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就有苦修。苦修乃通达天国之必由之路。然则苦修主义何所谓也?沙漠教父何许人也?在当今科技猛进,世相日异的社会里,它们又何所益也?作为国内该领域第一部专著,本书将引领读者,探渊占典时期地中海世界之苦修文化,深入法老埃及之故土,缕析沙漠教父之兴衰,聆听其振聋发聩的珠玑箴言,揭秘其一枝三花的传承流变;自《圣安东尼生平》,悟希波浪子之皈依玄机,由《帕科米乌清规》,参本笃、巴西尔之修道规章;甚而追询苦修主义跨界越领的多重意义与横超时空的普遍价值。
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既饶有学术趣味,也是加深睦邻关系,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需要,因而亦肯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为了联合全国内陆欧亚学的研究力量,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内陆欧亚学这一新学科,有关学者决定编辑出版这套《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林悟殊所著的《中古夷教华化丛考》作为其中之一,以中古西方精神文明在华夏的异变为讨论对象,所涉及之文献,自非外即古。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教士一直都是中外学者研究基督教在华历史的主体,而中国基督徒则一度成了中国成了中国基督教史上“看不见的人”(费正清语);另一方面,“本色教会”或说“基督教本色化”问题可以是中国基督教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基督徒最为关心的议题。在最近十多年来,外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研究重点开始转移,本书即是近期中外学者的对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研究成果。按内容本书分中国基督徒身份认同、走向本色教会之路、中国教会人研究和中国女基督徒群体研究四个方面,其中的不少文章在研究方面和史料的发掘方面都有示范意义,是历史、哲学、社会学专业的广大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本书向以传播和译介学术文化为已任,为将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出版物而努力。出版学者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