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信主编的《中古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述要》主要研究中古及近代汉语的各种语法现象,从17个方面叙述了汉语语法的历史变化,并探讨这一时段语法演变的特点与规律。另从古人的著述中“披沙拣金”选录了若干材料,从三个方面概述古代学者对中古近代汉语语法学所作出的贡献。可以看出,古人对中古近代语法现象关注和研究是不系统也不深入的。我们既要重视古人的有价值的发现和见解,更应该循此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周密的论证。
本书为形式语义学入门参考书,简单介绍程序的操作语义、指称语义和公理语义。全书共7章:章介绍操作语义,第2章介绍指称语义,第3章介绍公理语义,第4介绍过程调用的形式语义,第5章介绍非确定程序的形式语义,第6章介绍并发程序的形式语义,第7章介绍程序的时态语义。
金文词汇研究概况与复音词判定标准、西周金文的书写形式、汉字的单音节性和西周金文单音的特点、西周金文复音词等。《西周金文词汇研究》由杨怀源编写。
我国古代研究字词意义的是训诂学。词汇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历代词语研究虽然不断,但汉语词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很晚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汉语词汇学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呢?它同传统训诂学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值得探讨的。
本书主要内容是,从多个角度以实例分析、描写现代汉语里各种句类的语义结构的模式先列出该类句子的词类序列,并表明格式中名词所属的语义角色,举出若干实例,然后分别分析格式里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特征,列举出若干例句,指出并分析可能存在的歧义现象。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都会有定的参考价值。
《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词汇研究》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中的新词、新义;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中的方言词、外来词;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词汇与辞书编纂;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疑难词语考释等。
《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列举为取向的量词类别研究、以关系为取向的量词选择研究、以解释为取向的量词认知研究、结语、量词研究的认知论视角、量词研究的语法化视角、量词研究的类型学视角等。
本书考释汉语词族47个,按词义特征分类编排。每个词族的考释先表列其谱系,标注古音,其次分析语义关系,说明本词族的字形分布和声韵分布情况,最后引证相关的古代文献。
本书标注的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城的藏语,属于藏语康方言。甘孜话在古代藏语的基础上已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从音系的角度看,复辅音声母简化,辅音韵尾简化,发展出较为稳定的声调。从词汇的角度看,有继承,有借用,也有创新。从词类的角度看,量词在古代藏语的基础上已有发展。从形态的角度看,逐渐发展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范畴标记。从语序的角度看,甘孜话是动词居尾型语言,常见的无标记语序为S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