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
    •   ( 579 条评论 )
    • 主编童兵, 陈绚 /2014-09-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本辞典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涵盖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成果,由全国26 家高校和研究所、近200 名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员参与撰写,学科基础知识和学术前沿成果并重,学科框架完整,知识体系完备。索引有词条标题汉语拼音索引和词条外文标题索引,以利读者检索。可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从业人员、教学和研究人员、学生和大众读者的查阅和参考工具。 内容有十四部分,正文分为13部分,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伦理与法、新闻传播业务、传播媒介经济学、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件、新闻传播界人物、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管理机构与组织、新闻传播奖项、网络传播技术。共收入词条6811条,计220万字。词条采用分类编排法,按词条内容划分类别,据以编排。 附录有传播学谱系图、世界新闻

    • ¥157.5 ¥280 折扣:5.6折
    • 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与传播研究(全八卷)
    •   ( 53 条评论 )
    • 王建华 /2020-09-2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与传播研究是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双一流大学项目 北京多模态文化国际传播与人工智能译述系统开发 的结项成果,一共八个分册,包括多模态影视翻译理论、多模态戏曲翻译理论、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多模态认知与文化传播、北京戏剧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北京历史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北京建筑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和北京民俗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

    • ¥274.5 ¥488 折扣:5.6折
    •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电影卷
    •   ( 5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24-03-25/ 南京大学
    • 本书稿是 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之一,在现代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决定着媒介的形态。因此,在科学技术史学的视野下构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研究框架,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必然选择。新闻摄影技术可以复制现实时空的神奇功能一旦运用于传播领域,即开辟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天地。本卷的主要内容梳理了围绕电影艺术的发展因为传播而强大,传播因为电影艺术的技术历史变迁而发展。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 出版基金。

    • ¥108.4 ¥198 折扣:5.5折
    • 媒介引导与文化传播——山西及部分省区旅游文化传播调查研究
    •   ( 1 条评论 )
    • /2022-12-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稿对媒介传播与旅游文化的关行了深入解读,是当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为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括旅游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旅游文化下的媒介和受众,媒介传播对旅游文化的影响,媒介传播下旅游文化的问题与对策等。作者过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本书稿把解决问题与行业发展困境,当成研究工作的中心,提出了不少创新与拓展的对策,这些建议,对旅游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对我国中部地区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100.2 ¥178 折扣:5.6折
    •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李金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李金铨 /2019-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又强调社会传播分析的辩证性、具体性、互补性和条件性。书中作者试图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赋之以丰富的“文化性”,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境界的交融”;作者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

    • ¥376 ¥759.37 折扣:5折
    • 鲁迅域外百年传播史:1909—2008【正版图书,达额减,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王家平 著 /2009-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专著以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界,把百年来国外鲁迅译介和研究的历史分作“冷战前时期”、“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来叙述;同时,根据20世纪国际地缘政治的基本格局,把译介、研究鲁迅的国家分作“日本及其他远东国家”、“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美国、西欧等国家”,以及这3大国家体系之外的“亚、非、拉国家”4个群落来考察。这样,就在纵的历史(时间)维度和横的空间维度内,建构起了一个阐释国外鲁迅译介、研究历史和现状的整体框架。

    • ¥220.83 ¥451.66 折扣:4.9折
    • 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的新实践 (美)彼得·萨米斯(Peter Samis),(美)米米·迈 科学出版社【售后无忧】
    •   ( 1 条评论 )
    • (美)彼得·萨米斯(Peter Samis),(美)米米·迈 /2018-11-01/ 科学出版社
    • 对博物馆而言,以观众为中心的路径转向意味着什么?面对不同年龄、认同和社会阶级的广泛观众群,博物馆应该如何建立相关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博物馆应该简化他们的工作吗?博物馆内部需要作出何种应对?在克雷斯基金会的资助下,彼特·萨米斯和米米·迈克尔森对当时认可的、以观众为中心的十家藏品立本的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博物馆进行了数年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上述问题。这本书:介绍为广泛观众群提供可及性的重要机构;分析这些机构认同与民主的内部斗争;采取个案研究、员工访谈、信息导读等方法向博物馆专业人员阐明如何在藏品立本的机构践行以观众为中心的路径。

    • ¥169.49 ¥348.98 折扣:4.9折
    • 大众媒介与社会 (英)库兰 ,杨击 华夏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英)库兰 ,杨击 /2006-06-01/ 华夏出版社
    • 本书的前身《大众媒介与社会》在1977年出版之时,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媒介研究向高峰攀登的时候,我们从编撰者的出发点就可以看到,当年英国媒介研究当中的马克思主义者有多么自信。还有一件旗帜鲜明的事情,就是要抵制美国在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后者的知识生产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些“捉襟见肘的共识”,一些“无穷尽的、非结论性的‘效果’研究”,与“欧洲知识思想多样性的论辩”是不能比拟的。 全书的基本结构和主题仍然沿袭了原教材的面貌,无论是作为教材还是作为学术著作,对学生和研究者来说都有着很好的延续性。当然,教材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对媒介生态整体把握的问题设置和论述框架完全突破了过去的模式。 不论是立场还是方法论上出现了什么变化,事实证明,本书的作者们抓到了媒介活动的重要性和实质性——作为一种日

    • ¥169.49 ¥348.98 折扣:4.9折
    • 正版! 揣测与媒介, 9787305124778, 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德]鲍里斯·格罗伊斯,张一兵,周宪,周晓红,张芸,刘振 /2014-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当今的艺术往往以揣测为源:艺术展现的只是日常的表象,人们总在琢磨其背后隐匿的秘密。只有某种诡谲的、色彩斑斓的画面才会唤起我们的注意。《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媒介文化系列·揣测与媒介:媒介体现象学》中向我们解释了揣测怎样在不同的媒介中起作用,以及为什么自马勒维奇与杜尚以来,人们总是在为“现代艺术中究竟何为艺术,何为俗物”这类问题争论不休。 艺术是值得人们去揣测的东西,就好比将一把铲雪锹或者一小撮米放在博物馆中一件广受认可的艺术品旁边,任由人们去讨论,这就会引起揣测。这类争论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可能为在物质上有限的艺术作品开启了一个潜在的可以无限反思的空间。通过《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媒介文化系列·揣测与媒介:媒介体现象学》作者论证了艺术与媒介间广泛的现象学,同时也把其先前一本著作《论新

    • ¥133.2 ¥261.4 折扣:5.1折
    • 国际传播理论前沿
    •   ( 2 条评论 )
    • 萨马迪 著,吴飞,黄超 译 /2016-0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靠前传播理论前沿》多方面地评述了靠前传播领域的现状,阐释了理论研究得新方向。这恩书汇聚了有名的学者和学术新秀,突破了现有的框架、方法、路径,在分析和研究方面为传统的方法提供了新的补充。这本跨学科的文集再次探讨了靠前传播领域的核心问题、试图挖掘已有的和新的工具、模型,摸清新的研究议题。由此,这本书勾勒出靠前传播研究的未来。

    • ¥146 ¥293 折扣:5折
    • 【正版】符号中国 隋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2014-0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在漫长的历史中、在庞杂的中国社会中,哪些人物、事物、事件、商品等能够成为最代表中国的符号?同样代表中国,“长城”和“姚明”哪一类符号更具有传播效果?这些有代表性的符号又是如何演变、凸显、传播和被人接受的呢?本书通过对符号意指关系与传播机制的研究,期望能对上述这些问题有所思考和回答。全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对含指项、同构、元语言机制、自然化机制、普遍化机制、引得符号这些在罗兰巴尔特等符号学家那里一闪而过的符号学理论进行明确深入的阐释,探讨复杂的符号传播实践及其背后的本质;实践篇梳理不同语境中象征中国的历史符号的变迁,深刻探究鸦片、东亚病夫、缠足等负面能指符号背后的传播机制,探索如何以强符号传播中国,如何提炼、打造代表中国、传播中国的强符号。全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对含

    • ¥203.58 ¥408.96 折扣:5折
    •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摄影卷
    •   ( 1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24-03-28/ 南京大学
    • 本书稿是 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之一,在现代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决定着媒介的形态。因此,在科学技术史学的视野下构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研究框架,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必然选择。新闻摄影技术可以复制现实时空的神奇功能一旦运用于传播领域,即开辟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天地。本卷的主要内容梳理了围绕新闻摄影因为传播而强大,传播因为新闻摄影而改变的技术历史变迁。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 出版基金。

    • ¥108.4 ¥198 折扣:5.5折
    •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古代卷
    •   ( 1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24-03-30/ 南京大学
    • 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4ZDB129)的研究成果《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7卷)中的一种,作者以中国新闻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及跨学科分析等手段,全面呈现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发展的脉络。本卷本主要对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采、印、发”过程中的几种重要技术(印刷技术、电报技术、交通与新闻等)为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和阐述。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 出版基金。

    • ¥108.4 ¥198 折扣:5.5折
    •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图像卷
    •   ( 1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24-03-18/ 南京大学
    • 本书稿是 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之一,在现代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决定着媒介的形态。因此,在科学技术史学的视野下构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研究框架,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必然选择。新闻摄影技术可以复制现实时空的神奇功能一旦运用于传播领域,即开辟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天地。作者尝试建立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的独特叙述性结构,并努力厘清新闻传播技术与其他传播技术的边界,寻找书写新闻传播技术史的文化架构。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 出版基金。

    • ¥108.4 ¥198 折扣:5.5折
    •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广电卷
    •   ( 2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24-03-01/ 南京大学
    •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宣告了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的新传播时代的来临。本卷共有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明、应用等内容,介绍了电媒介传播新闻的历史,我国各个时期的电媒介技术,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机构,我国广播电视覆盖技术、制播技术、发射技术、接收技术、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等。作者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及跨学科分析等手段,全面呈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技术中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脉络。

    • ¥108.4 ¥198 折扣:5.5折
    •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文字卷
    •   ( 1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24-03-29/ 南京大学
    • 本书稿是 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之一,在现代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决定着媒介的形态。因此,在科学技术史学的视野下构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研究框架,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必然选择。新闻摄影技术可以复制现实时空的神奇功能一旦运用于传播领域,即开辟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天地。作者尝试建立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的独特叙述性结构,并努力厘清新闻传播技术与其他传播技术的边界,寻找书写新闻传播技术史的文化架构。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 出版基金。

    • ¥108.4 ¥198 折扣:5.5折
    • 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的新实践 (美)彼得·萨米斯(Peter Samis) (美)米米·迈 科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美)彼得·萨米斯(Peter Samis),(美)米米·迈 /2018-11-01/ 科学出版社
    • 对博物馆而言,以观众为中心的路径转向意味着什么?面对不同年龄、认同和社会阶级的广泛观众群,博物馆应该如何建立相关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博物馆应该简化他们的工作吗?博物馆内部需要作出何种应对?在克雷斯基金会的资助下,彼特·萨米斯和米米·迈克尔森对当时认可的、以观众为中心的十家藏品立本的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博物馆进行了数年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上述问题。这本书:介绍为广泛观众群提供可及性的重要机构;分析这些机构认同与民主的内部斗争;采取个案研究、员工访谈、信息导读等方法向博物馆专业人员阐明如何在藏品立本的机构践行以观众为中心的路径。

    • ¥169.49 ¥348.98 折扣:4.9折
    • 传者图像 黄旦 复旦大学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黄旦 著 /2005-12-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我国对西方传播或大众传播研究的了解,基本是从“受众”和“效果”开始。关于传播者研究虽然也有一些零星介绍,但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尚付阙如。本书为作者历经多年而成,不仅弥补了这一空缺,而且堪称是一本力作。 该书通过对西方新闻和传播实践以及其研究的深入思考,选择新闻专业主义为一个统一视角,来透视有关传播者的研究及其思想,从而使原本散落在不同层面上的东西,有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纵向上贯通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揭示了西方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和趋势;在横向上,则展示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和广度。这是作者对西方传播者研究历史的独特理解,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新意。

    • ¥166.1 ¥342.2 折扣:4.9折
    • 感官的延伸—新媒体的无障碍传播 李东晓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李东晓 著 /2020-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媒体可及性(accessibility)技术可以为感官功能缺损的用户提供可供替代的技术支持和信息获取方式,从而实现用户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无障碍。传统的媒体可及性研究将视角集中于计算机硬件的技术实现上,对于无障碍内容、用户使用和可及性技术的影响方面缺乏关注,使研究范式以“技术”为中心。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使用户的能动性被激发,技术不再是阻隔残障者与健常人信息获取和使用的屏障,数字技术与多媒体互换技术为无障碍传播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本研究正是对新媒体可及性技术及其传播无障碍实现方面的多维度研究。 本书将分为部分(共七章),从新媒体的可及性技术实现、视听障碍用户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和评价、基于新媒体可及性技术的用户传播行为及影响三个方面,对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无障碍传播问题进行研究。

    • ¥231 ¥469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