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病句与标点详解》的内容,一是汉语病句详解,二是标点用法详解。书名冠以 现代汉语 ,是因为这里讨论的病句都是在现代汉语的范畴以内;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更是现代汉语里才有,故名《现代汉语病句与标点详解》。全书首先瞄准病句,多方布局用力,对病句构成合围之势。 一是 病句辨析修改导引 ,从思路、方法方面进行指导引领,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 实用病句分类详解 ,将汉语实际运用中出现的病句分作10大类,详加解析,让所有病句都能对号入座。 三是将历年高考病句搜罗以尽,按年编排,逐题进行详解。这是一个*好的病句题库,高考题一般比较严谨,具备示范性;且题型丰富多样,亦具有包容性。所以,将所有高考病句题汇编一册,加以详解,无论对于应考的学生、指导的教师,还是有志于此的研究者,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料库。
传统学术领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大多数有志于以学术研究为终生职业的学子来说,他们可以从哪里得到坦率而有效的建议和忠告?本书中,三位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知名高校担任系主任,拥有几十年教学、科研以及指导研究生经验的杰出学者,开诚布公地讨论了从本科毕业到成为终身教授的学术之路上将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应对措施。 全书采用对话形式,解答了学术新人的疑虑和担忧:你是否适合选择学术人生?利弊几何?如何从学生跨越成为学术界的一员?如何确定专业?如何选择导师?如何选择研究项目?如何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如何在大学获得教职?从助理教授开始如何平衡教学与研究?如何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并向终身教职迈进?如何突破职业瓶颈,实现晋升?如何寻得校外聘用机会?如何兼顾家庭与职业发展? 本书
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人类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语言、文字、信息传播等,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非凡。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把文字当作文明产生的要素之一。《文字的故事》研究了全球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从最早的石版画、甲骨文开始讲到今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语言,作者放眼全球,对整个文字发展过程做了梳理。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角度,来看待文明和历史。 文字都是抽象的,因而图片就显得特别重要。本书中有大量的古文字图片,让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即使不是研究学者,也能轻松阅读。此外,作者还讲述了自己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发现,供学生、专家和一般读者作为参考。
本书收常用汉字1200多个,介绍其字形、字义的起源和演变。所收汉字按“字形及本义”“字义演释”和“字义发展图示”编写。每个汉字,先列出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代表字形;再分析其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的演变,解析字形,指明其本义;再由本义分析其字义的发展演变,义项后均有例证,文言例证后有译文;最后用图表展示字源流变关系。由字形到字义,由本义到引申义,其发展演变过程脉络清楚、逻辑严密。
《翻译与多模态》一书是研究翻译如何在多模态语境中被重新定义、重新组织的经典著作。群书汇集了翻译理论与多模态领域世界一流的专家的相关研究,从文学、舞蹈、音乐、电视、电影和视觉艺术等方面探讨了多模态翻译相关的重要课题,并对翻译与多模态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深刻见解。随着交际不断地趋于多模态,在多模态语境下探讨翻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21世纪凸显的各种各样的意义产生模式已经动摇了某些传统的翻译理论范式,之前陈旧的定义和假设已经变得不再充分。鉴于翻译和多模态两学科的极大融合,本书对于翻译研究、语言学和传播学师生和翻译实践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本书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依托,收录了近300个有代表性的汉字,从造字本义、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角度解说汉字的神奇。为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字形、字义,本书精心为每个汉字配置了插图,并按字形演变的历史顺序依次列举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详细介绍汉字源流、历史文化内涵的工具书,是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佳选。
明清时期的公文语体,以其独特的语法特征和系统性的语言变异,彰显宝贵的语法史价值和语体语法价值。本书围绕明清公文语体的语法特征展开。首先树立科学的语体观念、选取典型公文语料,进而在代词、量词、介词、系词四个方面考察明清公文语体区别于典型文言语体和典型白话语体的独特语法特征,挖掘明清公文语体语言变异的机制和动因,最后从语法特征出发,归纳具有语体类型意义的语言参项,划分明清书面语体类型。
朗诵不仅是话剧、影视剧演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艺术才能和素养,也是当下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社会活动中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实用性很强的语言表达艺术样式。朗诵是艺术园地里一朵争艳夺目的花儿,也是日常交际、语文教育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教材。本书是一本国内少有的全面而系统地分章节阐述朗诵艺术产生源流、基本功、技能技巧和各种文体朗诵的专著,有深入而浅显易懂的理论讲解,有生动而具体的案例分析,有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有丰富而有趣的训练材料和提示,结构清晰而完整,逻辑顺畅而合理。本书还是 文旅部朗诵水平等级考试 指导用书,并附赠孙道临等名家朗诵示范音频,本书必能为有志于提高朗诵艺术创造和欣赏水平的读者提供很大帮助。
《识文断字之识文》作者精选常用文字500余字,分为 道象数di一 天地第二 草木其三 鸟兽虫鱼其四 人第五 政经战其六 文化其七 识文断字其八 万理归一 等9部分。每一个文字分别用 甲骨文、篆、隶、草、行、楷 等书体进行书写,让读者对字形的演变有清晰的认知,同时也对读者书法学习有指导示范的作用。全书根据每个文字的字义,配有对应的诗书画同源小插图,插图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查阅方便。作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常年研究文字,使该书在文字的识读上更容易,也更有趣,有利于达到快速识字的效果。全书手写影印出版。
古文字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本身尚处于不断地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待做。关于古文字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尤其是许多青年同志对古文字学感到与趣、感到学习的必要。这是因为古文字学的究材料和成果、可以被哲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乃至书法篆刻以及某些技术科学等学科和领域广泛吸收和運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对古文字学、尤其是对古文字材料本身具有起码程度的了解。因此、古文字学的教学 也可以说是普及与宣传的问题、就日益迫切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既然是教学体系建设、那麽势必首先遇有一个教材的问题:编什么?怎麽编?这个问题近年来在古文字学界已经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開始有所研讨和探究、然而见仁见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由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办,邢向东任主编。开设 语言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一带一路语言文化研究 汉语方言研究 民族语言研究 民俗文化及语言研究 出土文献和民间文书语言研究 汉字与中华文化研究 调查实录 等。以中国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研究为宗旨,为广大语言学者、文化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调查研究,为国家的语言规划和文化政策建言献策,为实施 一带一路 倡议提供语言文化方面的支持,为创造和谐的语言生活而努力。
本书是汉语学界 篇章时间推进 领域的系统性研究专著,时间推进体现的是篇章动态组织中句法、语义和篇章的时间编码互动,它不仅关涉篇章的重要组织机制,而且还统摄了重要的时体问题,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以篇章时间推进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汉语事实进行模型架构,同时对汉语时间推进的语法要素展开功能分析,并结合系统内外多种因素进行变异研究。为了有效而集中地开展讨论,本书选择八个短篇叙事小说自建语料库,采用RSTTool345软件刻画段落修辞结构,切分出7644个篇章小句并人工逐句标注变量(动词情状、补语、体标记、时间状语等),借鉴统计学方法得到一些新颖而可靠的发现。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篇章时间推进的研究成果,从篇章语法研究的理念入手,首次对汉语时间推进现象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系统研究。全书除绪
《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史纲》作者是厦门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无未教授。是中国学者所写*部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学史著作。本书选择日本明治至大正、昭和前期重要的汉语语法经典性著作进行研究,目的是,对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学史要籍进行一个全面清理工作,并切实理清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学史的基本脉络,为进一步全面认识日本汉语语法学史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研究价值提供了一个科学参照。发表此项成果,可以为世界范围内 国别 汉语学史研究,对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和传播工作进程,以及基础性理论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内容从词汇、话语、语法开始,逐步拓展到语域、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结构安排合理,由浅入深,能够帮助读者厘清研究脉络,选择适合的统计方法,方便读者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本书在每一章节都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应用实例,来展示统计分析的逐步过程,指导读者选择合适的语料库和有效的分析方法,对语言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并在章节末尾提供了标准化的数据报告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