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平台劳动的人类学民族志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在19个城市历时7年的田野调查,作者带着行动主义的热情,记录下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关注到平台从对劳动者本身的控制转向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的关键转变,提出了 过渡劳动 这一颇具解释力的劳动概念,反映出劳动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切。书中深入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 如今,平台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外卖、家政、物流、打车等数字平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依附平台的零工劳动者。本书在对骑手零工进行记录反思的同时,相信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经验和勇气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思想的年代:对话维也纳的艺术、思想与科学(1900年至今)》是一本探究思维奥秘的文化心理学著作,融合了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神经科学与大脑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作者基于奥地利维也纳自20世纪初在科学、医学、思想及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们掀起的一场承前启后的革新运动,探究科学、艺术与心理的相互影响,向我们揭示了应如何思考人的内心 我们的意识、潜意识、情感以及心理和大脑是如何产生与艺术的联系。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之都,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这里的沙龙中展开思想碰撞,从而引发了心理学、脑科学、文学以及艺术领域的持续而影响深远的变革突破。作者带领读者追溯 维也纳1900 时代留下的种种印迹,认识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剖析我们应该怎样去看、怎样去想、怎样去感知、怎样去体会和创造艺术作品,乃至触发我们的创造力。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与此同时,宗教改革试图将巫术从中教会仪式中剥离出来,科学家也不断发现解释万物的全新理论。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和审慎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早期现代人类的心智,向我们展示科学和理性如何同古老的信仰体系争夺关于世界的解释权,而基督教又如何跟随大众心智的启蒙,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
《稻作渔猎文明 从长江文明到弥生文化》共分四个部分,包括稻作渔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旱作畜牧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日本为什么缺少农耕革命、稻作渔捞文明的人类史意义。在动物文明(旱作畜牧文明)与植物文明(稻作渔猎文明)的对比中对文明史进行再考察,分析日本为何没有农耕革命。后得出结论,稻作渔捞文明可以拯救地球与人类,稻作渔猎文明价值的再发现与保护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不需要其他东西,只要世界上有美丽的大地、森林、水和生物存在,我们就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构成 生命文明 之根本的思想,其源头则存在于稻作渔猎民的生活方式之中。在地球上让所有生灵都能绽放生命的辉煌,这一点正是稻作渔猎文明及其延长线上的 生命文明 所期待的。
古文字学家许进雄教授解读古文字的入门书,用文字的演变和考古学上的证据来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轨迹、动态的演化过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是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中某些基础命题的介绍。这些命题包括世界观的概念、科学方法和推理、真理、证据、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之间的对比、可证伪性以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第二部分探讨了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并关注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哲学性/概念性命题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部分介绍了新近的发现和发展,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相对论、量子理论和演化论。
从立国之日起,马来西亚的民族国家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在一个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众多族群构成的国家里,马来人主导的政府极力想用 马来民族主义 来规范民族国家的建构,但遭到华人和印度人等不同程度的抵制。正是因为在民族国家建构中存在马来人和华人以及印度人之间的族群博弈,马来人主导的政府才对华人和印度人的各种诉求给予一定的回应。本书在对民族、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建构等概念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对东姑 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族群博弈、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的成效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为日后民族国家建构诸问题的研究有所助力。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以中央王朝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关系为叙述框架,以清代以降清水江北岸发生在瑶白、彦洞一系列的婚俗改革事件为切入点,力图在具体的现实与历史环境中,对清水江流域社会的权力阶序及其区域结构之变迁进行探讨。 首先,本文以清初瑶白与彦洞 破姓开亲 与权力阶序的重建问题为起点,探讨地方社会婚俗变革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并对姑舅表婚的实质发表一些新的看法。其次,以清中期 咸同兵燹 与光绪年间的 定俗垂后 事件为讨论对象,探讨瑶白与彦洞两寨在 苗民 起义失败之后,面对来自中央王朝与周边侗家、汉人的压力,他们作出何种反应,并通过婚姻改革又如何调整既有的权力阶序及其人群关系。本章试图揭示的是:一方面,地方社会的权力阶序及其人群边界实践在这次事件中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 舅公礼 、 还
在不同文化中,儿童是如何被养育成人的?儿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又给家庭和社区的结构带来何种改变?《童年人类学》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作者戴维·兰西认为,我们那些关于儿童的习以为常的认识都是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 戴维·兰西通过收集来自多个研究领域的证据证明: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婴儿被认为是珍贵的、天真的、非常可爱的“小天使”;但是,也有其他的一些社会认为,婴儿是不受欢迎的、给人添麻烦的“调换儿”,或者是被需要的、实际上却被商品化的“财产”。人类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形态的童年,每一种童年都深受其所处文化的影响。 本书研究了家庭结构与生殖现象、家庭或社区中的儿童照顾者的概况、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待遇、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学校教育,以及儿童向成年过渡等方面的
在不同文化中,儿童是如何被养育成人的?儿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又给家庭和社区的结构带来何种改变?《童年人类学》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作者戴维·兰西认为,我们那些关于儿童的习以为常的认识都是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 戴维·兰西通过收集来自多个研究领域的证据证明: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婴儿被认为是珍贵的、天真的、非常可爱的“小天使”;但是,也有其他的一些社会认为,婴儿是不受欢迎的、给人添麻烦的“调换儿”,或者是被需要的、实际上却被商品化的“财产”。人类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形态的童年,每一种童年都深受其所处文化的影响。 本书研究了家庭结构与生殖现象、家庭或社区中的儿童照顾者的概况、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待遇、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学校教育,以及儿童向成年过渡等方面的
本书以中国腹心地区考古出土古代人类骨骼遗存为核心,通过对旧石器时代以来古代人群颅骨等遗传表型特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古代人群演化、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宏观阐述,对“中国人”“华夏民族”“汉族”“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人群生物学视角的探讨。 本书可供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者和文物考古爱好者参考使用。
心理文化学是从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学问。本书是采用心理文化学视角研究日本人、日本国的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梳理了 日本论 的学术脉络,明确了心理文化学的学术定位;中编围绕日本人的 基本人际状态 的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是在心理文化学视角下对日本人在人类 生存谱 上的定位;下编是对日本国家行为的分析,阐述了心理文化学对日本国家和国家行为的认识。这三个部分涵盖了心理文化学视角下日本人和日本国家研究的主要方面,整体上呈现出心理文化学学术体系的样貌,是心理文化学在研究国家行为方面的一个应用。
《北方民族志景观 北极民族视角》是一部研究北极民族志景观保护的人类学著作。它从国家法规层面对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关于民族志景观的官方保护措施和管理系统进行了人类学意义上的释读,对北极国家的有关政府机构及研究机构所施行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本书通过对公园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的地域性民族志景观项目的分析,既揭示了被国家政策忽略的各种现实问题,又从地区角度分析了多年来当地机构所积累的民族志景观研究的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资源,将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纲领和方针付诸于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情相结合而开创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新道路,基本确立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各少数民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个 黄金时代 。本书对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盘点,认真总结和吸取该时期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这对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本书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自上而下串联多民族的灌溉水资源/水系为主要抓手,以水资源的支配活动为切入点,描述梯田稻作生计空间内多民族的个体性(以族群/村寨为单位)和群体性(多民族多灌溉单位)联合灌溉行为,进而探讨梯田农耕社会中超越民族、文化、信仰边界,突破资源配置冲突,达到一致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平衡式发展的内生逻辑,同时关注促成梯田农耕社会 协商一致 和谐发展的外部性影响因素。
《技术与时间》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所著《技术与时间》系列前三卷之合集,系作者在德里达指导下,积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而成的鸿篇巨著,开创了当代技术和时间哲学的一个新方向,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并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人类原有的特定记忆、种族记忆及个体记忆逐渐为新生的机器记忆所取代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也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广义上的“存在”所造成的影响。
古文字学家许进雄教授解读古文字的入门书,用文字的演变和考古学上的证据来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轨迹、动态的演化过程。
本书作者2011年到2017年四赴南非,遍及南非九省及主要城乡地区,走访社区、大学、乡村、教堂,搜集种族与族群关系的一手资料,对南非社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参考了大量中外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围绕南非种族与族群形成、隔离、融合、发展这条主线,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对南非多种族、多族群社会的形成,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去除,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种族与族群关系等进行了研究。 本书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南非种族与族群关系变迁研究)成果,成果鉴定为 优秀 。
本书以中国腹心地区考古出土古代人类骨骼遗存为核心,通过对旧石器时代以来古代人群颅骨等遗传表型特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古代人群演化、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宏观阐述,对“中国人”“华夏民族”“汉族”“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人群生物学视角的探讨。 本书可供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者和文物考古爱好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