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宗镜录(全新修订 现代标点版 全六册)
    •   ( 13375 条评论 )
    • (宋)释延寿 著 /2017-10-01/ 三秦出版社
    •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全书多达一百卷,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并删去了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全书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 标宗章 ,内容为 立正宗明为归趣 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 问答章 ,内容以 申问答用去疑情 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百卷为 引证章 ,内容为 引真诠成其圆信 。所谓 正宗 ,即 举一心为宗 ,此一心宗, 照万法如镜 。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 中闹,但知看古教。 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

    • ¥77.2 ¥198 折扣:3.9折
    • 金刚经讲义(全三册)(民国佛学讲记系列)
    •   ( 3777 条评论 )
    • 江味农 讲述 /2013-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金刚经》为大乘佛教重要经典,被视为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华,在汉地流传广泛。此经自译出后,凡解经注疏者不下百数,其中不乏慧解独特、阐发精到这。迨民国大善知识江味农居士本讲义出,教内各宗派,则无不啧啧赞叹,咸推上乘。讲义深器般若精神,广援诸大乘要典,释经申义,见解卓尔。如以此经为至圆至顿教,俨然有别于历史上天台、贤首诸宗的教判。高屋建瓴,进而对禅宗、净土的点评,也无不切中肯綮,要言不繁。至于就经中字句的解读、点断的处理等,在在可见出其身后的功力与灵动的心智。更难得的是,作者有解有修,观照的妙用与义理的发扬双管齐下,在整个讲解的过程中无所保留地和盘托出,使人时时处处有受益匪浅之感。诚如民国另一位大居士夏古农所谓,展斯卷, 不啻读余经十百部边 。

    • ¥60 ¥120 折扣:5折
    • 大圆满前行(全三册)
    •   ( 7574 条评论 )
    • 嘎玛仁波切 /2016-01-01/ 新星出版社
    • 大圆满法是佛法中的精髓,犹如无价之摩尼宝,是超越轮回涅槃的究竟之法,而大圆满前行则为其登堂入室之阶梯。其内容是以吉美林巴大师所作的 不共前行 ,和他的弟子多竹钦一世所撰写的 共同前行 ,两大主轴合而为《大圆满龙钦宁体能显遍知妙道前行仪轨》,也就是通称的《大圆满前行》。大成就者巴祖仁波切为利益后世行者,特别阐述 大圆满前行 ,而成《普贤上师言教集》,作者即根据此《普贤上师言教集》及宜阔嘉扎仁波切的释义而讲述,于一九九六年完成初稿,后又参考阿格旺波尊者的《前行备忘录》等前行释论及资料,形成较完整之论述。

    • ¥75 ¥150 折扣:5折
    • 景德传灯录(全二册)·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   ( 2154 条评论 )
    • [北宋] 释道原 撰,黄夏年 杨曾文 编,冯国栋 点校 /2019-1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佛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言,而在文人诗歌中, 读《传灯》 几成参禅之同义语。此书在日本五山时代即有刊刻,在韩国则有高丽朝刻本,近代又有日语、韩语全译本。上世纪,此书又流传至欧美,现有多个英文的全译本与摘译本。由此足见此书流行之广、影响之巨、价值巨大。

    • ¥69.5 ¥139 折扣:5折
    •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再修订本)(复旦佛学研究丛书)
    •   ( 203 条评论 )
    • /2023-12-01/ 中西书局
    • 本书是佛教逻辑即因明名著《因明正理门论》(简称《理门论》,印度陈那造,唐代玄奘译)的通俗讲解和研究。本书是《佛家逻辑通论》的姊妹篇。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门论》研究。内容包括:《理门论》的文句大意、体系结构,陈那因明必*书及研读方法,陈那、法称因明逻辑体系之比较等。下篇为《理门论》原文直解(今注今译)。本书旁征博引,资料丰富,立论独到,讲解透辟。本书初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修订本由中华书局于2008年出版。本次再修订,吸收了作者近十多年来的新成果,也借鉴了他人的新发现。本次修订增补了《理门论题解》,还将分章节并由汤铭钧博士标点以及校订过的《理门论》全文,置于本书后部,可为传习和研究者提供方便。 本书是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玄奘因明典籍整理与研究 系列成果之三。

    • ¥59 ¥118 折扣:5折
    • 佛家逻辑通论(修订本)
    •   ( 300 条评论 )
    • 郑伟宏 著 /2024-02-01/ 中西书局
    • 《佛家逻辑通论》初版于1996 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因明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下篇是对因明基本典籍的讲解和提要。本书讲清了并严格论证了陈那新因明三支作法的论证种类,恰当地评价了陈那和法称在佛家逻辑发展史上的不同地位,纠正国内外名著以法称因明代替陈那因明的错误传统。此外,现代因明研究部分填补了空白,对评述近五十年的因明研究有借鉴作用。问世以来,本书一直是因明研究的重要参考。此次修订仍以原书为框架,旧瓶裝新酒。既保留初创时期的风貌,又将作者多年来所撰连珠体的六本因明专著中的新材料、新论证、新思想统统收拢起来,补充到相关部分。

    • ¥64 ¥128 折扣:5折
    • 玄奘年谱-唯识学丛书25
    •   ( 382 条评论 )
    • 杨廷福(著) /2022-03-01/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本书被公认为是有关玄奘生平之著作的杰作,是了解和研究玄奘大师的书。杨廷福先生自述: 这部年谱属笔于一九五九年,笔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于一九六五年。十年浩劫,幸存天壤。 本书体例:每一年(600 664)下分 谱主事略 和 有关人物与大事 ;文献、注释等,采用小字夹注的形式。本书不仅对玄奘大师的求学、西行、翻译、讲学、师承、学问等进行了极为严谨的考证,并且将同时代及之前的中国佛教各学派与玄奘大师的佛教事业进行了大量的相关性论述。

    • ¥61.4 ¥128 折扣:4.8折
    • 佛所王土:中古中国佛教地理研究
    •   ( 259 条评论 )
    • 李智君 /2023-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历史地理研究著作,系统地研究佛教对于古代中国知识界在本土地理及域外地理的认知方面的影响过程和地理知识建构过程,是佛教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论题。本书稿以汉唐佛教对中国佛教地理格局的影响与建构过程为中心,力求考证佛教地理知识的来源、地理空间结构系统的特征,以及整合中国空间的方法,理清佛教传播地理格局的建构过程,以及对社区宗教景观形成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佛教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84 ¥168 折扣:5折
    • 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
    •   ( 803 条评论 )
    • 侯冲 著 /2018-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信仰层面佛教的研究是当前中国佛教研究薄弱点,《中国佛教仪式研究 以斋供仪式为中心》追根溯源,对中国古代宋以下的仪轨佛教进行全面考察,可以说是中国关于佛教仪式的*部专门研究著作,可谓在以讲思想研究为主的中国佛教研究界,打开一个新局面。本书在将佛教仪式分为修持仪式和斋供仪式的基础上,结合调查资料,挖掘佛藏经律、敦煌遗书、俄藏黑水城遗书以及传世佛教仪轨文本中相关材料,通过将道安三例、唱导、水陆法会、预修斋供等放在斋僧平台之上进行考察,研究中国佛教斋供仪式的起源、组成、核心内容、分类和程序、*有代表性的斋供仪式和宋代以后影响*深远的斋供仪式,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开拓了中国佛教研究的新领域。 中国佛教仪式无疑融合了印度、中亚佛教的基本形式,在本土化、地域化的长期进程中,寄托着中国信众

    • ¥59 ¥118 折扣:5折
    • 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
    •   ( 138 条评论 )
    • 陈爱峰 著 /2020-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是作者长年在吐鲁番进行野外石窟调查的基础上写就的,将高昌回鹘时期的观音图像分为三期、五种组合与两大信仰体系,这一结论可以进一步作为高昌回鹘佛教艺术分期的参考和观察其艺术变迁的窗口。同时,该书还对观音图像的题材、内容和绘画风格进行详细的辨识与考证,创获甚多。此外,作者将艺术史 以图证史 、 以图补史 的观念引入,并作了尝试性探讨,为高昌佛教艺术的专题研究作出一个很好的示范。

    • ¥99 ¥198 折扣:5折
    • 佛典与中古汉语代词研究
    •   ( 139 条评论 )
    • 朱庆之 董秀芳 /2020-12-01/ 中西书局
    • 本书是编者共同主持的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RGC)2015年的优配研究基金(GRF)项目 汉语代词在历史上几个重要变化之动因研究 以佛教及佛经翻译对汉语发展演变的影响为视角 的*终成果。论文集中的文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中古汉语代词专题研究综述;二,中古文献代词专书的或专题的描写;三,汉语代词在中古及近代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四,以梵汉对勘为基础的中古译经代词的专书研究或专题研究。

    • ¥84 ¥168 折扣:5折
    • 楞严经月明说
    •   ( 756 条评论 )
    • ?高月明 青豆书坊 出品 /2018-03-01/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古往今来,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倍加推崇,甚至有 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粕书 的评语。 《楞严经》是佛祖释迦牟尼讲解如何明心见性的*清楚、*通透、*究竟彻底的经典。特别是《楞严经》*、二卷中,佛陀以缜密的 七处征心、十番显见 的方式,指示出 心 之所在,让众生认识到宇宙生命的究竟实相,从而获得了对烦恼苦和生死苦的彻底解脱! 然而,由于《楞严经》文字和义理均过于艰深难懂,自古以来能够真正理解其究竟奥义者少之又少。

    • ¥70.4 ¥128 折扣:5.5折
    • 大圆满前行(全三册)
    •   ( 59 条评论 )
    • 嘎玛仁波切 /2018-12-01/ 新星
    • 大圆满法是佛法中的精髓,犹如无价之摩尼宝,是 轮回涅槃的究竟之法,而大圆满前行则为其登堂入室之阶梯。其内容是以吉美林巴大师所作的“不共前行”,和他的弟子多竹钦一世所撰写的“共同前行”,两大主轴合而为《大圆满龙钦宁体能显遍知妙道前行仪轨》,也就是通称的《大圆满前行》。大成就者巴祖仁波切为利益后世行者,特别阐述“大圆满前行”,而成《普贤上师言教集》,作者即根据此《普贤上师言教集》及宜阔嘉扎仁波切的释义而讲述,于一九九六年完成初稿,后又参考阿格旺波尊者的《前行备忘录》等前行释论及资料,形成较完整之论述。

    • ¥72.8 ¥150 折扣:4.9折
    • 佛教心理学(上下)
    •   ( 99 条评论 )
    • 陈兵 /2015-08-01/ 陕西师大
    • 陈兵所著的《佛教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关心灵的学说,作了一番现代整合,忠实地浓缩了佛法的精华,作出使现代人容易明白的诠释。本书既有深刻的理论论证,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见性,获得大智慧、大安乐、大自在的具体技术,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力作,是佛教心理学的 教科书,是学佛修行的必要辅导,为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了精深博大的参照体系,为广大佛学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佛法的方便。

    • ¥70.4 ¥160 折扣:4.4折
    • 《大方等大集经》研究
    •   ( 265 条评论 )
    • 萨尔吉 著 /2019-04-01/ 中西书局
    • 本书是对《大方等大集经》的研究著作。 *部分探讨《大集经》原本与译本的文献特点,对藏、汉译《大集经》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说明文本演变的内在源流,以及翻译转换中藏、汉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利用后代论书对《大集经》经文的引用,就其中重要佛教思想进行分析,把握《大集经》在勾连中观唯识、贯通显密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对基础研究材料的甄别处理,即对《大集经》部分梵文残叶和被引文句的梵、藏、汉三文对勘。通过对勘,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异质文化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的互动,尤其是中国人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融合在佛经翻译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对藏、汉语言的研究也有裨益。

    • ¥99 ¥198 折扣:5折
    • 坛经月明说
    •   ( 517 条评论 )
    • 高月明 青豆书坊 出品 /2018-03-01/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所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是佛祖释迦牟尼所讲佛经以外*被称为 经 的著作。1300年前,六祖惠能悟到了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的究竟义理,发出了 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的号召,开创了南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的顿教法门,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五灯会元》记载: 世尊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 的佛法究竟奥义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正因如此,无数人虽然读懂了《坛经》的文字

    • ¥75.9 ¥138 折扣:5.5折
    •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
    •   ( 112 条评论 )
    • 丁建华 /2019-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空有之争 指空宗与有宗的争论,一般特指中观派与唯识派的论争,从佛教思想的发展来看,又不仅限于此,而是贯穿于佛教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 印度佛教时期,空有之争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之间的互相论争,包括经部与有部、上座部与大众部、中观宗与有部、中观宗与唯识宗等,各部都互相指斥空有而表现为 空有之争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空有之争只存在于文本当中被广为传说与讨论,因为俱舍宗、三论宗、慈恩宗等都历时不长且影响有限,所以没有形成如印度佛教历史中宗派论争式的空有之争。事实上,影响着中国佛教发展的 空有之争 的主角是如来藏思想,但它并未与中观、唯识论争,而是将空有融摄在统一的脉络当中。 近现代以来,随着唯识学研究的盛行、三论宗典籍从日本传回、藏传中观学

    • ¥74 ¥148 折扣:5折
    • 玄奘年谱-唯识学丛书25
    •   ( 8 条评论 )
    • 杨廷福(著) /2022-03-31/ 崇文书局
    • \"本书被 为是有关玄奘生平之著作的杰作,是了解和研究玄奘大师的 书。杨廷福先生自述:“这部年谱属笔于一九五九年,笔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于一九六五年。十年浩劫,幸存天壤。”本书体例:每一年(600—664)下分“谱主事略”和“有关人物与大事”;文献、注释等,采用小字夹注的形式。本书不仅对玄奘大师的求学、西行、翻译、讲学、师承、学问等进行了极为严谨的考证,并且将同时代及之前的中国 各学派与玄奘大师的 事业进行了大量的相关性论述。 \"

    • ¥55.7 ¥128 折扣:4.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