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媒介研究存在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新旧媒介之间存在一道明显的分野,旧媒介将被彻底并入新媒介的轨道,此为媒介的断裂史观;另一派承认数字媒介对于数字社会的特别意义,但更倾向于看到历史的延续,指出新旧媒介互为交织的复杂性,此为媒介的延续史观。 旧媒介着重于对内容的投资和创造,其主要特点包括:由媒体机构生产权威的新闻报道,有固定的文本,吸纳精英作者与人才。新媒介则处处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媒体机构的特权正在消失,网络平台成为主导;文本表现出动态性与交互性;人人都是媒介的出口,置身于一个庞然的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然而我们不能以简单的二分法来认识媒介的变化。 媒介思想家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 我们透过后视镜观看现在,我们倒退着走向未来。 只有通过回顾过去数个世纪的媒介技术爆炸,才能看
本辞典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涵盖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成果,由全国26 家高校和研究所、近200 名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员参与撰写,学科基础知识和学术前沿成果并重,学科框架完整,知识体系完备。索引有词条标题汉语拼音索引和词条外文标题索引,以利读者检索。可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从业人员、教学和研究人员、学生和大众读者的查阅和参考工具。 内容有十四部分,正文分为13部分,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伦理与法、新闻传播业务、传播媒介经济学、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件、新闻传播界人物、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管理机构与组织、新闻传播奖项、网络传播技术。共收入词条6811条,计220万字。词条采用分类编排法,按词条内容划分类别,据以编排。 附录有传播学谱系图、世界新闻
本书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的思路,全面厘清管理脉络,创建了符合东莞图书馆发展特色的制度框架体系,为东莞图书馆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南,进一步促进了业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原则上,延续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思路,并重点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制度体系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制度规范行为;结构上,全面、完整,从组织文化到行政管理再到业务规范,全方位涉及,并自成体系;时效性上,反映了东莞图书馆管理规范的研究成果,紧贴实际,并与国际上通行的绩效管理与评估接轨,具有前瞻性。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互动表达与表露)》从“人际互动与印象管理”、“意见表达与社会信任”、“自我表露与隐私风险”三个视角对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行探讨,内容涉及“印象管理与自我监控、人际建构与关系调控、政治效能感与意见表达、媒体信任与隐私感知、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等。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或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定量方法,或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定性方法;在统计方法中,运用了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互动表达与表露)》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专业的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传媒从业人员的自学与进修读物,对社交媒体有兴趣的研究者亦可参阅。
对博物馆而言,以观众为中心的路径转向意味着什么?面对不同年龄、认同和社会阶级的广泛观众群,博物馆应该如何建立相关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博物馆应该简化他们的工作吗?博物馆内部需要作出何种应对?在克雷斯基金会的资助下,彼特·萨米斯和米米·迈克尔森对当时认可的、以观众为中心的十家藏品立本的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博物馆进行了数年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上述问题。这本书:介绍为广泛观众群提供可及性的重要机构;分析这些机构认同与民主的内部斗争;采取个案研究、员工访谈、信息导读等方法向博物馆专业人员阐明如何在藏品立本的机构践行以观众为中心的路径。
该书上篇以问答形式讲述了校对基础知识,对于现代校对如图书在版编目(CIP),电脑校对软件、磁盘稿校对等问题,都作了详尽的解答。下编汇集了不同类型容易互错的字,经常用混的词,以及误用成语的实例,并释义辨析,以提高辨错能力。这是校对人员必须掌握的规范使用字词的基本功。书后收集录有新版《简化字总表》、《批异体字整理表》、《批异形词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等国家标准,以及各种字体、字号、主要科技符号表等,可供校对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重娶的议题,本书昭示,一旦突破了寻求“内部”规律的“去政治化”窠臼,传播研究将释放出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问题的巨大潜力。在这个意义上,这部著作既剖析了媒介景观背后的权力结构.也挑战了当下传播研究的典型知识症侯。
本书是通过照片记录新时代的纪实作品,透过百姓视角,以点带面、全景式展现新时代以来的辉煌历程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英姿和精神面貌。以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生动深入理解新时代以来恢弘壮丽的伟大历程,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动的精神力量。本书图文并茂,每幅照片辅以精炼的解读文字。照片选编要贯彻融通一体、互相衬托的原则,兼具纪实性和艺术性,文字内兼具容知识性和思想性,图文结合既有一定的可读性,又饱含学术性,展现新时代的时代主题。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革命对人的认识活动造成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也正在为认识论研究开辟新走向、带入新范式、提供新动力。本书就信息革命对认识论的新挑战和提出的新问题加以了多维梳理和回应,从认识论的经典视野和知识论的主要论域探析当代认识活动的若干新特征,包括认识对象的技术显现、认识来源的网络获取和认识过程的人机分工、认识方式的算法分型等十个方面,并深入分析由此带来的技术显现的实在性、经验的技术性生成和基于脑机接口的知行合一等认识论研究新拓展,从而借助信息革命的强大驱动,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脑机接口、移动互联网、虚拟实在等信息技术的前沿成就,构绘一幅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图景。
一、《四川报刊五十年集成》收集了1897年至1949年,在四川出版的各种公开、秘密、铅印、石印、油印的报纸、杂志,地域范围以现今的行政区划为准,但重庆市1997年才成为直辖市,故仍在范围之内。另外还包括四川籍人士在四川以外的地方办的报纸、杂志。 二、按照四川报刊发展的不同时期分成九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前有一简短概述。每一阶段出版的报刊,依创刊时间先后,按年、月、日顺序排列。创刊时间无法确定,而又只存一期的,即按这一期的出版时间排列。只知申请登记时间,不详出版与否,或不详创刊时间的,均按申请时间排列。 三、书前列编年目录,书后附拼音检索目录。编年目录中,报刊名称后标明出版地。只知创刊年,不知月份或日期的,排在该年或某月的最后面。拼音检索目录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报刊名称字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