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了解和研究古典印度思想必须常置案头的一部经典著作。本书涉及的六派哲学指前弥曼差派、吠檀多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和正理派。六派哲学与佛教大约同时,早的始于佛陀出世前三百年,一路发展到佛辞世后约二百年。本书对六派各家的经典和主张条分缕析,做了清晰的系统陈述。本书尤为可贵者,在于廓清六派哲学与吠陀古典传统思想及与佛教间的错综关系。
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 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为建设 现当代外国研究平台 而设立的一项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课题,由哲学系、宗教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十几位学者协力承担,共同写作。本书便是这一重大课题的初步探索成果。 本书共十五章,分三篇。上篇 全球宗教格局观察 ,从国内外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通过综合分析世界宗教人口数据与全球宗教格局态势,揭示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的复杂关系,并反思世界宗教在全球化时代对不同的社会、国家、文明的重要影响。中篇 宗教文化传统钩沉 ,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对国家、社会乃至文明形态的深层影响。下篇 政教关系问题研究 ,堪称当代世界宗教、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等研究领域的焦点话题,致力揭示世界宗教对不同
《道藏说略(增订版)》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 三洞四辅 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宗教思想史》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综合反映20世纪西方宗教研究成果的巨著。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在以往的几十年中,中国佛教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中古时期的黄金时代,而本书更强调前近代中国佛教的重要性,并希望纠正长期以来对后世佛教衰乱假象的迷思。在该书中,作者描绘了禅宗如何演变为当时的一支主流宗派。这一著作是对17世纪中国佛教复兴的一个全面研究。
本书从中国历代典籍中辑录了有关传统医学经典数十种,系统整理了传统医学中健康调理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内容包括《抱朴子论》《存神炼气铭》《叩齿诀》《临目诀》等典籍,全部内容按古籍整理方法进行了新式标点校勘,为当代各界人士研习与研究传统健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典籍。本书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崇拜,传统宗法性宗教、道教、民间宗教,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由国外传进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论述了各种宗教的起源、发展或传人、传播的过程,各种宗教的教义、教派、仪式、仪轨等;各种宗教之间、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锋、融会。本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时空交错的理论体系,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特色,探寻中国文化之根。
《五灯会元》共20卷,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书,系增删“五灯”而合成。“五灯”系指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二百年间分别成书的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和《嘉泰普灯录》。全书依禅宗五家七宗之派别分卷叙述,收录过去七佛、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青原下十六世及南岳下十七世等诸付法禅师共两千余人之列传,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由苏渊雷教授整理,以影宋宝祐本为底本,以清龙藏本、日本续藏本为参校本进行分段标点,增补总目。
在特伦特大公会议期间(16世纪),神父们一致同意,将《神学大全》与《圣J》和教皇的教令一起,摆放在祭坛上,昭示它们乃人们寻求智慧、理性、灵感和各种答案的源泉。 既是一部中世纪神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素有基督宗教 百科全书 之称。推行的是一条主知主义即理性主义的路线。 全书共三大集。其中集 上帝论 ,着重阐述的是基督宗教神学的本体论。第二集 伦理学 ,实践哲学。第三集 教义学 ,着重阐述道成肉身、基督论和圣事论。【神人神】 此次出集,7卷五册。(1)论上帝的本质,(2)论三位一体,(3)论创造,(4)论天使,(5)论六天工作,(6)论人,(7)论上帝的管理。
在特伦特大公会议期间(16世纪),神父们一致同意,将《神学大全》与《圣j》和教皇的教令一起,摆放在祭坛上,昭示它们乃人们寻求智慧、理性、灵感和各种答案的源泉。 既是一部中世纪神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素有基督宗教 百科全书 之称。推行的是一条主知主义即理性主义的路线。 全书共三大集。其中集 上帝论 ,着重阐述的是基督宗教神学的本体论。第二集 伦理学 ,实践哲学。第三集 教义学 ,着重阐述道成肉身、基督论和圣事论。【神人神】 此次出集,7卷五册。(1)论上帝的本质,(2)论三位一体,(3)论创造,(4)论天使,(5)论六天工作,(6)论人,(7)论上帝的管理。
本书是一部古印度宗教哲学主要文献的汇编,是我国目前编译的该领域部类较全的一部资料集。全书收入了古印度重要的宗教与哲学派别的基础经典和主要论典,包括吠陀、奥义书、顺世论、耆那教、佛教、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中的核心文献。其中正统六派哲学的主要经典多为全译本,而吠陀奥义书、耆那教、顺世论、佛教的文献多为选译本。这些资料是研究古印度哲学的文献,是了解印度文化的基础材料。
赵朴初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 《赵朴初文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赵朴初一生的重要著述,反映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体现了他一生中的主要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民主党派工作和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朴初文集》分上下两卷,收录了赵朴初1942年至1999年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等共297篇、100余万字,部分内容系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以张王、祠赛社会、祈雨、祠神信仰传播、正祀与淫祀五个个案为例,将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置于唐宋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全面考察祠神活动存在、演变的真实状况,及其复杂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检讨并纠正了前人的若干观点,如正祀、淫祀二元对立,商人是祠神信仰传播的主要力量、社首与会首混淆等,将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场域宗教與情关涉当代宗教动态及国内国际新形势,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以中国佛教的互联网舆情治理为研究对象,从宗教学的质性分析范式、经济学计量分析范式、社会学计算机建模范式、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据驱动范式等多维路径切入,探索宗教学在数字人文方向拓展交叉研究的路径。
在特伦特大公会议期间(16世纪),神父们一致同意,将《神学大全》与《圣J》和教皇的教令一起,摆放在祭坛上,昭示它们乃人们寻求智慧、理性、灵感和各种答案的源泉。 既是一部中世纪神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素有基督宗教 百科全书 之称。推行的是一条主知主义即理性主义的路线。 全书共三大集。其中集 上帝论 ,着重阐述的是基督宗教神学的本体论。第二集 伦理学 ,实践哲学。第三集 教义学 ,着重阐述道成肉身、基督论和圣事论。【神人神】 此次出集,7卷五册。(1)论上帝的本质,(2)论三位一体,(3)论创造,(4)论天使,(5)论六天工作,(6)论人,(7)论上帝的管理。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与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撰写的佛教著作的总汇,卷帙浩繁,内容赡博,所涉及的领域也极其广泛,是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宝藏。本书系统又详尽地考释了中国佛教文史类典籍的源流及大略,内容分经录、教史、传记、宗系、纂集、护法、地志、杂志等八大部,共收录佛教文史类典籍二百三十部二千四百五十八卷。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 1716)在世时发表的唯一一部大部头著作。书名为谈神,实为着重阐述 几乎困扰着整个人类 的 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 或 人的自由 问题。这部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显示世界上的罪恶并未与上帝的美善冲突,尽管 存在 一些罪恶的事情,这个世界仍然是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 。全书正文由上中下三编构成。上编的中心内容是对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这一命题的论证,并在此论证的基础上阐明上帝的善和正义。中编论证了信仰与理性、自由与上帝的预先规定的一致。下编则论证道德的恶与形体的恶,即罪与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