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典是一部反映当代生活、集字词为一体并有多媒体和移动产品的粤语工具书。本词典分单字条目和词语条目。单字收录范围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基础,同时增补了不见于字表而在粤语区流行的方言字,共计9220个单字条目。词语条目收录范围包括粤语跟普通话不同的词语和部分俗语,粤语常用并跟普通话相同的词语,以及常用新词语和外语译音词,总计17000多个词条。本书主要针对大众实用研发,基本覆盖广州话日常用语。
《东言西语》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 绝学 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中国话》 本书从语言
全书共十七章,从温州话的概述、语音系统、特点、语流音变、文白异读、异音字、同音字汇、词汇、语缀、方言特征词以及中古音与温州话的传承、温州话的探索和传承、温州话散讲、用温州话吟诵唐诗宋词、温州地名解读等方面,全方位解读温州话,系统地阐述温州话的起源、形成特色以及传承意义,是温州方言研究领域的力作。温州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独特的奇葩,与中原古汉语一脉相承,现今的温州话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特征和读音,被学术界称为 古汉语的活化石 ,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极具地域性,极具研究价值。本书作者沈克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温州话的研究,出版有多部温州话研究专著。本书在《温州话》与《温州话(增补本)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增补,作者细细打磨,精益求精,进一步凸显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发周长楫、王建设、陈荣翰编写的《闽南方言大词 典(修订本)》是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经过多年、大量田野调 查,收录闽南方言特有词汇1.6万多条,注厦门、泉 州、漳州三地读音。注音准确,释义详明,例句规范 ,辨别三地异同,考证部分词语来源。《闽南方言大 词典(修订本)》收录普通话闽南方言对音调2万条, 注厦门、泉州、漳州三地读音综述厦门、泉州、漳州 三地和台湾闽南方言概况附录厦门、泉州、漳州各县 市和台湾省闽南方言特征词附录百家姓、中国省市名 称、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难字等闽南话读音表配有 多种检索方法,近4万条闽南方言特有词、闽南方言 对音词读音光盘以语言事实,明证闽台同源、同缘、 同语。
《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分四编,*编为 近代西北方言文献提要 ,分方志方言文献提要、方言专著提要、方言论文提要三类;第二编为陕西近代方志方言文献,包括《陕西通志》、《同官县志》等29种;第三编为甘肃近代方志方言文献,包括《西和县新志》、《重修皋兰县志》等44种;第四编为宁夏、青海、新疆近代方志方言文献,包括《海城县志》、《贵德县志稿》、《新疆地理志》等10种;第五编为近代西北方言专著(4种),即张澍的《秦音》、慕寿祺的《甘宁青恒言录》、王海帆的《陇西方言志》、范紫东的《关西方言钩沉》;第六编为近代西北方言文献 论文部分(16种),包括刘文锦《秦中方言》、白涤洲《秦音琐谈》、李酝班《凉州方言序》、冯国瑞的《关西方言今释》、廖序东的《城固 重言 记》,等等。
本书对明正德本和清光绪本这两个本子作了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并通过深入的历史比较,探索五百年来福建闽北政和方言语音的演变历史。因此,本书稿的研究成果,填补了闽语方音史研究的空白,对于闽语语音史研究,汉语语音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本书材料详尽,分析透彻,条理清楚,是一部渗透着研究者专业功力的学术精品。
瑶语的历史比较研究是苗瑶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书选择八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瑶语方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建设和语言自动比较程序平台搭建给出有效检索对应方式、音值和分布范围等信息,促进语言历史比较的自动化研究。本书利用共享创新特征和核心词同源保留率两种方法分别探讨了瑶语的谱系树分化图景,这对于理解瑶语的演变具有启发意义,同时对语言谱系树的理论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本书对于厘清瑶语的历史来源及演化、苗瑶语的比较研究乃至汉-苗瑶语比较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于1957年春到中国科学院(1977年5月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担任行政工作。到所不久,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先生就发现我说的家乡话(山东莒县话)很有意思。他对我说,“你的方言很有特色,可以记一记”。后来又不时的向我问这问那,如问劁了的公猪怎么说,我说叫豕宗猪。又问起诗词的“诗”,弓矢的“矢”,老师的“师”,你们不读声母吧?“知识”两字的声母分别是和吧?从这些字音可见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字分化成和两套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我到语言所工作起的二十多年,主要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都几乎无法正常工作,何况党政工作人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同志有一次说:“我们是做服务工作的。”意思是说我们做的工作是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因此,我心安理得地在语言研究所
《潮聲十五音》,清末張世珍輯。張氏為廣東澄海隆都(原屬饒平)人。書前有李世銘寫于宣統元年(1909)的序和張氏寫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的自序。其自序謂“有友人傅授本屬《潮聲十五音》”。此書有汕頭文明商務書局石印本。因該書為早期刻本,其中不乏謬誤之處,筆者進行勘誤補缺,寫成《新著〈潮聲十五音〉》。此外,筆者還對其聲韻調進行歸納及語音構擬。繼而通過與《潮語十五音》《擊木知音》等文獻進行共時比較,還和現代潮汕六個方言點音系進行歷時比較,認為該韻書所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汕頭方言音系。
现代方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局的延续、依托。它作为传统文化渗透、蔓延于当今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现代方言民俗又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方言民俗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因此,调查和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意义重大,时不我待。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是201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2011年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靠前辑共十卷,各卷内容主要包括房舍建筑、日常用具、服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 靠前辑)是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9 年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此次出版的靠前辑共计十卷,分别是《北京方言民俗图典》《广州方言民俗图典》《绩溪方言民俗图典》《揭阳方言民俗图典》《梅州方言民俗图典》《南京方言民俗图典》《宁远方言民俗图典》《平遥方言
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维佳和安康学院教授周政作序。正文分词语、俗语和歇后语三个部分,共71万字,涵盖了旬阳天文、地理、时令、农业、植物、动物、器皿用具、红白喜事等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无异于一本 旬阳百科全书 。词典中收词一万余条,所收词条数目较一些以省、以省会城市为方言点而编辑的方言词典还要丰富,说明旬阳方言词汇非常丰富,是方言调查研究的宝库,从中也可见作者调查搜罗之用功。 该词典采用国际音标注音,用普通话注释条目的意义,易读易懂;索引分门别类,查找方便快捷;部分器具类词条加附插图,图文并茂,更显直观生动。《词典》释义解读透彻,编排体例科学,既是一本实用的方言工具书,也是研究旬阳历史、文化的书目。
《达斡尔语音系实验研究》基于结构主义音系学理论,使用声学分析方法,描写达斡尔语布特哈方言音系,提出以下观点:1.达斡尔语短元音[e]无音位地位,是音位/i/的变体。2.可用12个区别特征来区分达斡尔语10个元音音位和41个辅音音位。3.达斡尔语有音高重音,出现在词尾音节上,表现为单词基频的显著提升后显著下降。达斡尔语音高重音无区别词义功能,但起到标志词界作用。达斡尔语也有词首音节凸显现象,主要表现在音素音长和分布特征上4. 达斡尔语重要音变现象有词末短元音弱化、非词首音节元音短化、词末带鼻音尾的元音鼻化、前鼻音的后化等。5.达斡尔语有丰富的腭化辅音和唇化辅音。腭化辅音的主要声学表现为较高的第二共振峰以及前后出现的i类滑音段,主要生理表现为舌面较高。唇化辅音的主要声学表现为较低的第二共振峰以及前后出现的u类
这本书是由作者申请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