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20世纪最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在哲学和逻辑学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其思想对于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蒙克的《罗素传》(两卷本)材料详实,评价公正,深入探讨了罗素的个性、生活和学术活动,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欢迎,瑞·蒙克所著的《罗素传--疯狂的幽灵(1921-1970)(精)》是第二卷,讲述其1921起直至去世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及影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是发展旅游业的一项用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对各地旅游景点的开发与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亦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是在作者为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统旅游文化专业历史专业开设的《中国旅游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史》两项课程的讲稿基础上,选择部分内容加工整理而成的著作。限于篇幅,只能择要地记述部分民俗文化的内容,可作为高等学院校旅游、历史系、中文系、地理系、外语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读物。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从事旅游文化教学、实践与科研的初步成果,也是作者研究旅游文化的起始习作。
2015年1月下旬在深圳召开了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7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百余篇。本书是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选编集,围绕“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这一主题,从儒家经典的解释,经学史上的思潮、人物、专题,西方解释学的传播、接受与本土化问题,中国诠释学的建构与探索,儒家经典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等展开深入的前瞻性探讨,并立足当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儒学的当下境遇、发展与问题及未来走向进行了思考。
本书是我国学者欧阳康邀请英美哲学界哲学家专为中国读者撰写的学术自述。本书作者阵容豪华,有以赛亚·柏林、唐纳德·戴维森、彼得·斯特劳森、 蒯因等16位英美学界乃至世界哲学界的哲学家,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大师级人士。大师们用明白晓畅、深入浅出的语言为中国读者全方位地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治学心得与求智之路,其中部分篇章属于大师们的学术绝响,有着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本书是我们领略大师们的鲜活风采,学习大师们的治学思路,借鉴大师们的研究方法的重要参考读本,也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缩小与世界学术前沿领域的差距,把握世界哲学的发展态势和演进方向。
本书囊括了1800年到2100年三百年的历法速查表,介绍了关于历法的相关知识,并对中国的民俗文化如节日的来源与趣闻、民间礼节与起名的知识等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历法知识速查手册。
这部研究成果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探讨了黄河中下游家族群体和社会所处的特定地域生态环境,以及它们所拥有的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演变的历史;二是重点着眼于二十世纪家族群体和村落社会的民俗传承与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三是从探索基层政权主导地位与民间传统权威的互动关系,深入检测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结构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咨询。这些研究成果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填补了当代黄河文化研究的空白,而且为当代民俗学对家族群体和村落社会的民俗研究做出了新的开拓。该课题十分注重黄河中下游的区域民俗特征,用大量原真性的实证材料进行微观的比对、比照和解析,从而清晰地展现了论题的焦点“家族村落”的鲜活特征,显然在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和突破。
《黑格尔与现代社会》是作者的名著《黑格尔》(1975)的缩写本,内容简约明快,文字清新流畅。作者不仅希望对黑格尔的哲学加以剖析和阐明,而且更希望探讨他对当代哲学的相关性与重要性,也就是说,试图指出黑格尔如何为我们反省若干当代问题、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提供凭借。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全面阐释黑格尔的思想,第二部分处理黑格尔的政治哲学,第三部分指出黑格尔所面对的问题和力图实现的目标如何延续到今天,以及他的当代意义。《黑格尔与现代社会》是黑格尔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入门书之一。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详尽的介绍了自由主义的特征,它的政策的基础、它的经济政策、外交政策、自由主义与政党、自由主义的前途诸多方面。作者认为,自由主义是一种比较博大的观念,它表示一种囊括全部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自由主义选择生产资料私有制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
本书与《日本的朱子学》是姊妹篇,同为朱谦之先生在五六十年代所写的关于日本哲学史研究方面的学术代表著作。本书作者从儒学入手,将作为日本私学而与当时日本官学朱子学对立的日本古学及阳明学,置于日本儒学发展的整体视野,在充分把握手典籍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左学派和阳明学代表人物思想的梳理、介绍,来系统考察宋学对日本思想、特别是对近世日本明治维新思想的影响,从而较清晰地勾勒出日本古学派和阳明学派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本书是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日本哲学的典范,出版之后即受到日常学者的高度评价,很多章节都被译成日文。
《我们的国家》是一套专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由名家倾情撰写的系列丛书。本丛书由各领域卓有名望的专家撰写,内容厚积而薄发,行文严谨而鲜活。面向的读者群体也极为广泛,既可以是靠前读者,也可以是海外华人;既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也可以作为中华青少年追溯与了解祖国文化之源的可靠读本。《礼制与风俗》是丛书之一。《我们的国家(礼制与风俗)》共四十五篇,从行进的姿态、相见的礼容、应对的声音、装扮的义涵、位置的尊卑、权力的表征、官场的荣辱、计数的标准、褪色的民俗、变调的节庆、饮食的艺术、高雅的衣物十二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礼制与风俗作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本书由叶国良著。
本书为作者近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其中吸取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伊朗人类学、考古学资料和埃兰楔形文字泥板文献和线形文字文献史料,深入研究了伊朗史前社会和埃兰文明,为我国占代伊朗史研究作了艰苦的开拓性工作。作者通过对伊朗人类学和考占学资料的研究,探讨了伊朗史前社会状况。在埃兰史部分以大量楔形文字史料和印章印揭示了古代埃兰独特的三头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状况。本书在我国首次介绍了独特的埃兰文化(文字、宗教、艺术、建筑等),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埃兰线形文字的解读。埃兰文化在埃兰国家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为亚述、米底、新巴比伦和波斯帝国吸取继承,并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重要影响,甚至在今天世界现实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其痕迹。
朱子“道统”,与其说是哲学意义上的“破天荒之举”,毋宁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伟大的“精神事件”。 朱熹晚岁序定《中庸章句》,将“人心道心,精一允执”确立为吾族文化精神传承之统绪,即所谓“道统”者。朱子依此对《中庸》所展开的诠释与阐发,形成一经经纬纬之“统合”系统。然其关切则在回答“大公至正”的人类社会之如何可能的问题。朱子将“天道”观念运用于人与历史的解说,在理论上,以人之天赋善性作为合“情”讲“理”的社会形态之可能性依据;在实践设计上,则着重指出,握有公权力的主政者必须学为君子,此是实现有“道”理想的首要前提。朱子“道统”,与其说是哲学意义上的“破天荒之举”(陈荣捷语),毋宁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伟大的“精神事件”。
本书与《日本的朱子学》是姊妹篇,同为朱谦之先生在五六十年代所写的关于日本哲学史研究方面的学术代表著作。本书作者从儒学入手,将作为日本私学而与当时日本官学朱子学对立的日本古学及阳明学,置于日本儒学发展的整体视野,在充分把握手典籍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左学派和阳明学代表人物思想的梳理、介绍,来系统考察宋学对日本思想、特别是对近世日本明治维新思想的影响,从而较清晰地勾勒出日本古学派和阳明学派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本书是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日本哲学的典范,出版之后即受到日常学者的高度评价,很多章节都被译成日文。
《六壬时空》不仅系统阐述了六壬课式与断要的内在逻辑结构,更从传统天文历法学和易学角度,对六壬的源流及起式的原理予以说明,从而揭示了六壬时空大卦的一般性原理,视角独特。作为刘氏断应法的导论,作者重注了壬学的两大主体——毕法与课经,使得学术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
本书囊括了1800年到2100年三百年的历法速查表,介绍了关于历法的相关知识,并对中国的民俗文化如节日的来源与趣闻、民间礼节与起名的知识等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历法知识速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