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亿万富翁学思考》大卖点,是美国亿万富翁,地产大王、娱乐界大亨特朗普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为例,告诉读者一个亿万富翁的奋斗历程,以及每日所思所想、所行所为。作者指出,如果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思考;拥有富人的思维习惯,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在这《跟亿万富翁学思考》充满智慧和奇思妙想的超级读物中,“既使吸收《跟亿万富翁学思考》1/10的智慧你也有机会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本书是作者17篇文章(包括一篇访谈)的汇集,这些文章并非一时之作,所以在形式上也不是一本有着系统构思的专著。但全书确实有着内在的关联:通过启蒙反思,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本土化提供理论的支持。通过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反复申辩,既充分尊重多元化与本土化,又申明对全球化共同价值追求的必要,于是文明对话便成为必然。文明对话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互动保驾护航,也激励了本土文化与传统文明在面对各种全球性重大问题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儒家传统的人文精神即可为这种回应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Eysenck和Keane撰著的《认知心理学》一直是认知心理学领域学生和教师的教材之一。该书第五版是一个全面修订版,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新发展,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利于学生理解。该书主要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新材料,如通过脑成像研究来介绍大脑的工作原理;当代学者对意识的研究;实验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特别是有关认知建模的内容;认知神经心理学,特别是脑损伤后的认知模式;对各个主题的全新介绍和总结。作者把传统的和全新的研究方法整合在一起,对知觉、注意、记忆,概念,语言,问题解决、判断和推理给出了充分,一致和全面的介绍。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心理学本科生应该了解的内容,而且也是那些计算机科学、教育、语言学、生理学和医学本科生的主要参考书。
这本书《中国意识的危机》出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著作。它提出的一个关于“五四”还有新文化时期的诠释,跟李泽厚所说的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一样,被认为是一个很经典的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诠释。
无
《以法为礼》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阿姜查·须跋多(1918-1992年)有关“法”以及相关内容的教导。阿姜查大师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习。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达数年,曾和本世纪伟大的禅师阿姜曼度过一段开悟性的时光。他的教导方式简明,含义却深远。他善于用日常周遭事物引出佛法实意,令弟子们开解,也因此吸引了不少西方人从他受教。书名《以法为礼》是阿姜查某一次开示的主题。在这篇教导和其他篇章中,阿姜查大师强调了随时保持“正念”和清明、训练心理对修行的重要性,他也教导人们禅修时保持“空心”和专注呼吸的方法。
高鹤年(1872-1962),名恒松,字野人,号隐士,别号终南侍者、云山道人、云溪道人。祖籍安徽贵池,后迁居江苏兴化。 父正刚、母王氏,虽家道殷实,衣食无忧,但自幼体弱多病。8岁人蒙馆。9岁因同学陈氏夭殇,突然失去伴读好友,使他伤感异常,惆怅不已。10多岁时,偶游云台山,遇到一位高僧赠给他几本佛经,“披读之,如贫获宝,似渴得泉,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命危脆,不能偷安,始有忏悔访道朝礼名山之志”。光绪十六年(1890),年仅19岁便踏上了漫漫的行脚之路。在漫长的岁月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凭一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历时35年,将沿途之见闻汇集成《名山游访记》。
《每颗心都有"病"》为一本心理自助书,心理师在这里关怀的是大众心情,精选与大多数人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例,引领读者回到受伤经历,检视并修复自己的内心,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重新掌握觉察爱和快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