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在一段时期内统治着欧洲哲学。它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们思考自身、自然、宗教、人类历史、政治和人类理智结构的方式。在这部内容丰富且涉猎广泛的著作中,特里·平卡德将“德意志”的历史——从若干邦国的松散联合演变为具有特色文化的新生 ——同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的趋势和复杂性的考察结合起来。他考察了康德因革命性地强调“自我决定”而带来的重大影响,并追溯了这种影响在浪漫主义和观念论中的发展,以及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这些后康德思想家的批判。这部著作将会引起一大批读者对哲学史、文化史与观念史的兴趣。
本书是鲍鹏山解读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类著作。收录作者作品13篇,包括老子、孔子、墨子、荀子、庄子等。
佛教正念的精神普世适矧,不仅对佛教徒,对所有人亦有实质的帮助。正念疗法,已被西方医疗界所肯定多年,并被运用在多种的身心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上,现已成为西方身心医疗的方法之一。 《正念》一书,是乔·卡巴金博t在临床实验十五年后,对一般大众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作为自我疗愈的方法和原则,深入浅出,真挚感人。本书部分说明唯有正念方能活在当下,并进一步廓清正念的含意,第二二、三部分则分别陈述正念的丽种训练:严谨密集的正规坐禅及行禅,以及较为随意的日常正念。 本书的特色。是作者以亲切、质朴、明白的生活化语言,述说正念运用的方法、态度和原则。这些原则和方法,放在医疗界的实验窒,则是疗愈身心疾病的良药。本书,实质上是作者个人用心深入日常生活,不断地探讨、实践佛教正念的精华。 乔·卡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韩非子还原,下编为韩非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作者对《韩非子》的文本做了全息的考证与阐释,尝试对韩非子及其书的一些未解之谜进行探究与破解。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一是《造像量度經》的標點本,本經是說明佛教造像法度的經典,原屬藏傳佛教系統,自清代漢譯後,對漢化佛教的造像規格產生相當的影響;二是南宋《重編諸天傳》的標點本,《重编諸天傳》主要論述天台宗伽藍安置的“二十諸天”之由來和事缘,並依《金光明懺法》等經典定其列位座次;三是《解說》,介紹了漢傳佛寺的佈局和結構,以及佛教諸神的淵源流變;四是《密教印圖集》,揭示了佛教手印的內涵,可收按圖索驥之效。
本书是一部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中国经学,假使我们慎重点说,上追到西汉初年为止,也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中,经部书籍,因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关系,只就量说,也可以配得说“汗牛充栋。”不说别的,我们只要一看纳兰性德汇刊的通志堂经解,阮元、王先谦汇刊的正、续清经解,也几乎覴你目眩;至若列举朱彝尊经义考的书目,那真所谓“更仆难数”了。但是,假覴我们能够应用史学家处置史料的手段,这许多繁重的著作,也不过可以归纳为派,所谓“经学的三派”。这派都显然自有它的立志和特色,可称为一、“西汉今文学”二、“东汉古文学”,三、“宋学”。 本书是部完整的中国经学史。在书中,皮锡瑞以今文经举作为经学的正宗源头,在经学发展各时期的叙述中,以今文经学在各个时期舶发展为依归而进行判别。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分别论述经学在各个历
本書以版本的不同,把《大般涅槃經》的異文分為兩部分來談:一是敦煌寫本中的異文,這類異文主要是文字學意義上的,主要研究其類型、成因及意義;二是傳世刻本中的異文,這類異文主要是校勘學意義上的,主要以《大正藏》為材料,通過調查和比勘南北兩本《大般涅槃經》之間的異文,考察南、北本《大般涅槃經》在語言上的差異。
永嘉禅是唐朝高僧永嘉大师所实践证悟和弘扬,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的禅法。永嘉禅集中了如来清净禅和南宗顿悟禅的特点,使教理的学习能够落实在观心实践当中,也能够使顿悟自心的禅法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出来。此法有理路可依循,此道无踪迹可执著。廓然透彻,万法皆显。 本书共分两编:上编为《止观入门》,共分十三章,系统介绍了天台止观的基础训练和世间禅法的禅修境界,有助于学人依理观修,层层递进,体验安心,练习禅定,了解平凡生命内在境界的丰富多彩。下编为《禅修要义》,共分十一章,按照明代幽溪传灯大师重编的《永嘉禅宗集》整合原著和修行次第的需要,从修行入门、发心学习,落实于自己身心之中,明了学佛的次第,了解佛法的权巧方便和究竟真实之法,再详细介绍了大乘佛法的禅修理论和方法,最后叙述了观心证悟的
在庄子“得鱼而忘筌”的书写要求下,本书按照庄子的三言(重言-寓言-卮言)来回应庄子的思想,因而这里的写作有着庄子式的虚拟对话,有着汉代墓葬文物上云纹般的密写术,有着中国书法绘画的心印,有着对柏拉图、《》、维特根斯坦以及海德洛尔的戏仿与改写,有着对文学与哲学、文字与图像、经典文本解释与个体生命事件之间交错的双重解构式书写,这是创发的解释和变异的书写。作为一部思想严格的哲学书,从“ 余”这个词出发,作者揭示了汉语思想与中国文化生命的秘密:总是通过留有“余地”以及对“剩余生命”的征用来滋生生活世界的幻像。而面对我们这个时代“无余”的境况,作者把“余”这个抽象的概念生命化与个体化,“余”即最为善化的“鱼“,也可以变异为任何的可能事物,直到变异为西方神论中被拯救的“剩余者”与“弥赛亚”的
这本书是笔者对当前外概括思维研究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创新,并结合语言和思维的特点进行创造的结晶,是本关于概括力培育的书。 《概括的力量》将给你一根思考的拐杖,引导你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你在读这本书时,要自己动脑,甚至要有和作者PK的精神。真正的科学之路,也就是在怀疑中不断往前延伸的。 不管你是在校学生还是教师,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思维的冲击,带给你思维的力量!
本书着力从现象学美学的方法论特征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以及他们在艺术、审美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行文流畅,思路缜密,时有新解,为一本具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本书是目前部对现象学美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全书把现象学美学在方法论方面的贡献作为全书研究的重心,并且贯穿始终。作者一方面关注各个现象学美学家在思想上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通过比较揭示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并且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各家学说的明确判断和独立主张,进而使全书具有了宏观的理论视野和较强的历史感。
本书的内容,属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道学”与“心学”的考论研究。“道学”与“心学”是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居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宋明哲学思想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集。内容包括对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道学”与“心学”的考论研究、文献史料考证及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