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 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 (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 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 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 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本书集结了罗素的诸多理论,比如爱情、婚姻、理想、爱欲、人性、家庭、心理等诸多方面,内容详实,并且分析精到,独具匠心。内容给我们最直接的启迪,也教会我们健康的思维方式。
杜威,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实用主义哲学学派创立者之一。 五四时期,杜威曾应胡适等人邀请来华讲学。讲学期间,杜威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作“哲学史”系列讲座,《哲学史》即讲座中文译稿结集出版的一个小册子。《哲学史》共讲述十次,主要内容为古代希腊哲学。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刮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藏传佛教神秘文化——密宗》对藏传佛教及其密教的历史渊源、各派代表人物和著作、教义和修持仪规的特色进行了概要而通俗的叙述,并对在藏传佛教影响下形成的一些文化习俗和建筑、艺术作了生动的饶有趣味的介绍。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研究政治哲学的学者。他把对哲学、人生与大学教育的种种思考写下来,通过电子邮件寄给学生,然后一起讨论。这样的交流,夜以继日,经年堆叠,已有数十万字。通过撰写和阅读这些文字,教师与学生两者均获得了超出流俗之上的精神与信念的支持。 我知道,说易做难,尤其在巨大的不公体制面前要求自己做个公正的人,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同时必须承受无数不可知的风险。但我们还记得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如何论爱吗?“人一旦爱,遂极脆弱:世间没有所谓爱恋之中却同时思量应否去爱之事。就是如此。伤得最少的爱,不是的爱。当我们爱,就须承受伤害和失去之险。”罗尔斯是说,决心做个公正的人,就像投入爱情一样,路途中总有可能会受伤,但我们不会因为爱的风险太大而放弃去爱。为什么?因为公正和爱,是
亚当·斯密想留给后人的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毕业倾注极大心血修订出版六次。 一部全力呼吁全社会的财富由全社会的成员共享有伦理经典。
这部《生活禅语》是从恩师净慧长老《花都法语》、《做人的佛法》、《处处是道场》、《重走佛祖路》、《禅堂夜话》、《心经禅解》等十几种著作中,精选出来的箴言警训,虽然只是吉光片羽,每天诵读,却如亲闻謦欲,常沐和风。 本辑法语由净慧长老法子定意和我共同策划,并由明道居士和我共同选编完成初稿、二稿,共选录法语五百余条。其后,承明杰慨然相助,提供他和明舫居士、明尧居士、华莲居士等编选的法语二百余条,供我们参考。明道居士将这几个版本糅合,重新加以精选简编成三百六十五条,全稿始见规模。
批判性思考是一种独特的认知技能,是一种反思的能力。 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人,不会盲从附和或盲目相信。他们对信息抱有怀疑、求真的态度。他们懂得发现和分析问题。他们更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选择,并能得出经得住考验的结论。 本书将帮你提高思考的质量,从而助你实现你的目标和雄心壮志,令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同时理解到他人是如何努力企图影响你的思想的。本书也将助你把握你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例如如何与人相处,乃至把握自己的各种情绪。现在,是到了该发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的能力及其角色的时候了。你有能力实现更有意义的职业目标,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解惑者,更明智地运用自己的能力,逐渐不被他人所左右,并获得更加充实、幸福和安全的生活。选择就摆在你面前。
《人生的智慧:如何才能幸福度过一生》,中国作家榜词: 这是伟大哲人叔本华的杰作,迷茫者的灯塔之书!被誉为通俗实用的哲学入门经典。 翻开本书,读懂"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 本书能帮助我们在茫茫人世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坦然无畏、宠辱不惊,幸福度过一生! 本译本与其它译本的四大不同:真正珍藏足本,全新无删节珍藏版,忠实还原叔本华的定本;为方便读者阅读,划分章节新增标题;新增纯手绘插画,装帧设计精美,适合各年龄段读者阅读收藏。
本期为赫西俄德专题,选译了英语学界研究赫西俄德的四篇代表性文章,分别涉及赫西俄德诗歌与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系问题,意图显示赫西俄德的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正义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揭示赫西俄德与古希腊思想的深刻勾连。 “古典作品研究”栏目选译了日本学者斋藤拙堂的《老子辨》和古希腊哲学家埃斯基涅斯的《阿尔喀比亚德》残篇。“思想史发微”则收录研究海德格尔的力作《从“同一者”到“命运”》;“旧文新刊”栏目刊布民国湖南学者郭倬瑩的《四部通論 經部流別》;“评论”收录两篇译文,分别涉及黑格尔和施特劳斯。
在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建立的各样生命传统,如今已被各样的现代或后现代的观念所壅塞,就像重新疏通塞住的泉眼一般,傅士德(RichardJ.Foster)努力让这些湮没的传统之活水,重新丰富多彩地涌流出来。 确认和发现溪流是一件值得我们发出“礼赞”的事。充满祷告的静观传统、充满美德的圣洁传统、注重经历神爱的灵恩传统、充满怜悯的社会公义传统、以道为中心的福音传统和圣礼性的道成肉身传统,这些溪流都曾经在历史长河中诞生、成型、演变,滋润过我们的生命。 读者将和作者一起来注视各个传统的精神内核,检讨每一个传统独特的强项和偏颇之处;书中并不止于单纯的理性讨论,也透过其中的代表人物,在对他们的生平的叙述中,让每一个传统得以活现。 作者相信,我们最终从那些令人惊愕、粗硬无礼的不合群者身上学到的,是那些看似与
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有言:“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自它诞生起,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便深入其各个层面,禅宗本身亦成为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派别。然而由于文化的断层,很多现代读者对禅并不了解,对其不离当下、不离自心的可实践性亦缺乏体认和受用。
《无能子》是唐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品。其作者受黄巢农民起义的影响,竭力否定君臣名分,谴责圣人,鄙弃名利,反对忠孝伦理道德。校注者对原书作了校勘、标点、分段、注释等。
胡知凡编著的《瑰奇清雅--道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上海城隍庙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之一,本书试图一方面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放在道教从形成到发展直至衰弱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另一方面将道教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画家的画论、绘画艺术相互联系起来,努力来体现道教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