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伊斯兰教史
    •   ( 4740 条评论 )
    • 金宜久 /2019-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伊斯兰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伊斯兰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93.1 ¥98 折扣:9.5折
    •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十几亿穆斯林的真实想法
    •   ( 0 条评论 )
    • (美)埃斯波西托,(美)莫格海德 著,晏琼英王宇洁李维建 译 /2010-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十几亿穆斯林的真实想法)》作者约翰 L 埃斯波西托所提出的 谁代表伊斯兰 的问题,恐怕是一个难以明确回答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代以来,由于宗教解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世界伊斯兰教历来没有一个权威性的代表机构,因此各种不同的解释主体(教派、学派、思潮、运动、宗教领袖、学者个体等等)实际上都有权对伊斯兰教进行解释,只是不能以自己的解释取代他人的解释。穆斯林大众的意见当然也非常重要,只是人们很难把它们的意见集中起来,反馈给更广大的人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应当感谢本书所提供的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

    • ¥29 ¥29 折扣:10折
    • 伊斯兰文化小丛书:伊斯兰文学
    •   ( 518 条评论 )
    • 元文琪 著 /1995-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生动、流畅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穆斯林的文学艺术成果,内容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等艺术珍品,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家的文艺思想、创伤风格与其对后世的影响。

    • ¥15 ¥15 折扣:10折
    • 伊斯兰教育与科学
    •   ( 541 条评论 )
    • 周国黎|主编:吴云贵//秦惠彬//周燮藩 /2009-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历史上伊斯兰教创建了以寺院教育为中心的、发达的宗教教育体系,穆斯林各族人民曾在数学、医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本书以生动的语言,简略地介绍了伊斯兰教育与科学的发展盛况,它对全面理解伊斯兰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 ¥12.8 ¥12.8 折扣:10折
    • 伊斯兰苏菲概论(伊斯兰哲学译丛)
    •   ( 1867 条评论 )
    • 艾卜.卧法.伍奈米 /2013-09-01/ 商务印书馆
    • 《伊斯兰哲学译丛:伊斯兰苏菲概论》以简洁明快的文字介绍了苏菲的渊源、历史、发展、蜕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特征。作者在做历史性的叙述时,也介绍了有重要影晌的苏菲犬师的思想特点与作品,并介绍了阿拉伯世界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苏菲道统。 《伊斯兰哲学译丛:伊斯兰苏菲概论》既勾画了苏菲行知的基本面貌,又解读了伊斯兰教内精神性追求的深刻内涵,因此深受学界人士和一般读者的认可,成为了解苏菲的入门读物之一,并被伊斯兰世界多所大学的哲学系作为苏菲专业的书目。 《伊斯兰哲学译丛:伊斯兰苏菲概论》作者艾布 卧法-伍奈米,埃及著名学者,伍奈米苏菲道统精神导师。他长期在开罗大学哲学系任职,曾担任埃及哲学协会主席等职。

    • ¥49 ¥58 折扣:8.4折
    • 伊斯兰和世俗国家
    •   ( 283 条评论 )
    • 阿卜杜拉·艾赫迈德·安那伊姆 著 /2017-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在当代穆斯林的世俗生活中,伊斯兰法应置于何种地位?当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和人权活动家阿布杜拉?艾赫迈德?安那伊姆认为,通过国家权力强制实施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所强调的自愿接受宗教信仰的基本原则相抵牾。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国家应该避免宗教权*的滥用,国家的政策或立法必须基于公民理性,以使这种政策或立法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所有公民都是可能的。通过对伊斯兰教历史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具体分析,安那伊姆指出,比起宣称通过所谓的 伊斯兰国家 来实施伊斯兰法的理论,人权和公民权的观念更契合于伊斯兰教的原则。作者基于对不同社会当中宗教和世俗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探究和设想了发挥伊斯兰法的一种积极和可持续作用的路径。

    • ¥68 ¥68 折扣:10折
    • 伊斯兰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研究)
    •   ( 342 条评论 )
    • 丁俊 著 /2016-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当代伊斯兰 中间主义 思潮是伊斯兰世界日渐具有广泛影响的宗教文化思潮,该思潮的勃兴与发展,反映了伊斯兰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试图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重建富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积*努力?br/ 丁俊*的《伊斯兰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研究》在追溯和考察有关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和阐释了伊斯兰 中间主义 思潮的一系列思想主张,简要介绍了该思潮的代表性人物、重要研究机构与学术活动,评析了该思潮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伊斯兰世界政治改革、社会变革、宗教维新以及文化创新与文明重构的现实意义与影响,并从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出发,就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中正和谐之道作了相应的比照分析,认为蕴含于东方文明中的中正、中和之道,对于应对和化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

    • ¥69 ¥69 折扣:10折
    • 南亚伊斯兰现代进程
    •   ( 184 条评论 )
    • 刘曙雄 等 /2013-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南亚伊斯兰现代进程”是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已结项。本书稿是一项区域性宗教文化和社会历史进程相结合的研究。涉及伊斯兰文化在南亚的传播与发展,关于南亚伊斯兰现代化进程的先驱、穆斯林宗教哲学家、现代伊斯兰主义思想家的介绍,以及伊斯兰教对南亚现代政治的影响等内容。

    • ¥31.6 ¥46 折扣:6.9折
    • 中国古代算命术
    •   ( 1 条评论 )
    • 洪丕谟,姜玉珍 /1990-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目录 前言 自序 [术的缘起] 天命观的产生和先秦诸子的天命观 术的起源、发展和成熟 [术的基础理论] 天干地支 阴阳五行 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 五行和四时五方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和寄生十二宫 天干地支的刑冲害化合 十二生肖和地支 [四柱的具体方法] 怎样排八字 推算大运、小运、流年和命宫 关于五行生克的术语和用神 八字中有关的星宿神煞 命理中五行和干支的分析 日干、格局和干支合化刑冲的看法 富贵贫贱和寿夭疾病的推算 从八字五行看人的性情相貌 看八字,论六亲 怎样看大运和流年的吉凶荣

    • ¥90 ¥135.2 折扣:6.7折
    •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   ( 1676 条评论 )
    •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2007-04-01/ 四川辞书出版社
    •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由世界伊斯兰教和中国伊斯兰教两大部分条目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信仰、经训典籍、教义学说及社会思潮、教法制度和礼仪、派别与社团组织、中外人物、历史事项、圣地寺院和古迹、各国伊斯兰教及传播地区、文化教育、主要穆斯林民族、常用术语等部分。在伊斯兰文化方面,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学科、哲学、伦理、史学、文学、艺术、建筑、语言、文字、书法及各门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全书以思想、文化史为主线,贯穿于各类条目中。

    • ¥860 ¥1000 折扣:8.6折
    • 伊斯兰主义与现代化的博弈-(——基于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个案研究)
    •   ( 110 条评论 )
    • 李艳枝 /2018-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力量发动的复兴伊斯兰信仰、文化、政治理想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社会运动。奥斯曼帝国教俗合一的历史传统、官方与民间宗教的二元并立,凯末尔政权均质化的现代化建构和中心与边缘的文化断裂构成伊斯兰复兴的背景。伊斯兰教育、传媒、知识阶层的兴起,苏非教团和新苏非主义运动的活跃,构成伊斯兰文化复兴;民族拯救党、繁荣党参与主导国家政权,正义与发展党的执政实践构成政治伊斯兰复兴。土耳其伊斯兰复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官方与民间、精英与民众的权力博弈,促进民主化进步。土耳其的个案说明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是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远因,现代化探索过程构成现实动因,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权力角逐是其核心特征,现代经济模式变革是其经济保障,中东剧变的现实处境使

    • ¥93.1 ¥98 折扣:9.5折
    • 悲剧的诞生【可开电子发票】
    •   ( 5 条评论 )
    • (德)尼采(Nietzsche,F) 著,周国平 译 /2009-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他能够凭借什么来理解这种史料无征的神秘现象呢? 只能是凭借猜测。然而,他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自己的某种体验,也就是上述所谓“一种被确证的、亲身经历的神秘主义”。对于这一点,尼采自己有清楚的意识。还在写作此书时,一个朋友对他的酒神理论感到疑惑,要求证据,他在一封信中说:“证据怎样才算是可靠的呢?有人在努力接近谜样事物的源头,而现在,可敬的读者却要求问题用一个证据来办妥,好像阿波罗亲口说的那样。”在晚期著述中,他更明确地表示,在《悲剧

    • ¥79 ¥89 折扣:8.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