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现场与在场.Ⅱ : 2022《三联生活周刊》年度精选集
    •   ( 370 条评论 )
    •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2023-05-16/ 现代出版社
    •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报道内容的精选集。涉及当下热的 元宇宙 概念的解读;将女性从话语场中挖掘出来,展现女性偶像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可能;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探索人物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对中国与世界,年度为精彩而浓缩的记录。 《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长期主义,重返现场的理念,记者在信息喧嚣的时代,感受自己内心安静的强大力量,记录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大众的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观察社会的百态,关心人的性情、情感。同时,他们也借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做的每一篇具体稿子的意义,使之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如此,《三联生活周刊》有雄心逐渐构筑一部视角独特的当代史。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每篇文章后面的 记者手记 及 主编点评 ,解读相关文章的成功之处,体现了《

    • ¥32.7 ¥58 折扣:5.6折
    • 时间地图:集体记忆与过去的社会面貌(第2版)
    •   ( 102 条评论 )
    •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 /2024-01-15/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谁是北美第一批居民?约旦河西岸属于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种族主义者为何对起源或开端如此痴迷?人们为何以祖先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若不深入了解人类如何想象过去,便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伊维塔 泽鲁巴维尔的经典之作《时间地图:集体记忆与过去的社会面貌》将 时间 与 认知 完美结合,对全球各地的例子信手拈来,为读者徐徐展开集体记忆的社会结构,深刻揭示了人类如何构建历史起源、如何将不连续的事件缀合为故事、如何藉由家谱勾连家庭与国家、如何藉由分水岭分隔不同的历史时期,勾勒出一幅关于过去的社会心理地形图。

    • ¥38.3 ¥68 折扣:5.6折
    • 后人类的后真相
    •   ( 252 条评论 )
    • 胡泳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3-02-10/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从不可持续的社会安排到速度加快的风险积累,再到生物、认知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性中的人类境况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后人类主义 和 超人类主义 也许是这条路上突出的两个分支,前者意味着人本主义主题的死亡,而后者试图无限期地放大人类的存在。 与此同时,随着事实的土崩瓦解,人类还面临后真相时代的考验:真相被赋予 次要 的重要性,贬值成为一种毫无价值的残币。我们应该将当下的认知困境视为知识民主化痛苦进程的必然部分,并且相信,既然神殿的祭司们不再控制我们对知识的汲取,我们将比以往更加需要那些批判性思考的技能。

    • ¥49.5 ¥88 折扣:5.6折
    • 社交媒体深渊:批判的互联网文化与否定之力
    •   ( 313 条评论 )
    • 著者:[荷]基尔特·洛文克,译者:苏子滢 /2020-10-05/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社交媒体深渊:批判的互联网文化与否定之力》是基尔特 洛文克(Geert Lovink)写作的 批判性互联网文化系列丛书 的第五本。本书力图描述一种逐渐枯竭的视域:当初互联网的广阔空间正被屈指可数的几个社交媒体软件取代。在这全球性萧条中,谷歌、脸书等技术资讯巨头已不再无辜。现存的管理模式已丧失了其运作所必须的共识。随着网络文化的反对的兴起,曾经强有力的自由主义者的霸权终于遭到挑战,也可能被取代。作者从社交媒体的架构与互联网收益模型出发展开研究,试图触及它们组织化堆栈,并对社交媒体平台在(后)通货紧缩时期建立霸权的情况做了总结。

    • ¥32.7 ¥58 折扣:5.6折
    • 中国媒体融合转型(新闻传播学文库)
    •   ( 171 条评论 )
    • 宋建武 黄淼 陈璐颖 /2022-09-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媒体融合政策在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传统主流媒体自新世纪以来的数字化转型探索进入由顶层设计指导的制度化阶段。自此,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单位围绕 移动优先 一体化发展 融媒体中心建设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等主题展开实践。 在此过程中,主流媒体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具有媒体业务层面的指导意义,更深刻地影响着媒体研究的基础理论更新及热点话题发展。受益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态势,以及国家政府对媒体产业的高度重视,中国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对互联网传播规律的适应性调整及其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为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更新和理论演进贡献了诸多创新案例。 基于以上背景,《中国媒体融合转型》以国家政策体系为指导,以移动传播时代的传播需求为价值参考,面向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的社会角色与历史使

    • ¥33.7 ¥59.8 折扣:5.6折
    • 全球开放互联网的歧途
    •   ( 110 条评论 )
    • 胡泳汉唐阳光 /2023-04-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开放共享、兼容并包,是互联网初被赋予的精神底色,网络成为寄托着人类美好理想与殷切盼望的虚拟新世界。然而,当互联网扩张到几乎无时无处不在,变成了生活本身,关于它的愿景似乎正在破碎。 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日渐明显: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里,虚假新闻与语言暴力泛滥;算法可能增强偏见,且让人陷入系统无法自拔;平台巨头成为网络时代的垄断者,用户隐私沦为牺牲品;全球互联网蜕变为 分裂网 ,形成多个独立运行的 电子集中营 互联网真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吗?所有被技术深刻影响的各方,无论公司、公众,还是监管机构,都需要一场灵魂拷问。

    • ¥43.9 ¥78 折扣:5.6折
    • 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第二版)
    •   ( 156 条评论 )
    •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 /2023-04-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麦克卢汉在后的20年里所撰写的一系列著作,确立了他作为媒介理论家和杰出预言家的世界声誉。他区分 冷 热 媒介,提出 媒介即讯息 地球村 等警语。然而,麦克卢汉的成就绝不仅仅是提出警语。当计算机刚刚诞生之时,他就预见到个人电脑的飞速发展。他预见到互联网将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他了解数字技术的变革,尤其是通信和传播的全球化,他认识到新兴电子世界 瞬即-同步 的性质。 麦克卢汉通常是既语惊四座、风趣幽默,又发人深省。本书搜集了麦克卢汉的未刊稿,含讲演稿和访谈录。这些文稿都根据现场实况录音整理而成,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令人耳目一新。

    • ¥44.5 ¥79 折扣:5.6折
    • 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
    •   ( 420 条评论 )
    • 托马斯·R. 林德洛夫布莱恩·C. 泰勒 著,叶欣李静周翔 译 /2020-09-1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回应性地再现了质性研究在传播学中的历史和范围,以透视的眼光跟踪了新的趋势,并保持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两位作者对这些质性研究和传播问题如何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是非常敏感的,这个环境塑造了后现代社会中学术和知识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本书将传播学视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日益国际化的学术领域,它旨在代表学科的多样性,并对*近趋势的重要性和后果作出明智的判断。

    • ¥38.3 ¥68 折扣:5.6折
    • 传播学遇见福柯:一种新的质询
    •   ( 228 条评论 )
    • 李敬 /2020-08-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本书从 什么是传播 传播中的人是怎样的 传播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等有关传播学的问题发问,来探讨福柯的话语理论、权力论以及规则问题与传播学研究的天然 亲和性 ,同时,亦分析了传播学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对福柯理论取用的片面性甚至误读。本书分别从话语理论、方法论、主体理论、思想史和现代性理论五大方面来探讨福柯理论为传播学研究带来的全新提问方式,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 ¥32.7 ¥58 折扣:5.6折
    • 假新闻:活在后真相的世界里
    •   ( 226 条评论 )
    • [英国]朱塞佩·里瓦Giuseppe Riva)著 何道宽 译 /2023-04-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社交媒体到来以后,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消失了。我们在线上发现的是一个后真相的世界,在那里,刻意编造或扭曲的新闻被用来影响个人的决定。 虚假信息和假新闻有何不同?假新闻的降生和扩散是如何促成的?其技术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是什么?假新闻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假新闻的影响?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研究 网络科学 和 赛博心理学 ,选取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等领域的成果,论述假新闻的语境、成因、效应和对策,解释管制假新闻的机制和举措,论证严密、例证丰富。

    • ¥33.2 ¥59 折扣:5.6折
    • 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与传播为中心
    •   ( 91 条评论 )
    • 战迪 /2021-05-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作为全球通行的流行文化媒介和大众文化产品,电影具有在不动声色间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巨大潜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生产都从未放弃对各自国族风貌的呈现与表达。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亦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从自发到自觉,从民间到政府,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从主旋律题材到商业类型,如今,在全球传播的浪潮下,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样貌已蔚为壮观,色彩丰富。有鉴于此,本研究从 自塑 他塑 与 合塑 的视角出发,立体考察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建构的艺术演进与观念革新,并在话语分析和质化访谈中寻求关于传播效果的科学性认知。

    • ¥49.5 ¥88 折扣:5.6折
    • 节目主持批评学
    •   ( 63 条评论 )
    • 战迪 叶昌前 /2020-01-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节目主持批评是媒介批评宏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各家学人以特定的价值视角和理论立场为依据,对渗透在节目主持工作中的传播主体行为、节目产品、政治经济体制以及传媒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权益、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评介、分析、阐释和判断。 本书立足于学理性批评,提出节目主持批评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分别从节目主持批评的历史观和语境观、节目主持批评的主体观、节目主持批评的多维思想和理论争鸣,融媒体时代节目主持批评的价值取向和书写实践等角度展开探讨,填补了播音主持学科批评理论建设的空白,传达了该学科未来深入探索的种种可能。

    • ¥38.3 ¥68 折扣:5.6折
    • 传播学视域下的四川藏羌彝非遗研究
    •   ( 13 条评论 )
    • 胡畔 /2021-10-26/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在传播学视域下对四川藏羌彝非遗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将四川藏羌彝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纳入传播学的视域,从非遗的本土化传播切入,借鉴西方仪式化传播、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消费社会思想等理论,结合中国传播理论与实践,对四川藏羌彝各民族非遗的历史文化地位、文化特色与重要价值,非遗发展的政策、社会环境、仪式化传播方式与效果、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建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现代传媒语境中大众传播媒介与四川藏羌彝非遗的对接现实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 ¥32.7 ¥58 折扣:5.6折
    • 问麦集
    •   ( 9 条评论 )
    • 何道宽 /2024-01-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麦克卢汉是研究媒介环境学绕不开的学者,然而他的作品晦涩难懂,他的思想浩荡不羁。自1992年翻译出版《理解媒介》以来,何道宽一直致力于麦克卢汉作品的翻译工作与麦克卢汉思想的研究工作。 三十余年来,何道宽撰写四五十篇文章研究麦克卢汉,计四十余万字,本书收录其中精华篇目,既有对这位立体型的大文科巨匠的评传,也有他自己对麦克卢汉学说的解读与延伸。

    • ¥43.9 ¥78 折扣:5.6折
    • 数据新闻:从内容创新到算法革命
    •   ( 14 条评论 )
    • /2023-09-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探讨数据新闻带来的变化入手,聚焦于数据和算法,深入分析数据新闻模式对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价值逻辑、信息规制和公民素养等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探询这种 因时而变 的新型新闻模式如何影响了传播业态、媒体生态和社会形态。本书秉承科学精神,在学理层面对新闻创新和技术实践进行符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阐释和反思,并提出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之道 ,包括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规制、数字伦理与数据素养的尺度和原则等。

    • ¥38.3 ¥68 折扣:5.6折
    • 创新力:中国媒体人的文化实践
    •   ( 170 条评论 )
    • 葛继宏 /2022-03-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中国知名媒体人葛继宏教授十大教科书级案例出发,破解中国媒体人的创新法则,思索和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脉络,坚定弘扬 文化自信 ,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中国媒体人的实践理念、主张、方案,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正文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形成十章。每章以小见大,以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典型案例,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重大影响与价值传承,结合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权威专家评述,分析归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中媒体人的成功经验,突出中国媒体人的创新实践意义,独特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 ¥43.9 ¥78 折扣:5.6折
    • 震惊至死:重温尼尔?波斯曼笔下的美丽新世界
    •   ( 289 条评论 )
    • 兰斯?斯特拉特 /2020-06-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针对21世纪的媒介环境,作者美国传播学家兰斯 斯特拉特重温、继承并发扬尼尔 波斯曼的媒介理论,整合媒介批评和广义的技术批评,思考美国文化里新闻业、政治、宗教和教育的现状,论述文化的未来,评述波斯曼的学术生涯和成就,重温其《娱乐至死:娱乐时代的公共话语》一书。本书可视为《娱乐至死》的姊妹篇,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又一力作,在认识互联网和新媒介方面将产生震撼效应。

    • ¥31 ¥55 折扣:5.6折
    • 说服与国际规范传播
    •   ( 39 条评论 )
    • 黄超 著 /2022-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为什么同一领域内国际规范传播的效果会有不同?为什么有的国际规范传播成功,有的规范却传播失败?本书提出,任何国际规范的传播都不可能在观念真空中进行,都面临着一个 高度竞争 的规范环境,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规范环境中,规范倡导者的说服战略是影响国际规范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本书将规范说服战略细分为框定战略、联系战略和宣传战略三种,并通过对冷战后的国际禁雷规范和国际小武器规范,以及 人道主义干涉 规范和 保护的责任 规范两组案例的比较,对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

    • ¥32.7 ¥58 折扣:5.6折
    • 宣传 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第2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70 条评论 )
    • 刘海龙 /2020-01-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宣传一词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概念的产生、美国20世纪初宣传与民主的争论、俄国革命的宣传观念、纳粹德国的宣传观念、二十世纪后期的新宣传等宣传观念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中国宣传观念的产生、国民党及共产党宣传观念的建立、知识分子与宣传、1949年之后中国宣传观念的变迁等问题。本书以理性中立的笔调,详细描述了二十世纪以来各种宣传观念和话语的交锋,展示了一幅国家与个人、控制与自由、思想与身体等观念相互冲突的全景图像。本书提出的问题值得每个受深宣传影响的中国人思考。本次再版优选的变化是对线性历史观的反思与超越,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调整。

    • ¥37.4 ¥78 折扣:4.8折
    • 媒介仪式与社会再现:三十六载除夕舞台的传播学解读
    •   ( 36 条评论 )
    • 王娟 著 /2019-09-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本书采用内容分析、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为切入,探讨央视春晚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变迁、媒介变革的互动。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历年春晚上千个节目的分析,勾画出春晚发展全貌,及其在节目类型设置、表演者选择、地域传播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探讨在新的社会发展和媒介变迁中,春晚自身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其次,通过历年春晚主题,特别是歌舞类节目主题的分析,探讨春晚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产生的变化,指出春晚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平台,既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再次,本书以个案研究法分析春晚中全部语言类节目,探讨其诞生和发展,特别是考察其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变迁的再现。

    • ¥47.2 ¥85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