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盗猎者 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反对将粉丝看做愚昧、盲目的 文化白痴 ,而是将电视粉丝看作是在节目方式上的主动的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是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文化的游猎式的文本盗猎者,是勇于争夺文化权力的斗士。电视粉丝热衷于对媒介文本进行各种自主性的符号阐释,并且从大众文化资源中盗取零散的片段,进行拼贴重组。本书从一个知情人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从电视粉丝中收集的生动事例,具体分析了《布莱克斯七号》《异型国度》《美女与野兽》《双峰》等电视节目,对粉丝群体进行了一次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主的叙述和考察,重点关注其社会机制、文化实践以及与大众媒体和资本主义消费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书是昆汀 塔伦蒂诺导演电影生涯的全景回顾集。以270多张拍摄实景图和精彩剧照还原了昆汀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在设计上充满了 昆汀 塔伦蒂诺 式的视觉冲击力。从导演的处女作短片《我最好朋友的生日》(1987)开始,到《八恶人》(2015),作者肖恩对塔伦蒂诺的每一部电影进行探索,将采访笔记、人物访谈、辛辣影评无缝结合,为读者揭示了潜伏在荧幕后面的故事、创作思路、困难和障碍,深入天才导演本人的电影理念和工作轨迹。书中充满有趣的细节,比如导演是如何带着满满一箱的犯罪小说,关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间小公寓里写下《低俗小说》的第一稿 此外,本书的尾声还列出导演的 未完成的创意 ,这些创意读起来比已完成的作品还有趣。相信这会是一部让昆汀迷大呼过瘾的有趣读物!
本书以 行动 媒介 结构 为分析框架,从 web3.0以降媒介全面切入社会生活微观、 中观和宏观全领域的语境背景出发,系统梳理了媒介社会学的议题、理论与方法。 在回顾媒 介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思想理论资源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以吉登斯、布尔迪厄为代表的宏观理 论资源和以布洛维、格兰诺维特、桑斯坦为代表的中观理论资源在媒介社会学议题上的适用 性。 然后以结构 行动、宏观 微观谱系为横坐标,以 web1.0~web3.0媒介发展为纵坐 标,从媒介、体制与政治,媒介工业与受众,媒介表征/再现,数字技术、自我和社会四个议题 进行了媒介社会学研究案例导读。 最后介绍了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在媒介研究议题上的 应用和谱系,并就大数据代表的 界面 研究方法对未来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式的挑战进行 了梳理解读。
您为什么要拍电影? 我喜欢电影,很喜欢。 本书首次汇集了杜拉斯以《印度之歌》为代表的14部电影手记、访谈录及3篇随笔。 此前,这些文稿和访谈录难以获取,也从未发表和出版。 杜拉斯一如既往用破碎、绝望但炽热的语言,展现了在电影拍摄的当时当刻,对世界、电影和写作等艺术的思考。 她金句频出,闪耀着智性的光辉,尽显天才的灵光,令人心折。 她用电影延伸了写作。
本书系统讲解了影视配音艺术的界定和分类,电视纪录片解说、广告配音、电视栏目配音、影视剧人物配音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规律,还通过示例分析详细讲解了影视配音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并附有多篇稿件供学习者练习使用。修订后的第2版,在理论阐述上更趋完善,对训练稿件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本书注重理论框架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与《影视配音实用教程》配合使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开展实践训练。本书适合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艺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影视配音从业者、广大影视配音艺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本书是“影视配音艺术”的系统规范的教材,2007年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上百所高校的相关专业选为教材,并获得学术著作奖、教学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本书基于电影伦理学的全新学科立场,对青春电影中的道德价值加以审视,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青春电影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年群体的影响。本书既对青春电影的伦理叙事特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历史变迁进行了整体研究,又对都市青春爱情电影、校园青春爱情电影等突出的青春电影类型及其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入阐释,力求在传统美德、现代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语境中重构青春电影的现代道德价值体系。当前,在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本书对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道德审视和伦理建构,对于引导青春电影的价值走向,重建具有时代精神、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和审美旨趣的青春电影创作理念,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 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 童年 ;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 童年 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 童年 逐渐消逝。 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专精于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层面,对采、写、编、拍、说等进行更深入的讲解,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将业务操作、规范和技巧讲清说透,兼有理论解释力和操作实用性。鉴于新媒体或新技术语境下广播、电视业务操作的新变化,本书专设两章分析互联网音频与网络视频这两类与广播电视关系密切的网络衍生品,重点讲解传统广播、传统电视如何与新媒体进行业务融合,在具体的采编播实践中做出适应性改变。
《〈全国新闻〉:电视与受众研究》一书首次将戴维 莫利和夏洛特 布伦斯顿所著的两部经典文献《日常电视:全国新闻》与《全国新闻:受众研究》共同编纂成册出版。作为对英国广播公司(BBC)时政新闻电视杂志《全国新闻》节目的研究成果,上述两部研究报告分别在1978年和1980年正式出版,并且在研究中创新性地实现了 文本分析 和 受众研究 的有效结合。 在为此研究项目而写的一篇专题性引言中,莫利和布伦斯顿阐明了两部研究报告的产生因由,并回溯了《全国新闻》节目的研究历史轨迹。该项目具体研究方案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负责实施,莫利和布伦斯顿详细叙述了该研究计划的内外部过程,并对媒介研究和受众分析理论的发展流变进行了阐述。 在两部经典文献之后,本书收录了《日常电视:全国新闻》与《全国新闻:受众研究》的再版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本书将电视访谈节目分为人物类访谈、事件类访谈和话题类访谈,分别探讨了这三大类访谈的进一步分类、价值要素和对主持人的个性化要求.总结了电视访谈的一般规律、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能力建设和在节目运作中的整合策划,展望了新媒体语境下访谈节目主持的发展趋势。
本教材是作者结合多年广播剧编导工作实践,针对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而编写的。本教材系统地整理了从事广播剧创作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技能技巧,分"广播剧的由来与基本特征""广播剧创作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广播剧文本创作的核心要素""广播剧文本原创与改编的基本要领""广播剧导演的素养与职责""广播剧导演工作的实施"六个板块,结合大量广播剧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理论与应用并重,旨在培养学习者独立创作、改编、导演广播剧的能力,适合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教学和研究使用。
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的二十周年版将这部现已成经典的文本带入新一代,继续启发对粉丝圈、参与式文化、流行消费和媒体理论有兴趣的年轻学生。这一经典之作的新版本中还包括苏珊·斯科特对詹金斯的一篇采访,以及路易莎·斯特恩写的教学和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将消费资本主义、文类、社会性别、性相、阐释等多重方面和粉丝文化结合起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