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费尔巴哈的一本重要书籍,作者在本书中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基督教认为宗教是人生下来就有,自然而然地具有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然是宗教*初的原始对象,从根本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发表的早期著作,写于《悲剧的诞生》之后,约1873年左右,并与《悲剧的诞生》一脉相承。全书主要是介绍和论述5位希腊哲学家: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思想。这本书并没有像通常的哲学史那样,对著名的哲学家们做概览式的叙述;而只是择取每个哲学家的思想中□有个性的,能□鲜明地体现出其个性的言论。正像尼采本人在序言中所说, 通过三件轶事,便可给出一个人的肖像。我试图从每个体系中抽出三件轶事,对于余下的,则只能忍痛割爱了。 这样的手法摒弃了平常又冗长的历史性论述,从而在叙述事实之外还实现了对事实的□□。
昂苏尔 玛阿里编著的这本《卡布斯教诲录》以睿智深邃的思想、诱导劝诫的口气、言简意赅的语言,论述了波斯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国家管理、经济、军事、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书寓理于文、警策隽永,议论中夹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格言诗句,颇引人入胜、寓意深刻。其书既是一本社会科学著作,又是波斯古代的优秀散文作品。
《魔鬼家书(修订版)》亦译《地狱来信》,是一本纯粹想象的通信集。通信的双方,一个是位高的 私酷鬼 副部长,另一个是初级的试探鬼 瘟木鬼 ,二者乃叔侄关系。二鬼以书信方式交流诱惑人的伎俩,恶毒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与 疮疤 。不过,两个鬼虽表面惺惺作态,暗地里却也尔虞我诈,渴望*终能够 吞噬 对方。 书中,C.S.路易斯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描绘魔鬼的语调,以魔鬼之口对人之本性进行深度挖掘,让人在捧腹后亦自省,透视自己意识中的真实动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论隐秘的上帝》是库萨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论文的结集,被公认是 否定神学 的珍贵文献。库萨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论述 隐秘的上帝 :上帝 既非被称道,也非不被称道 、 既不是无,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 ;上帝也 不是真理 。 否定神学 的宗旨决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要通过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 。这一点在库萨的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库萨的否定性论述中,时时透露出 隐蔽的上帝 的一些肯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上帝 是的纯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说的真自身 ;上帝 是对这甚么也不是的东西的完善性的比喻 ; 上帝与一切事物的关系,就像视觉与可见事物的关系一样 ; 上帝在我们的领域里就像视觉在颜色的领域里 。
《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三,译者又将其称为《菩萨行处》,从《华严经》和《般若经》(包括《心经》)两部大经谈到菩萨的理想、菩萨生命的源头和行处,主要探讨学者的归趣。重点揭示禅对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及疗愈作用。铃木先生文笔凝练,论述真切深刻,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于现代读者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尤其有助于现代人自行自省安顿心灵、挣脱藩篱,如实地看清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一,主要从历史源流分析禅的根本精神和发展轨迹,彻底分析从中国起源的禅宗如何一步步融入到日本文化之中,进而演变成独具日本民族特性的禅学传统,可作为后面两个系列的基础。铃木先生试图通过系统梳理禅学在日本的发展脉络,破除人们对于禅的一些误解。本书结构布局合理均衡,分析深刻透彻,语言生动富含哲理,适合作为禅学基础理论读物。
《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二》以开悟为主要目标,综述公案的参究。在铃木大拙看来,公案参究是一种求悟的手段,是现代禅修的要件,更是禅学能够延伸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铃木大拙在书中重点论述了公案参究与禅悟、念佛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案参究对禅悟的促进作用等。铃木大拙对于禅悟的见解,是对参禅者进行的透彻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
文殊师利菩萨不二法门有众多经典,本书选出两本诠释其密意。所选两经为《文殊师利说般若会》及《文殊师利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选这两本经的原故,是由于两经所说彼此可以融汇。《文殊师利说般若会》,是由不二法门来说空性,说法与"缘生性空"亦无相违。
《造物中展现出的神的智慧》全书汇集了丰富的博物学知识,极具代表性地展示出当时学者(包括科学家与自然哲学家)关注与讨论的问题,其中不乏深刻的洞见。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谈论天体、原素、天体现象、化石、植物、动物(包括虫鱼鸟兽)的构造等;第二部分进一步详细论述地球的构成及其形状、运动方式等,以及人类与其他动物令人惊叹的身体结构及世代繁衍方式,并就某些特定的异议作答。 约翰 雷的博物学著作在其同时代及后世的博物学家中均具有深远影响,对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对当代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神学进路、环境伦理运动,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作者特别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变迁,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认为比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间有引用古书之处,亦以怀疑态度出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宗教》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雅克 德里达、伽达默尔等人在意大利举行的一次关于宗教的会议的论文集。这次会议的论文有: 信仰与知识 , 踪迹的踪迹 , 作为事件和解释的宗教经验 , 荒漠,道德,遗弃 等。在这些论文中,哲学家们讨论了当代所面临的严重的宗教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思考。
这是一位老人写给孩子们的信札。 这位老人因为写了童话《纳尼亚传奇》,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不分地域,不分种族 雪片一样的书信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位老人。他的名字叫:C.S.路易斯。就这样,路易斯开始了与无数个小读者的漫长通信。 《关于 纳尼亚传奇 的那些事:给孩子们的信(精装修订版)》收集了97封C.S.路易斯给孩子们的信,这些书信大都围绕《纳尼亚传奇》的话题展开,时间跨度20余年,直到路易斯去世的前一天,这些信未曾中断。路易斯以他纤敏柔细的心,默默地搭建着一道道通往孩子们心灵的桥,也让孩子们走进自己的心灵。
一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十八岁的毕业生,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伤了她小弟弟的心,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朋友(仅剩的朋友也认为她已经走火入魔了),并与她生命中的挚爱分手。终于,她来到乌干达,在那里她只认识一个人,而且不会说当地语言。是什么促使她这样做? 追随耶稣的热情。 凯蒂结束了她的圣诞假期,在乌干达进行了一段短暂的旅行,她的生活因此完全被改变了。她发现自己被乌干达人民所感动,她听到了这些人对她的呼唤,她知道自己需要回来照顾他们。凯蒂,一个充满魅力和善于表达的年轻女性,在乌干达收养了十三个孩子,并且已经成立了非盈利机构亚码齐码传道会,让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和生活,并向他们传达耶稣基督的话语。 《凯蒂之爱》邀请读者踏上前往乌干达的爱心之路。当凯蒂跟随耶稣进
《藏传佛教因明学入门》共有十一章,因明学源于古印度,是有关人类推理、论证和思维方法的学说。实际上是辩证学,考定真伪,真诚无其欺,以确凿的论述阐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物质与内心之间的关系。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摄类辨析门的系统知识,为想了解藏传佛教因明学的人,开了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本书是洛克写的论宗教宽容的四封书信中的封信,写给他的好友菲力 范 林堡格。洛克在这封信中批判了君权神授思想、基督教对异教徒和异端的宗教和政治迫害,系统地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的主张,提出了宗教问题上的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神论,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北欧、肥腴月湾、爱琴海沿岸、尼罗河畔……凡是神话发达的地方都流传着一则类似的神话故事,虽然情节各依地理风貌和民族想象变化多致——有一位神,死了,却又复活;他的死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在牛津大学教授古典文学的大学者C.S.路易斯,将这些神话玩味再三,仿佛倾听到上帝要传递给人类“道成肉身”的信息,亘古以来,沿着人类意识的幽峡不断回荡,至今不绝……读《裸颜》不要止于从中捕捉与信仰基石相合的寓意,因为路易斯的目的不在把赛姬神话抽空成为某些原理,而还在于把被教义化了的信仰还原为耐人寻味、需要人用心灵加以体会的神话。
本书旨在美国历史语境下,梳理清教阐释与清教研究,透视各个历史时期的阐释主导之音,如班克罗夫特、亚当斯兄弟、布鲁克斯、门肯、帕林顿、米勒、伯克维奇等著名批评家的清教思想,分析批评家们与时代的互动、其阐释立场、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影响等,揭示他们笔下清教与 美国 的关系。 清教阐释基本上是在四种认知模式下进行:作为一种社会结构、作为一种辞令与审美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以及作为一种经历与体验。 清教之争 与 清教阐释之争 基本上属于美国思想内部的 文化之战 ,与美国文化的 多面性 或 多面统一性 具有同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