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讲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终五圣成真的故事。书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愿解西游真实义》一书以原著作品为原型,整理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全过程。从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出发,引领我们了解怎样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成就人生。作者通过分析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小故事,通过僧徒、神佛、妖魔之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要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定会遭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必须战胜这些困难才可以取得成功。就像书中所述,在取经途中出现了作怪的妖精,这些妖精虽来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阻挠取经事业的进行。通过对降妖伏魔时不同人物的深入描写,反映了
对于中国宗教与书法艺术的探讨,《道教与书法》只是作了一个很初阶的尝试。但作者还是希望《道教与书法》能稍微增加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如果能引发更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将是《道教与书法》的功用了。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道经与中古道教》通过研究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各个时期的主要道书,对其内容、体系、特点、历史地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解读,使读者对于汉晋早期的道教、六朝经教道教、唐朝前期经教道教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可谓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
作为中国本土的 ,在民间流传久远、深广,它有着独特的信仰、经籍、养生精神、炼养方技、 禁忌、科仪符号等,并影响着相关的文学、艺术、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 的产生和历史流变, 林林总总的派别, 的经典文献, 哲学, 里的医学、养生学、科技, 的修炼方法、 的科仪、 文学艺术、 的洞天胜地等都有介绍,是一本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推进的上佳著作。本次出版修订版,作者增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比如关于 发源、兴起的标志,采用 界自身肇始于黄帝的说法,并引入了 全面准确的新的文献资料。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玉皇大帝在众神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天上的星辰和人间供奉的神像,有着怎样的关系?数千年前净乐国的王子,是如何放弃锦衣玉食的皇家生活,前往龙虎山修道的?马王爷为什么有三只眼?钟馗是怎样捉鬼的?黄帝和蚩尤又是怎样进行惨烈战争的?桃符门神是怎样擒拿万鬼的?您想知道河伯和神女瑰丽而曲折的爱情故事吗?门神、财神、福禄寿三星,文曲星、月老、土地爷、灶王爷,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神仙,他们有着怎样的传说?
《冲虚经》属于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相传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而它宏阔的神野、精当的议论和优美的文笔又使人领略到子学著述隽秀、凝炼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对于经典,经学家的解读往往化简为繁,让人难以接近,更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这套丛书则独辟蹊径,从每一部经典中选取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等于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百句,当然不一定就是整整一百句,每本书的体例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句一议,有的是精选数句说明一个话题,还有的选句则“藏”在正文的解读之中。 丛书虽小,却云集了一批学术名家。他们对经典有精深的研究,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由他们带领读者穿越历史,与先贤对话,交流,碰撞,想必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历险。这套丛书之所以叫“悦读经典”,就是希望读者捧读这些小书时能享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
中国武术包括拳术、气功和各种器械。拳术是人类在原始蒙昧时期就用以御侮自卫的斗争技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人们深知体弱力薄,难以征服自然,赤手空拳,难以战胜强敌,因而逐渐积累了锻炼体力和利用器械的经验,这就是武术的起源。 中国拳术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源远流长,门派复杂,功深莫测,各有千秋,在历史上名扬四海,功绩卓著。今日来谈拳术,从御侮方面讲已经过时,但从健身方面讲仍不无价值。这里将我练拳六十年的经历和感受作一概略记述,敬请有关行家批评指教。 我幼年时体弱多病,受业师启发,向往拳术和气功,当时苦于无处问津,深感遗憾。十四岁那年,我进入县立高小读书,访知本县南岸王场(现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拳师王鲁瑶,并拜其为师,开始练拳。师擅长字门拳,主张练拳多不如专,贵在精炼实用,
金刚功应用“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结合“阴阳五行”的中医理论,通过八套动作运用刚性内劲之气来疏通全身的经脉,使身躯、骨骼、关节的连接畅通,调整脊椎骨的某些变形与错位,使其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同时协调五脏六腑的运作,排除体内各种病气,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实为养生长寿之上乘功法。
《问道》继续展示“藏着”的中国文化,道家文化始于内证。从中国上古时期开始发端的道家内证取法天地自然,倡导修复后天而达先天。数千年来,道家内证文化像泉水一样穿透着中医、道家内丹、外丹、科技等领域。从上古时期开始的道家内证,像泉水一样穿透道家内丹、外丹科技等领域。有位百岁老人带着一群对社会有所思考的年轻人,致力于古老道家内证体系的恢复和弘扬。本期还有对于中华道统传承的梳理,以及从商业、世俗应用层面展示禅文化的优美与淡雅。道家将生命现象分为内宇宙与外宇宙,认识生命,由有形质之内宇宙到外宇宙。书中有对道家内证现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本质的揭示。其中内证实践者对于传统神奇秘技的揭示及对于道家内证生命科学的现身说法,于精妙之处做了发挥,由滴水可见大海之浩淼。
《道教神学概论/当代视角下的道教神学丛书之一》试图给道教的教义思想有个明确的定位和较完整的概述,为培养和造就当代高道做个垫脚的铺垫。道教神学是以道为基本信仰、以神灵观念为枢纽而建构起来的传统宗教学说,这个学说涉及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生态环境、无形世界等看得见的领域与看不见的领域。就关涉的学科雹,道教神学包含着天文、地理、气象、生物、医学、化学、民俗、政治、历史等多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内容广泛的知识系统。
本书为《道教学译丛》之一。全书对中国宗教圣地——永乐宫进行了全面考察,详细叙述了永乐宫的历史,介绍了民众对吕洞宾的崇拜与信仰,集中研究了永乐宫的碑文及壁画,并对永乐镇周边地区的人们对上述文本的接受情形进行了着重探讨。本书是迄今为止研究永乐宫及吕洞宾崇拜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