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费尔巴哈的一本重要书籍,作者在本书中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基督教认为宗教是人生下来就有,自然而然地具有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然是宗教*初的原始对象,从根本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魔鬼家书(修订版)》亦译《地狱来信》,是一本纯粹想象的通信集。通信的双方,一个是位高的 私酷鬼 副部长,另一个是初级的试探鬼 瘟木鬼 ,二者乃叔侄关系。二鬼以书信方式交流诱惑人的伎俩,恶毒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与 疮疤 。不过,两个鬼虽表面惺惺作态,暗地里却也尔虞我诈,渴望*终能够 吞噬 对方。 书中,C.S.路易斯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描绘魔鬼的语调,以魔鬼之口对人之本性进行深度挖掘,让人在捧腹后亦自省,透视自己意识中的真实动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作者特别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变迁,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认为比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间有引用古书之处,亦以怀疑态度出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发表的早期著作,写于《悲剧的诞生》之后,约1873年左右,并与《悲剧的诞生》一脉相承。全书主要是介绍和论述5位希腊哲学家: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思想。这本书并没有像通常的哲学史那样,对著名的哲学家们做概览式的叙述;而只是择取每个哲学家的思想中□有个性的,能□鲜明地体现出其个性的言论。正像尼采本人在序言中所说, 通过三件轶事,便可给出一个人的肖像。我试图从每个体系中抽出三件轶事,对于余下的,则只能忍痛割爱了。 这样的手法摒弃了平常又冗长的历史性论述,从而在叙述事实之外还实现了对事实的□□。
这是一位老人写给孩子们的信札。 这位老人因为写了童话《纳尼亚传奇》,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不分地域,不分种族 雪片一样的书信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位老人。他的名字叫:C.S.路易斯。就这样,路易斯开始了与无数个小读者的漫长通信。 《关于 纳尼亚传奇 的那些事:给孩子们的信(精装修订版)》收集了97封C.S.路易斯给孩子们的信,这些书信大都围绕《纳尼亚传奇》的话题展开,时间跨度20余年,直到路易斯去世的前一天,这些信未曾中断。路易斯以他纤敏柔细的心,默默地搭建着一道道通往孩子们心灵的桥,也让孩子们走进自己的心灵。
《路易斯著作系列:裸颜》北欧、肥腴月湾、爱琴海沿岸、尼罗河畔 凡是神话发达的地方都流传着一则类似的神话故事,虽然情节各依地理风貌和民族想象变化多致 有一位神,死了,却又复活;他的死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C.S.路易斯借用 丘比特和赛姬 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其中不但有与基督信仰基石相合的寓意,更在于把教义化了的信仰还原为耐人寻味、需要人用心灵加以体会的神话。
《论隐秘的上帝》是库萨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论文的结集,被公认是 否定神学 的珍贵文献。库萨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论述 隐秘的上帝 :上帝 既非被称道,也非不被称道 、 既不是无,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 ;上帝也 不是真理 。 否定神学 的宗旨决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要通过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 。这一点在库萨的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库萨的否定性论述中,时时透露出 隐蔽的上帝 的一些肯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上帝 是的纯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说的真自身 ;上帝 是对这甚么也不是的东西的完善性的比喻 ; 上帝与一切事物的关系,就像视觉与可见事物的关系一样 ; 上帝在我们的领域里就像视觉在颜色的领域里 。
《造物中展现出的神的智慧》全书汇集了丰富的博物学知识,极具代表性地展示出当时学者(包括科学家与自然哲学家)关注与讨论的问题,其中不乏深刻的洞见。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谈论天体、原素、天体现象、化石、植物、动物(包括虫鱼鸟兽)的构造等;第二部分进一步详细论述地球的构成及其形状、运动方式等,以及人类与其他动物令人惊叹的身体结构及世代繁衍方式,并就某些特定的异议作答。 约翰 雷的博物学著作在其同时代及后世的博物学家中均具有深远影响,对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对当代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神学进路、环境伦理运动,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昂苏尔 玛阿里编著的这本《卡布斯教诲录》以睿智深邃的思想、诱导劝诫的口气、言简意赅的语言,论述了波斯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国家管理、经济、军事、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书寓理于文、警策隽永,议论中夹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格言诗句,颇引人入胜、寓意深刻。其书既是一本社会科学著作,又是波斯古代的优秀散文作品。
在本书中,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 贝拉提出了 美国公民宗教 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讨论,这一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了对美国社会和美国宗教的研究。本书是对贝拉关于美国市民宗教观点的一个总结,书中详细讨论了美国社会的宗教维度,剖析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基于的各种神话和宗教源流,并指出了这些做法的缺陷。贝拉认为美国社会正在背离其起初对于社会公正的誓约,并以此作为本书的书名。贝拉在书中还对现代美国优先论提出了严厉批评。
本书是洛克写的论宗教宽容的四封书信中的封信,写给他的好友菲力 范 林堡格。洛克在这封信中批判了君权神授思想、基督教对异教徒和异端的宗教和政治迫害,系统地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的主张,提出了宗教问题上的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神论,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北欧、肥腴月湾、爱琴海沿岸、尼罗河畔……凡是神话发达的地方都流传着一则类似的神话故事,虽然情节各依地理风貌和民族想象变化多致——有一位神,死了,却又复活;他的死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在牛津大学教授古典文学的大学者C.S.路易斯,将这些神话玩味再三,仿佛倾听到上帝要传递给人类“道成肉身”的信息,亘古以来,沿着人类意识的幽峡不断回荡,至今不绝……读《裸颜》不要止于从中捕捉与信仰基石相合的寓意,因为路易斯的目的不在把赛姬神话抽空成为某些原理,而还在于把被教义化了的信仰还原为耐人寻味、需要人用心灵加以体会的神话。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伍德教授讨论了康德的上帝理念。第二部分分析了康德对三种传统上帝存在证明批判的目标和策略。作者伍德以雄辩的方式充分论证了康德的理性神学与中世纪以来的经院神学传统的继承关系:除非以经院理性主义传统的方式,否则康德也不能思考上帝。针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甚至可以上溯到康德哲学传入中国伊始)兴起的一场文化热 在新康德主义影响下,对康德哲学断章取义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研究,本书还原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历史原貌,有助于当代中国哲学的自我反思和进一步发展。读者可以从这部书中获得对康德哲学的哲学史、神学史背景下的新的认知。
《宗教》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雅克 德里达、伽达默尔等人在意大利举行的一次关于宗教的会议的论文集。这次会议的论文有: 信仰与知识 , 踪迹的踪迹 , 作为事件和解释的宗教经验 , 荒漠,道德,遗弃 等。在这些论文中,哲学家们讨论了当代所面临的严重的宗教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思考。
在当今很多基督新教群体中,古代教父的传统被丢弃或边缘化的现象非常普遍。由D.H.威廉姆斯编著的《重拾教父传统》指出,宗教改革所倡导的 唯独圣经 原则并不是对教会传统的抛弃。其实,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神学的角度,圣经的使用和教会传统之间都存在内在的关联。当代的基督教若想持守正统教义,就不能仅仅诉诸圣经或圣灵对个人的指引,同时还必须重拾早期教会的解释传统。 《重拾教父传统》的历史与神学研究十分扎实,对于构筑福音派与教会传统之间的桥梁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