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真气》作者湛若水在有两千余年传承的梅花门中修炼了三十余年,在思索师门心法中所蕴含的道理的同时,也在找寻气功与现代科学的相通之处。 《道家真气》即以道家炼气法门为纲目阐述气功原理,在气的种类、炼化、功用及修炼方法等方面,试图为道家真气建立初步的架构,并描绘出 人体能量学 的蓝图。书中从基础的入手功法谈起,着重阐述了炼气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功法原理,从而能正确地运用养生术。
《呼吸之间》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道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初的 道家 ,即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大抵黄老之学旨在治国养生,老庄之学则旨在树立士人的理想人格;魏晋玄学家继承了老庄思想;东汉以后兴起的神道教团 道教 ,受古代神仙家及黄老道家影响,并吸收了中国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的部分内容。 道家与道教的人生观,有着追求生命自由快乐和健康永恒两个主题。 本书勾勒出了从先秦道家到近现代约两千年的道家与道教思想通史,择要阐述了道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支系流派、道教神学观念与修炼等重要问题。
唐代 禅僧 的言行录,书中以简明直接的方式,阐述了 佛法 的奥秘,堪称佛教中的语录之冠。《临济录》是中国禅宗重要的文献之一,是记载禅宗临济义玄简历和禅话的集录,本书中禅宗语录包含有大量禅师间以及禅师与门人弟子间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很多都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临济义玄作为佛教禅宗主体两大法系之一南岳法系的子系临济宗的创始人,其语录意境玄妙,寓意深刻,尤其是禅宗语录问答系统讲究"机锋"与"顿悟",许多疑问句答句往往"答非所问",以"顿悟","说即不中","应机勘辩"为阐述哲理的主要方式,因而这种问答系统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言简意赅,笔调生动。古往今来,《临济录》都是作为临济宗禅僧的精神支柱而传承发展着,本书是研究《临济录》的专著,也是认识、了解临济宗的必要读物。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文化的土特产,具有自已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魅力,近两千年来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学术文化民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文学艺术史、科学技术史都不能置道教于不顾,否则就是片面的。 本书从生命道教、生活道教、文艺道教、科技道教、古代道教、当代道教等六个方面来描绘中国道教文化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道教文化的分析和论述,剖析了其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观点深刻。深入浅出,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可主读性 作者李刚先生,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是著名的道教研究专家。
《文化交融: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著作。引论先强调指出道教的产生是受到少数民族宗族的影响的,颇具新意。接下来从纵向的角度,概述道教在少数民族中传播的历史;又用四个章节从横向的层面,具体阐述道教影响瑶族、壮族、苗族、黎族宗教所产生的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交融的情况。 书稿从少数民族道教的产生、少数民族道教的班坛组织、少数民族道教的民族特征等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密切关系。著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融合交流的主题,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僧宝正续传》七卷,宋祖琇撰,辑录宋代禅林名僧三十人传记语要,于每一传之后附 赞语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十五卷,清朝自融撰,性磊补辑,收集南宋建炎元年(1127)至明末永历元年(1647),凡五百二十一年之间,九十七位著名禅僧传记。亦于每一传之后附 赞语 。 以上二书,内容上与其他宋明时期的禅宗史料相互印证补益,二书合刊出版,《僧宝传》这一体例的禅书就完善了。弥补了禅宗其他《僧传》《灯录》或偏重记事或偏重记言之不足,是考察和研究中国北宋末至明末禅宗历史和思想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祖风犹龙黄老高古道韵》是道教的理性层面,从人文始祖黄帝的《黄帝四经》、华夏道祖老子的《道德经》分析入手,对比中华文明与西方古代哲学思想,主要阐明中国道史的黄老学说及其学派背景,分析老子选择楼观台、黄帝选择鼎湖宫的历史契机。“犹龙”是《史记》记述的孔子对老子的感叹。
本书为荣格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为东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经典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如荣格所说,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风追盛唐钟吕八仙道光》是道教的民间文化层面,着重阐明中国脍炙人口的钟吕八仙其实来自于和盛唐平行对应的心灵高度,是盛唐文明的一种祭奠和救恩现象,介绍了吕洞宾“化腐朽为神奇”的传奇人生,其剑仙、酒仙和《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表现出的诗仙形象验证了盛世唐朝的根柢在道教;
《重阳登高·全真普世道情》是道教之全真派,对社会现实政治层面的影响,主要表达王重阳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在宋金之际重演了一个宗教创始人对国族命脉的把握,那就是普世性的宗教信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全真七子”以治愈人间疾苦为己任的普世道情,从王重阳的“以身殉道”到王玉阳的“金诏五番”,再到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雪山论道”“一言止杀”,全真教在拯救生灵、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历史关头立下了奇功。 整套丛书由点及面,一气呵成,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叙述形象生动,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历史事实为依据,阐证了鲁迅先生90多年前在《致许寿裳》的书信中指出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及郭沫若先生在《稷下黄老派的批判》中提出的“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两千年的中国学术界”的论断。书中不仅有对道教思想文化的梳理和阐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一书收编了作者静虚子多年研究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医古文献的各种著述多篇,包括对《道德经讲义》《伍柳仙宗》《黄帝内经》《古书隐楼藏书》《悟真篇》《黄元吉玄关 学》等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是当代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古代科技史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以己身甚深真修实证,和他的弟子们将广泛搜集到的各家文献,进行了数年的精研、分析和订正,几易其稿,成此著述,对 丹道旁门正宗给予正理正法,并对南怀瑾、陈撄宁大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异见,对于后学有相当的指导意义。本书说理浅近,指点显明,易于阅读。
本书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 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本书主要以时间为轴线,分三个历史阶段勾画了自明清之际至20世纪法国汉学家对道教的认识过程,涉及明清之际法国来华耶稣会士著述中的道教,19世纪法国汉学早期阶段雷慕沙、鲍狄埃、儒莲、罗斯奈、马塞伦等汉学家对道教的认识,20世纪戴遂良神父、沙畹、马伯乐、康德谟、施舟人、劳格文、贺碧来、傅飞岚、穆瑞明等法国汉学家对道教的研究。本书分析了法国由浅入深、由否定贬斥到相对客观科学的研究道教的过程,突出了法国汉学家研究道教注重文献基础的特征,着重从法国汉学家的代表性论着中提炼核心观点和法国道教研究的精华,以期沟通中法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展中法道教学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