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是 经中之王 ,是生命的经典,被公认为是一部 佛法百科全书 ,是佛教正法的代表,素来有 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等赞誉。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中都备受推崇,广泛流通,并得到各国历朝历代皇室的鼎力支持。《楞严经》更是一部指导人们发现自心、修炼智慧的手册。 《图说楞严经》以流通*广的近代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为蓝本,综合各家的注疏和讲解,精编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同时,以60个系统结构表和严谨流程图,200幅精美绘图和佛像,用全新图说手法综合创意,使古老佛经焕发新鲜活力。
《佛教征服中国》主要分析公元5世纪前佛教在中国初传及发展的过程及特点。自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独特的中国佛教,这至少经历了三四百年。东晋庐山慧远以前的中国早期佛教,就是一部中国人如何回应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重现了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画卷,叙述了公元4世纪、5世纪初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佛教的特点,剖析了佛教在当时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时的夷夏关系、政教关系和佛道关系,并以丰富的资料反映了当年中外僧人的弘法生涯。
一行禅师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灭寂的完整一生。 世人似乎是从本书中首次发现,佛陀从来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神通,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他也有家人,有妻子和儿子,只是他离开了他们,独自走上了修行成佛,拯救众生的道路。 书中的佛陀不仅伟大、慈悲,而且真实可爱;你看到的正是2500年前的佛陀本人,看到他和大家一起坐在地上吃饭,他吃饭的威仪令人着迷,他吃完饭,和别人一样自己收拾好餐具,放好,一举一动间,散发着佛法的灵性光芒。 娓娓道来的佛陀生平故事,融汇着佛法的精深奥妙;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本书内容为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起信论》等十一部经和三部论,结论是:上述如来藏经典全部不存在 伪经 或 伪论 的问题。如来藏经典并非大乘佛教独立的派系,而是对于如来法身以及众生成佛的依据等问题所作的新诠释,尤其是,后期如来藏经典已经被瑜伽行派所吸收摄取。后,如来藏说并不存在近代以来学术界所指责的与 大梵 说没有区别等问题;宣称如来藏是 基体 因而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等说法是没有经典根据的。
虽同为佛教,日本佛教却又有不同于中国和印度佛教之处。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末木文美士教授的《日本佛教史》对自6世纪中叶以来,经过圣德太子、最澄、空海、明惠、亲鸾、道元和日莲等数位精英、高僧的诠释、修改,跨越战争与时代变迁而形成的日本佛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讨论。阅读此书,你将开启探知邻国日本人思想核心的一次知性之旅。本书平装版出版于2016年,本次改为精装出版,译者订正了个别讹误。
本丛书以翻译域外佛教研究为主,同时反映其他相关宗教的研究成果,涉及中西交通、艺术史、政治史、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多个领域。
《慧心》是雪漠心学大系之一种,主要为雪漠心学的 智慧妙用 ,与雪漠心学系列的其他书相较,本书侧重呈现雪漠对日常生活及万事万相的看法,多临阵相遇,直面 交锋 ,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册《智慧人生》是作者的散谈随笔,往往直指人心,一针见血;下册《智慧对话》是雪漠与他者的交流,对话内容鲜活生动、包罗万象 因为交流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得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面。
在16和17世纪的中国,佛教信徒和儒学士人广泛地活跃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动中。随着士绅数量的增长超过了帝国官僚机构需求的增长,许多人被阻挡在传统的儒家仁宦之途之外;但是显而易见的慈善事业可以在国家掌控的领域之外昭示精英的公共地位。由于积极参与佛寺住持的资金筹集工程,士绅的赞助行为深刻地影响了佛教的公共机构。本书首先讨论了佛教与明代理学的关系,佛教胜地旅游业的增长,以及慈善捐助的机制和动机,继之又分别考察了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迥异的三个县。作者依据充分史料,透辟地分析了当时佛教捐助的类型和社会后果。
诺曼曾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行了一系列演讲。此一演讲共分十讲,主要是从一位佛教语言文献学家的角度来谈佛教研究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这些演讲内容,后来就结集成本书。作为一位佛教语言文献学优秀的学者,诺曼试图将本领域之中极为深奥的问题,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向 普通读者 作一番细致入微的阐述。在这十讲之中,诺曼教授谈了如何从语言文献学角度来看待佛教起源的一些重要问题,着重研究了书面文字书写之前佛教文献的口传传统,并指出这种传统对后世佛教文献形成的重大影响。诺曼还在演讲中谈到了佛教与各个印度区域方言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上的佛陀究竟讲述何种方言这一类问题的学术研究情况。之后继续讨论了佛教文献的写定及梵语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各种文献的扭曲,通过各种精细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这些文献错误形
《指月录》是谈禅之书,禅宗的主要理论,在书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那些 的公案,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向人们昭示着生活的真理。它的形式虽然是陈旧的,但禅的精神却是生生不息的。它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活得透彻明白,自由快乐。
本书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经》为原文,进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通解,让你轻松理解千余年历久弥新的大智慧。作为国学经典,《金刚经》穷极宇宙,又关怀日常。文中将经文要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深入浅出的演说,引发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给你能断一切执念的智慧。 本书化繁为简,以通俗易懂的图解形式,将这部经典的要义呈现出来。文字贴切、引发共鸣,插图精美、呼应内文,图表直观、逻辑清晰,文字、插图、图表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营造愉快的阅读体验。即便佛学零基础,也能彻底理解这部经典的大智慧。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希望本书的出版,为您打开通往宁谧与欢喜的方便之门。
本书旨在通过印、汉两方面的文献数据的仔细对比和互释,研究玄奘所传的因明学说及其思想特征。全书分为研究篇与文献篇两大部分。 研究篇主要论述:一、在陈那以前以《瑜伽师地论》为代表的逻辑学说,东亚世界的因明传统在其中择取了辩论术的研究进路,以论证 能立 为核心来组织学说。 二、佛教逻辑从世亲到陈那及其印度与东亚后学的发展历程中,从认为 能立 是宗、因、喻三支论证式的语言表达,这一学说演变的过程,实际上表现了佛教逻辑学家对于何种因素决定了一个论证可靠与否的探究逐步从模糊趋向明朗的过程。 三、通过研究因明与法称两个传统对陈那 决定同许 的理论设定的不同解释,体现佛教逻辑学在从陈那到东亚因明这一条传承脉络中作为一种论辩逻辑的理论特征。 四、研究古人对玄奘唯识比量的解释,重要的不在于判断唯识
《缘起 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以佛教譬喻文学为研究对象。 绪论 介绍十二分教中譬喻的兴起与研究史,详细论述了对印度 伊朗语族譬喻类佛典的整理、校勘、翻译与研究及汉译譬喻类佛典的翻译与研究。*章 佛教譬喻文献源流 介绍印欧语言中的各种譬喻类文献,包括犍陀罗语、梵语、巴利语、于阗语等,以及汉语大藏经中的譬喻类佛典。第二章 汉译譬喻佛典的本土化:从释氏辅教之书到因缘变文、文人诗笔 分析佛经中的譬喻类文献是如何一步步本土化,因缘思想又是如何渗透进古代士人的人生观构成的。第三章 轮回因缘结构对俗文学的全面渗透 介绍话本、小说、杂剧、弹词中的因果业报与转世框架。第四章 中国古代士人对轮回因缘说的接受及其社会效用 概述佛教譬喻类文献中的轮回与业报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意义。文末 余论 部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