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洗练》 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圣经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基督教灵修大师。 《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基督教灵修学上的权威地位,被《今日基督教》誉为 二十世纪十佳读物之一 。读者对其好评如潮,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销量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此次 中文简体版出版方增加了作者的自序和导论部分,本书适用于小组学习、团契操练、读书会等。
祷告就是与上帝相伴。“祷告涉及神学与伦理两方面,需要思想,也需要行动。”侯士庭如是说。祷告不在乎争取表现,而在乎培养与上帝的关系,因为“上帝就是友谊”。我们若误解了祷告的目的,就无法坚持祷告。 侯士庭深入探索了祷告的方式,揭示出祷告改变生命的大能。祷告可以带领我们学会倚靠上帝,让他来医治我们过去的伤痛,消除心中的黑暗面,使我们勇敢面对他的爱,建立与上帝、与人为友的美好关系。对祷告的深刻认识将帮助我们冲破障碍,建立属天的友谊。
本书为法国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与2004年出版的以马内利修女的《贫穷的富裕》和《活着,为了什么?》的合集。 在《活着,为了什么?》中,作者以法国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的《沉思录》为主轴,深入探讨了人生存的意义。在以马内利看来,帕斯卡的思想分为三个范畴——物质的范畴、精神的范畴和心灵的范畴,而帕斯卡思想以及人类历程的高峰,是在心灵的范畴即爱的范畴里。正是爱,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重量;只有爱,能够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伟大和可悲,继续生活在喜乐之中。 而在《贫穷的富裕》中,以马内利修女则分享了她对真正富裕的发现——施予和接受大量的爱,以及获得幸福的步骤——抛却外在的富裕,接受匮乏的生活;走出空洞的自我,以便走向他人。以马内利修女自己正是抛却物质而让生命获得全
《用生命爱中国 柏格理传》用10个篇章,从英国传教士柏格理1864出生一直写到1915年他在中国逝世,为柏格理在中国28年激动澎湃、感人肺腑的事迹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翔实的纪录。 阅读完本书,一个生动、形象、丰满以及具有虔诚信仰和献身精神的柏格理,便由远而近,由平凡而深刻地赫然屹立在读者心中。
《我的重生》是以马内利修女的自传作品,是她早动笔、晚完成的一本书,因此也是她对于自己一生的全面回忆。书中记录了她从孩提时代到生命的后的思想和行动。以马内利修女有虔诚的信仰,但她同样有开放的思想,尊重哲学、科学,认同其他宗教的存在。在她的执教生涯中,她引导许多女性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她在埃及贫民窟中与拾荒者为伴,帮助那些贫苦人,在她的奔走号召下,贫民窟中建起了学校,流离失所的孩子有了家。回法国后,她募集捐款、做公益项目,仍致力于改善贫穷地区的生活。爱,是她所信仰的,也是她对世界的表达。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宗教史家恩斯特 特洛尔奇的代表作,是完整且深入地理解特洛尔奇思想的最佳导引性文本。在本书中,他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基督教学说传统及其内在的规范性意义,进而深刻地探讨了个体的心性伦理、历史主义的相对性与信仰的绝对性、社会的价值基础等现代性核心问题。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直接提出本书的基本问题,即现代历史学改变了欧洲传统神学确立社会统一价值基础的方式,神学需要向现代性开放,应当转向宗教史学,那么它如何确立新的标准意识;第二章考察了现代历史哲学的典范,即以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为代表的演化论的历史哲学;第三章指明现代历史学在19世纪后半叶朝向相对主义和专业化的演变趋势,宗教史学面临着论证自我绝对性的危机;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表明特洛尔
现代文化让人以为:每个人都有个灵魂伴侣;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浪漫爱情;配偶是为了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婚姻不过是暂时的,而非一生一世的;离婚后重新开始才是解开婚姻难题的很好途径。这些现代假设完全是错误的。凯勒指出,婚姻是一种荣耀的关系,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和最神秘的关系;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使我们与上帝更加接近,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凯勒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与妻子凯西三十六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本书既适合已婚和单身的信徒,也可帮助非信徒认识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本书围绕关于Shengjing解释的常见疑问,探讨了释经方面的40个问题。作者提供了关于Shengjing的文本、正典和翻译的信息,阐述了释经的总体原则,考察了不同体裁的解释方法, 检视了新近释经学研究中的一些热门议题。本书文字简明清晰,有时代气息,体例编排便于读者选择 切合自身兴趣和需要的议题。书中每章都附有启发思考的讨论问题,既可用于个人研究,也可用于小组学习。
胡斯托·L.冈萨雷斯所著的《 教史(上下)》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堪称当今 受青睐的教会史入门教材。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的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 的 教做了整体的回顾。修订版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叙述时限延伸到21世纪 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 教会 的重要作用、 教在“第三世界” 的 发展以及不同 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在我们所处的文化中,软弱是我们千方百计要隐藏和否认的,甚至是可耻的。然而对于 徒,软弱却是通往生命之道。智慧的人生导师J.I.巴刻在《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中结合 的真理和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人唯有认识和接纳自己的软弱,并倚靠上帝的大能,才能成为真正刚强的人。在这里,你会找到一条从灰心失望走向自由喜乐的道路。
中世纪早期,欧洲发展出复杂多样的 教文化,而自1100年前后,世俗诸侯 、并驱争先的派别及颖悟睿智的个人在这个 教社会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复合且不断变化的群体。本卷对中世纪后期欧洲 徒生活的建制、行为与经验等内容展开了 探讨。该阶段的教士阶层在司铎、主教和教宗的角色分配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教导平信徒方面有所创见。对普通百姓而言,教区 行为乃是其生活的中心,但仍有很多人为丰富自己的 徒生活而寻求其他方式。在感召力强的传道人的带领下,并受到世俗统治者的支持,改革与 新的浪潮周期性地席卷着欧洲各地。而与此同时, 徒在他们所处地域及边境处时常会面临与非 徒的冲突。本书论及上述交错复杂的历史进程,以期读者做进一步的深究。
本书是人类历 部完整的教会史,在史学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试图重现从使徒时代到公元324年这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全书共十卷, 卷记载 的生平,第二至第七卷叙述从 教产生一直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上台的时期,第八卷记述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对 教的大逼迫,第九卷记载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西方的胜利和马克西敏在东方的再次逼迫, 一卷记述了教会获得宽容、和平以及罗马帝国支持的历史过程。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是了解早期教会和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该书不仅为早期的教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为教会史的写作立下了一种典范。这部著作使优西比乌跻身于约瑟夫、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在一个怀疑主义时代,我们何以知道基督教是惟一可信的宗教?上帝为何允许苦难发生?一位自称是爱的上帝为何会把人送到地狱去?教会是否要为诸多的不公义负责?科学是否已经否定了基督教?提摩太·凯勒借着文学、哲学
现代文化让人以为:每个人都有个心灵伴侣;成功婚姻中*重要的部分是浪漫爱情;配偶是为了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婚姻不过是暂时的,而非一生一世的;离婚后重新开始才是解开婚姻难题的*佳途径。作者提摩太·凯勒和凯西·凯勒指出,这些现代假设完全是错误的。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使我们与上帝*加接近,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欢乐。凯勒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婚姻的意义》既适合已婚和单身的信徒,也可帮助非信徒认识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基督教要义》本书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系统地阐明了基督教神学的要义。全书共四卷。第一卷是论述人如何认识作为创造主的上帝;第二卷探讨人如何认识作为救赎主的上帝;第三卷讨论领受基督救恩的方式及其益处;第四卷阐述教会的性质、治理和圣礼。《基督教要义》本书构思恢宏、论述清晰,其内容涵盖基督教神学几乎所有的领域,堪称基督教神学的经典陈述,亦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实用指南。这部巨著跻身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列,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它不仅影响了近四百多年的基督教会,而且在很多方面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