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大观》该书指出“符是天仙役神之文,学者灵章之秘宝,符文于术无所不宗,因此宣称玄文垂象,当有衰盛,坤文兆灵,百姓所以存亡。符文已彰,鬼神何能隐伏。”集文字、书法、运气,手诀,掌诀于一体,在道教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清静经》以“清静”二字为全经之主轴。清静与浊动相反,清静道,浊动应物;清属阳,却由静而生;静属阴,却以浊为根。此经在哲理上,是承《老子》、《文子》、《庄子》等道家“道”、“物”说之理论而来道为本体,物为现象;本体永常不变;现象有相有用,而有生灭终始。经中说明现象间物之阴阳、清浊、动静等关系,以及入如何由物而返道的修炼方式。经文虽391宇,却是《老》、《庄》以后重要的哲理陸道经。
对 神学、 神系、 图像、 文化以及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历史的研究,通过对有关资料、图像的搜集,充分利用田野调查的成果,运用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图像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考察、研究 的神仙谱系。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要从历史存在和学界认知的比较分析中,梳理出中国 的根本,把握 的真精神,肯定 的信仰,揭示了 与中国文化是同源同根同本,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主体,从而构建一部完整的中国 信仰史,一部完整的中华民族信仰史。 本书是第四卷,包含“明代 神仙谱系”“法教诸派神仙谱系”“道释画与 神仙谱系”等内容。
《道教洞天福地》所描述的,是道教的社会理想。其中探讨了这个社会理想的由来、发展及各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人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那些故事本身都是虚幻的,但幻想者追求美好社会的愿望却是真实的,而这种愿望应当使我们感动,使我们脱去一些俗气和浊气。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