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红利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日本经验的启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273080)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背景,围绕当前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系统介绍日本医改制度变迁及其社会治理的典型经验,采用新制度经济学及比较制度研究方法,阐述了我国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降低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等医疗浪费、实施保健预防策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挑战、改善和谐医患关系以及激发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五大可释放的医改红利及可“挖掘”的巨大潜力空间。并针对性提出了大部制改革、以医疗保障制度为主线的医疗与医药联动协同发展、激活和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的释放我国医改红利的宏观和具体的策略建议。
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海洋酸化,土壤退化、森林毁坏、水体污染,垃圾围城、雾霾绕城、噪声扰城……另一个世界可能吗?生态社会主义者直言:“要么生态社会主义,要么野蛮状态。”本书全面评述了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四大论题: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生态辩护、对“时代”的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未来社会图景的设想及其实现。
春运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春运见证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不足与不公现象。周莹编著的《铁路春运之殇(不足与不公现象管窥)》运用制度主义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视角,从我国春运的历史背景、现实境况以及制度体系出发,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春运有关的组织者、购票者、倒票者等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群的访谈以及大量的文献分析,从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结构性困境、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探索在制度变革进程中如何有效整合利益格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公共资源的分配正义,以保障个体权利、实现社会公正。
中国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合理利用与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与冲突已成为制约良性农村发展和治理的主要瓶颈。严格界定土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和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已成为相关土地管理制度改善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如何让农民具有更充分的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参与权以进一步保障他们的权益还尚未在学术界得到深入的探讨。《中国农地征用问题研究:治理、地方实践与国际经验》从多元角度剖析了主要的经济、社会、体制和法律政策层面上的制约制度完善的因素和相关理论问题,并使用大量的案例介绍中国各地农地征用的主要形式、做法、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它又进一步地展示了“中国农地征用与治理:参与式学习与实践”项目所开发的参与式农地征用的管理办法及在地方试点的运用
本书为“国外养老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比较研究,老年人经济保障比较研究,国外长期照料体系比较研究,国际老年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亚太地区为老社会服务政策比较研究等。本书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成果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该论著以其领域创新和观点创新为特色,堪称城市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深度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史料相结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对近代中国衰落城市进行了、科学的剖析,是一都观点新颖、结构完整、论述有力的著作,使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进入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阶段。
《指尖集》作者长期负责规划国家经济发展和实施重大工程的工作,亲历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的谈判,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反映出作者对国家经济发展、能源布局、重大工程、重大技术装备、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思考、决策和人文情怀;作者的随笔、散文、诗歌以广阔的视野将壮丽河山、历史人文的赞美抒怀与祖国重大建设工程紧密相连,既有知识性,也有可读性,充满了对国家、职责、事业的热忱与忠诚。《指尖集》读者可高视角从中了解国家的决策、外交、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外文翻译等多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