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理论是国际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受到学者的极大关注。基于语言学、语言习得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本书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理论问题:为什么构式本身具有独立于词的意义,构式在解释句子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时起着什么作用,构式和其成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构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怎样系统地研究构式,以及构式的能产性程度。本书还对英语中的双及物构式、致使一移动构式、动结构式、以及way构式等四个构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对于研究兴趣在理论语言学、句法学、语义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领域的师生而言,这是一部很值得研读著作。
这本“再补”,仍旧依据了一先生《同源字论》进行工作,行文格式也都仿照《同源字典》。只有两个地方改了改。一是对文字形义的分析,除了依据《说文》和别的字书以外,又适当参考了现代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这样做,是想弥补前人主要比照小篆说解文字形义的不足。二是在每组同源字前面加一段文字,说明这些字在意义上的联系,以清眉目而便阅读。另外,为了让读者容易查考王先生的见解,又把《同源字论》附在书后。 目前,对同源字研究的看法,恐怕还有些见仁见智的歧异,我之所以一补再补,目的就在于提出点资料供大家考虑和选择。资料多了,理论才能概括得正确,再加上汉语研究的进展,主要是古 音研究的进展,比较完备的同源字典才有条件产生。至于我弄的这点资料,有有用的,难免也有错的,欢迎大家批评。 本书跟《同源
本手册以《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蓝本,收满、蒙、汉对照词语近一万四千组,三体文均取满文标音,并依现今国际通用之穆氏转写法转写,以便于比较。词序依《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分类编排,目的是为了保留词语使用时的语言环境。音序及笔画索引列后,方便查找。编写本手册原本是为学术界研究之用,然以今日社会之进步程度,若能够为更多感兴趣的人士提供清代社会诸元素在语词上的反映,亦为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