书在佛经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次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大藏经纲目指要录》为底本,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大藏经》所收版本为参校本,按照我社云门宗丛书编纂通例进行标点、校勘。另外还撰有前言,对本书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编排方式等都做了简要介绍。
此书围绕 近世中国社会一般宗教生活 与 通俗文学 两个核心,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通俗文学的作者群体,通俗文学的出版传播与宗教生活的互动,商品经济兴起背景下通俗文学对世俗伦理的影响,通俗文学对僧道的描写,通俗文学对诸神的塑造等等,提出许多启人深思的观点,如认为宗教与通俗小说的 普化 是推动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共同体形成的根本力量。
佛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今天在西方有如此多的信奉者?如何理解这样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智慧?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在诺贝尔奖导师指引下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出家为僧,跟随藏传佛教的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二十年后,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他们决定通过自由的谈话,交流他们的疑问和各自对于对方的困惑。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父亲对佛教犀利的质疑,让马修有机会揭开佛法神秘的面纱。这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本书通过佛法与科学多方面的比较说明,一方面找到它们的相异之处,一方面又挖掘出二者可互为印证的地方,并最终从科学与佛法互不相违的角度,论证了前后世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涅槃经》中有一句话:“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所以,懂得前后世的道理,对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人群的人格改造,皆具重大意义与现实作用。
走路是一般人生活中普遍、频繁的活动,一行禅师以“像佛陀一样走路”作为本书的主轴,告诉我们,走路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从走路之中,自有我们寻觅的正见、正念和智慧。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佛陀,只要我们不断向内洞察自己的心,让心趋向于良善的事物,保持正念地安住当下,并为心识注入快乐的习惯,那么,当遇到困难时,根本无须担心,因为我们内在的佛陀将会伸出援手,让我们自生命的功课中获得疗愈与平静。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主要内容是香巴噶举“中阴成就法”,它是传统的“奶格玛六大成就法”之一。它来源于作者雪漠传承的汉藏两地的香巴噶举法脉,《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首次公布于世。 殊胜的“中阴解脱指南” 香巴噶举“中阴成就法”非常殊胜,它直趋心性,直趋解脱之门,堪称“中阴解脱指南”。传教祖师琼波浪觉的十八万弟子中,证得幻身成就者有七千二百多位;有六十四位不舍肉身,飞往空行净土,其余弟子均中阴成就。而按流传于教内的说法,得此法者,即使不曾修行,只要能生信,也往往有大效。 代代成就大德的印证、传承 香巴噶举“中阴成就法”由香巴噶举一代代的实修成就大德印证、传承至今,纯净如千足金念珠,智慧如传递的火炬,不曾熄灭过。 佛教解脱原理的清晰表述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