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禅定》以科学实践禅定为基础,通过今日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新理论为工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以下几点做出论述: 一、对于心身健康 心灵是虚无缥缈的吗?心与身是一个整体,那么心与身是如何一体的? 今天的心身健康新理念是, 什么人会有病,比这个人有什么病更重要 ,以及所谓 心悦胜百药 ,那么如何证明这点是对的? 你心意中每一丝意念,都会在不到一秒钟内,影响到身体中每一个生命细胞,决定它们的死生,那么这是为什么?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而*关键的是,你又该如何通过心灵控制生命机能治愈疾病和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健康呢?本书即将带给你一个科学有效和可实际进行操作的获得心身健康的方法。 二、对于修习禅定 本书在彻底涤除古人在禅定上涂抹的迷幻色彩和完全清除
佛法分了义经与不了义经。不了义经是为度人方便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的经典。了义经是指直达佛法实相义谛,可以直接悟道成佛的经典。《金刚经》是了义经。自古被奉为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诸佛传心之秘密大乘。正如经中所言: 如来为大乘者说,为上乘者说。 金刚经破四相,破我执、破法执,讲解实相义谛,是为成佛者说。 在禅宗四祖之前以《楞伽经》为yinxin之经。yinxin即是印证实相,印证悟道成佛的标准。由于楞伽经法相繁多,译文生涩,在六祖惠能依金刚经彻悟实相后,禅宗即以金刚经作为了yinxin之经。金刚经对于开悟佛法奥义简洁明了、直达实相,是上至古代皇帝,下至贤哲和平民百姓禅修者必参之经。 佛祖为普度众生,前设六百卷《大般若经》为度人舟航。其中大部分为应缘暂立出的 空拳黄叶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佛
本书主要包括三层意思:出离心、菩提心和清净心。出离心,就是厌离三有,希求涅槃的心,也名“求解脱心。”学佛的人,若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做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人无善趣的因,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若以出离心为发起(动机),或为出离心所摄持(掌握)。所做不论大小何种功德.就是布施一把粗糠,或经一日一夜受持一戒,都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菩提心,就是总观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无有出期,为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求志证得无上菩提。学佛的人,若未发起大菩提心,所修一切功德,或堕生死,或堕小乘,都不能作成佛的正因。这个人也不能算是大乘人。若发起了大菩提心,虽然没有其他功德。也可称为菩萨;所做任何善事,都能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在上士道中,修菩提心最重要。清净心,也称为离增益,损减二边的“中
《摩诃止观》,原名《止观》,共十卷,是天台部之一,为天台宗大师智顗晚年很为圆熟的止观著述。这部书是智顗大师在荆州玉泉寺结夏安居期间所说,由门人灌顶笔录成书。书中阐述智顗大师独特的宗教实践与体验,并以五略十广之分法,详说止观之实践。此书被奉为天台优选法门实践的指导书,盛传于中国历朝乃至日本。
《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宋代大儒沈静明认为:禅宗语要,尽在五灯。自六祖慧能始,禅宗更以灯喻佛法智慧,传灯意味着传法。“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灯灯相传,光明不断,即是禅宗的要旨。禅宗所谓禅之至境,乃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注重个体的直觉体验和自性灵照,主张佛由心悟,肯定只要自识本心,在行、住、坐、卧中即可进入无相之境,顿晤成佛。禅宗把对宇宙人生的体悟放在生命本体之中,在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中,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已然融为一体。本书所记叙的人物事理,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情、常见之理。众多佛门高僧以此为观照对象,用精警的禅语昭示了到达顿晤的日常途径。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千世界因此而呈现出通彻透明的境界。本书收录了古今佛相、罗汉、观音
本书为佛教空宗最重要的经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此经中的一句名言。经文总约260余字,却统摄了600卷《大般若经》的基本内容。其《译注集成》由学者方广锠整理,收集了古今十八种译本和十八种注本,为目前《心经》最完整的集结。
《毛泽东与佛教》是至目前为止出版的唯一的一本专讲毛泽东与佛教关系之著作。书中既介绍和分析了少年毛泽东信仰佛教的情况和原因,青年毛泽东游览佛教寺庙和对佛教哲学的钻研,及所受之影响。又介绍和分析了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的毛泽东对待佛教的态度,其中包括:他对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的评价,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及政策,与佛教界人士的交往,对佛教故事及成语典故的运用,以及在革命生涯中与佛教寺庙的联系等。此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好的可读性,对于研究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哲学和宗教学等,均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