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将对中国佛教影响优选、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金刚经、 心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13部佛经,结集,外包装一函套,整体推出,以追求整体性效应。
《道藏说略(增订版)》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 三洞四辅 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道藏说略(增订本)》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三洞四辅”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与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撰写的佛教著作的总汇,卷帙浩繁,内容赡博,所涉及的领域也极其广泛,是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宝藏。本书系统又详尽地考释了中国佛教文史类典籍的源流及大略,内容分经录、教史、传记、宗系、纂集、护法、地志、杂志等八大部,共收录佛教文史类典籍二百三十部二千四百五十八卷。
观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得稳定、敏锐和专注。 在书中,德宝法师开篇就指明禅修的目的,以及常人对禅修的种种误解,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单纯的觉察与呼吸的掌握,达到正念。按照书中一步步的禅修指导,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最终以觉醒、智慧的心,安详面对起伏的人生。 本书是作者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写成的禅修经典著作。现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教材。
《炁体源流 道家养生经典辑录 增订新版(全2册)》 《炁体源流 道家养生经典辑录 增订新版(全2册)》 中国古代关于道家的典籍繁多,一般人哪怕穷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尽观全貌。本书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精选毕生所集道家经典,如《道藏》等诸多道家原典中的经典篇章,配以直观形象的绘图,以及精准实用的注解。为普通人了解道家文化、修身养性,省却不必要的参访功夫,实为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全书繁体竖排。此次再版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许理惠道长主持修订,增补米晶子道长的手稿,修正旧版存留的诸多问题。“炁”化三清,“體”能载道,“源”乃先天道统,“流”为老君法脉,书名故曰《炁体源流》。
广告语:全面反映原始佛教思想,巴利三藏·经藏中篇经典集合的首次汉译.《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属于“汉译巴利三藏”丛书,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段晴教授主持翻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萨尔吉副教授、范晶晶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李灿副教授、周利群副教授、李颖博士等参与翻译。《经藏·中部》为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经典之一种,包含一百五十二篇中篇经典,涵盖了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教义对生命和世间万物的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宣说的一切基本理论,均体现于《中部》。作为研究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材料,《中部》的此次翻译是中国学者首次将巴利三藏《中部》完整译为现代汉语,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于2017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发展,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佛教造像艺术。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石窟和地面寺院的造像之外,还有很多传世之作及随着考古事业发展而发现的深埋于地下的造像艺术。这些造像由于大多已脱离了原始的环境,其所蕴含的宗教意义逐渐减弱,而审美意义则凸显出来。其材质丰富,不仅有常见的石刻、木雕,还有金铜、漆器以及陶瓷等。这些造像时代不同、材质不同、制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却在遵从经教典籍的同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学样态,带给人们别样的视觉盛宴。
佛塔,藏语称“曲登”。“曲”,在藏文中含有恭敬、供养、祀奉的意思;“登”,在藏文中含有的依靠、依赖、依存、支柱、根基、归宿等意思。藏式佛塔的数量众多,藏区几乎在每个寺院和许多地方都建有佛塔,虽然建筑材料、功能、颜色、地点有所不同,期主要形式已吉祥八塔为范本。《走近藏式佛塔》详尽的介绍了各种类型、藏区各地以及国外的佛塔,并已藏文、汉文、英文三种语言形式奉献给广大读者,实为难得,值得拥有!
2007年是马礼逊来华200周年纪念,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马礼逊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中文版)》为“马礼逊文集”之《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是研究马礼逊的生平和事迹所必须依据的重要史料。《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中文版)》收录的马礼逊的日记及信件以及间插的时人评论及背影介绍,是研究历史语言学、中译、近代外语教育、近代印刷出版、近代报刊史、西方汉学史等的重要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价值。
为什么要用“上药真诀”作为书名?因为我们江西玉皇古宫的根本经典《高上玉皇心印经》的开篇首句,即为“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这里的“上药”,是对应“下药”而言。所谓“下药”应该是指中医药里的各种植物类药物,当然也包括少量矿物类、动物类药物。什么是真正的道医?我们认为,道医是以道家道教的哲理为指导,以三品上药“神与气精”为主要内涵而调理与提升身心生命状态与层次的一种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是历代道家道教界的道长经过多年的修炼而提炼出来的有关人类生命健康、长寿的一个特殊医学派别,它超越了世间普通中医的层次。道医是为世间普通中医的创立提供了内证的方法,道医为提升世间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予以了理论指导,道医是隐匿在世间中医体系背后的一个内在医学体系。在中医药学里备受尊重的重要人物,多为道家道教的
此为《高邮王氏四种》之一,题王引之撰。 《经义述闻》凡三十二卷。此书系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校读《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大小戴《记》、左公穀三《传》《国语》《尔雅》诸经传之后,就其中经传文字讹误,注疏师说异同,皆考辨而成札记,体例与《读书杂志》如出一辙。《述闻》与《杂志》,可以视为王氏父子,尤其是王念孙学术理想的具化。此外,另有《春秋名字解诂》二卷、《太岁考》二卷、通说二卷,与诸书《述闻》合刊。 此次整理,以王氏家刻本为底本,以《清经解》本为校本,不做细致校勘,一来版本情况比较简单,无须如此;二来以为读者提供读本为主要目的。 此为我社整理出版《高邮王氏四种》中后发稿者,主持整理工作的虞万里先生写长文弁于书前,将王氏父子校勘研究先秦两汉典籍及其传注的缘起、过程、结果
《天神与天地之道》以上古信仰和传统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历史文献材料,对商代的天神信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内容涉及上古神龙形象的来源,商代双嘴龙的信仰, 申 字的演变,商代神纹的来源,凤、虎、鸟神的神能及崇拜,天帝的概念,商代礼器上的人面像,甲骨卜辞上下若的意义,先秦 神明 的概念,商代 五色 概念的形成,商周 道 的本义及演化,等等。
《中国专门史文库:中国宗教史》的撰写系麻天祥教授多年来中国宗教历史、哲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其理论架构,基于其多年来形成并一直着力阐发的,在宗教文化中,存在“制度化宗教”与“宗教哲学”二律障反的思想体系。在“制度化宗教”部分,广泛借鉴了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进行编撰绍述,比较全面地体现国内目前的中国宗教研究水平。在“宗教哲学”部分,则以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思想发展的进程。其中若儒教哲学的原始阶段、神学阶段和新儒教哲学的流行;道教的早期方士化哲学、玄学风气中成仙的道教、重玄的道教哲学和性命双修的道教哲学;以及佛教在不同时期的哲学思辨特色,如佛道、佛玄、中国化的佛教哲学及其文化渗透等,均给予详细的介绍和论说,从中可以透见宗教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和逻辑系统。《中国专门史文库
这是一本虽然很专门,但也是解释密教不密的著作,值得向读者。
广告语:千幅书影,万种藏品,近代西人在华出版物讲述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本书涵盖1842—1942年间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士在中国刊印出版的各类书籍以及海外出版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献,以作者全力收集到的上述出版物的出版时间、出版机构、内容等为线索,分六十章展开,对这一时期出版的近千种出版物的版本、源流、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作了详尽的梳理,探微发覆。作者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反映出“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这一汉学 重要演变过程的面貌与特征,亦能丰富对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史、我国近代出版史和印刷史的认识。正文后另附二十二则目录,有上海土山湾印书馆、河间胜世堂印书房、香港纳匝肋印书馆等出版机构的中英文、小语种出版物目录,中英文报刊目录等。
在具体论述上,除“导论”与“结论”部分,《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共分为五章,其中章是对兰州回族社区历程的呈现,第二章至第五章则各有侧重地分析了城市社会宗教传统文化的现状,清真寺与回族个体、群体的关联以及清真寺在宗教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之间扮演的角色。
本书是唐望系列影响深远的一本,是一种超级文化现象的展现。记录了卡斯塔尼达在《巫士唐望的教诲》出版之后重返墨西哥,继续在唐望的指导下学习印第安文化的经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混乱、否定、沉溺和执着,这是我们痛苦和烦恼的来源。唐望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如何理清混乱,获得力量,创造全新的生活梦境。唐望告诫人们,应当像个战士那样的去生活,不畏学习的艰苦,努力成为一个不莽撞,不畏缩,尽自己全力去解开个人力量的奥秘的人。
这是一部古籍整理点校的作品。本书收录了中峰大师现存的全部作品,在近期新的梳理中,通过对原文进行了更符合现代习惯的标点及分段,整体阅读体验更为流畅自然。希望新版本的问世,能够为广大古籍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峰明本大师行持与思想的优良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