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科学科会聚计划丛书之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以大众传媒业为基础的传统新闻业受到了新的冲击:新闻业笼罩在高度不确定的危机中,去工业化、去仪式化、去权威化等新情境缠绕在新闻业的具体实践中。本书探究数字新闻认识论,针对数字时代新闻业如何重新确立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解析数字时代新闻业如何重新确立在知识生产中的合理性、权威性、合法性与独特性。而后关注数字时代新闻业的边界问题,探究数字新闻运作的内在逻辑与机制,智能算法下新闻传播的生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新闻客观性理念的挑战等。
《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的56个作家共同完成,全书有642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 任意门 ,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 《642件可写的事:关于你的一切》 在这本小巧的口袋书中,共有642个关于所爱之人的问题。比如,对方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方洗澡时喜欢唱的歌,对方给你讲过的笑话,你们一起去过的地方,一起做过的疯狂的事 思考
女性报刊史,尤其上海女性报刊史,是此前学人较少涉猎的学术领域。《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全面描画、探究了清末和民国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历史。纵向上,分为清末时期(1898-1911)、民国初期(1912-1918)、五四时期(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1928-1937)、战乱时期(1937-1949)五个历史阶段。横向上,对各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案例等进行研究。并深入探索典型女性报刊的办刊缘起、读者定位、采编特色、主要报人、经营管理和传播效果。研究发现,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和历史贡献、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 全国妇女报刊的发展。
"信息过载时代,企业及品牌要想在沸反盈天的舆论场中脱颖而出,就要靠出圈的力量,这样才有更大的可能面向大众,赢得更广泛的注意力。那么,到底靠什么才能出圈?有无规律可循?知名品牌专家韩立勇将在这本书中为你
本书的出版本身即是一条新闻,因为这是迄今第一本个人的一版头条新闻集。书中选收了江永红发表于解放军报的1OO篇部队新闻.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蓝军司令”》、《孙铁锤传奇》、《老山有个孙干事》、《给你一个好心情》等。本书每篇作品之后附有作者的写作体会,读之既可知其然,又可知其所以然。新闻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从例说中受到的启发往往比单纯地看作品或听理论要实际得多,印象深刻得多。从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把我们经常碰到的身边人、身边事变成一版头条的,所以它是一本可操作性很强的新闻写作参考书。
国防科技大学近三年新出版图书,包括“军事高科技知识丛书”系列、“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著作”,及科技类、数理化类、自科类和社类新书。总计上新89余种。
《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6版)(中文版)涉及设计与运营战略的框架、节目与受众研究、与国际辛迪加、电视网黄金时段娱乐节目的设计与运营、公共电视台的节目设计与运营等内容。
本书是一部全面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专著。时间的跨度从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90年代,历时2000余年。内容涉及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新闻漫画、新闻法制、新闻教育、报业经营管理、新闻思想,以及各时期的名记者、名报人活动等新闻事业的各个方面,订正了大量的已出版的新闻史专著中的错误,填补了新闻史研究中的不少空白,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有关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多维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研究(1979-2011)》以媒介生态理论为工具,通过对30多年来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作品(1979—2011)的观察与分析,揭示了美围媒介生态对普利策特稿奖作品的深层影响和制约。这些媒介生态的制约因素包括美国社会文化、市美心理和媒介经济特色等方面。因此,本书主要是从媒介生态的文化、经济等视角对普利策特稿奖作品特点及其深层原因的解读。
本书详细梳理和勾勒了130多年间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的发展历程。该既提供了从1875年本少儿刊物在上海创办的历史线索,也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少儿报刊及其创办者的个案,还介绍和分析了21世纪上海乃至全国少儿报刊的繁荣局面与存在问题。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晰、叙述简洁,是一部研究我国少儿报刊和儿童文学的重要专著。
何微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和新闻思想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重要奠基人。在新闻史上与 北甘南王西北何 之美誉。为了深切缅怀何先生的新闻业绩和教育贡献,追思学习何先生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推进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繁荣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青年新闻传播学人才成长机制的创新和完善,西北政法大学2017年起发起设立 何微新闻奖 。为了分享这些获奖论文参与者的学术智慧,激励新闻传播学青年研究者和研究生继承和发扬何微先生的新闻传播思想和治学精神,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20余篇获奖作品结集成册,以飨渎者。
本书是美国名叫新闻自由委员会或称哈钦斯委员会的团体发表的报告。这一团体接受了当时时代公司的亨利?卢斯的建议和资助,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任,以及这些责任对于形成公众舆论的普遍益处进行了讨论。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这便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事关 发展大局,而且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南水北调2023年新闻精选集》本书主要收集了2023年度各类新闻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报道文稿。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中央媒体报道、行业媒体报道和地方媒体报道。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在2023年度发生的重要及重大事件。 《南水北调2023年新闻精选集》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内容翔实,可供水利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使用。
本书是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影响深远。它超越了以前简单的文化对比研究方式,将跨文化研究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人们开始关注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两位作者还引入了文化差异纬度这一概念,提出同一国家或民族文化内存在多样性的可能。原书自出版以来已经多次修订,一直广受好评。这次引进的第四版与时俱进,大幅修订原有内容,添加了更多新颖的理论依据,可以帮助读者从多角度理解跨文化交际学,是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不可多得的理论指南。本书内容为英文翻译。
“发现典型,写好典型,树立典型,是党中央机关报的职责所在,是发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的具体体现。”但如何才能将典型写得浩然正气,富于感染力,又不刻意拔高,而是个性鲜明,真实可信?为此,人民日报地方部(记者部)专门建立了研讨机制,针对具体选题和稿件,仁者见仁,各抒己见,以求更好。每周有周评,每月有月评,经年累月,竟成传统,于是,便有了“把多年来地方部在人物通讯采写实战中总结出的那些宝贵经验汇总起来”的想法,“让人手握一卷,胸罗百策”,可以“互相参照,相得益彰,极大增值”。本书旨在分享经验,同时探讨人物通讯采编之业务。为利于观点阐释并方便阅读,各篇研讨文章均附相关见报稿件。“选编时,侧重于近两年地方部、地方分社的新成果,另收部分记者部前辈的‘旧文’,虽时光稍久,但仍不失
本书主要以湖南广电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从规制、生产、消费及文化认同的维度,论证和说明了自市场化改革以来,作为主流媒体的湖南广电是如何发展出一套以娱乐性为突出特点的大众文化生产机制,及其如何在既有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