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以实际上课的为基础,整理、提高、系统化而成。适合做高等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或中、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的。也可以做其他读者自学用书。书的每章有作业及思考题。部分作业有参考答案。其次,还可以用做语言测试工作者(尤其是命题人员)的工作手册。里面很多材料是多年培训命题人员用过的有效的材料。还有16年实际测试设计和命题工作总结出来的一条条原则、要求和技巧。同时,研究语言测试理论的人,也可以参考《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共十一章。开头一章追溯语言测试的历史,最后一章展望语言测试的未来。中间九章都是讨论现代语言测试。九章里用一章(第二章)说明现代语言测试的理论。用三章(第三、四、五章)说明考试的建立及工作程序。然后用五章说明各种试题的命题。其中第六章先
本书基于全面收集的唐以前训注 古今字 材料,考察了 古今字 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 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并综述学界有关 古今字 研究的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以前 古今字 研究材料的判定;第二章主要展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的 古今字 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学者对 古今字 的基本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学者有关 古今字 成因的研究;第五章论述唐以前 古今字 研究的继承和发展,考察了各家的 古今字 观念。后编是《唐以前 古今字 训注材料汇纂》,逐一展示研究对材料的分析整理成果。 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 古今字 训诂体式在唐以前的肇源和发展情况,发掘和整理一批长期尘封于诸多古籍字里行间的前人训诂积淀,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此外,客观归纳各家的 古今字 观念及其
《语法化的世界词库(中译本)》是对世界语言中语法形式和结构式单向性变化的最重要总结,是作者十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语法化的世界词库(中译本)》为读者提供了发现不同语法意义如何原则上相互关联的工具,并且探讨了如何处理一词多义与异形同义现象,以及为什么某些特定的语言形式同时具备词汇功能和语法功能等问题。 本中译本的特色是在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附注”和“译者注”。“附注”举出语言或方言中平行的语法化过程,使我们了解到同样的一个语法化模式在语言或方言中也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译者注”则对正文中的某些术语进行解释,或者对原著中某些词条在引例或阐释方面的不当进行订正。
本书不以“语境学”名之,而着得于书名所示的“语境研究”。作者认为,一门新学科的建立是需要对其本体做深入细致的之后,水到渠成地形成的。本书主要着眼于语境本体的研究,重点是语境的性质、构成、分类等内部关系和语境的功能、与话语和语用主体的关系等外部联系,还涉及语境与语言运用、语文教学的关系等。 本书是在10年的积累和广泛吸收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写成的,其中的总分内容曾先后在有关刊物上公开发表。此次正式出版。 本书曾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的立项和经费资助,并得到浙江省“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
皮尔斯是符号学主要的创始人。《皮尔斯--(论符号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符号学译丛》是皮尔斯关于符号的论述的集合。本书是皮尔斯符号学文献个完整的中译本。皮尔斯创造了大量符号学术语,其中大多数依然被当今世界符号学运动沿用。这些术语无定译,许多甚至从无翻译。皮尔斯本人的用法前后亦有变化,这种状况给人们阅读皮尔斯著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为此,译者不揣谫陋,冒昧整理翻译。为了让读者尽可能了解皮尔斯采用这些术语的特殊意义,本书尽可能做到一术语对应一译文,同时尽量给出原文。附录中列出了详尽对照表,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本书源自于作者多次授课的讲义,是语言类型学的一本概论性著作,基本涵盖了类型学关注过的主要类型,非常适合做教材和入门读本,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多为初学者考虑的安排和考虑,同时这也是一本系统了解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成果的好书。作者在书中回顾了类型学简史,阐述了语言类型学在方法与解释问题上的学科特色;从语序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名词性成分和动词范畴等几方面分析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正文前的“世界语言一览”和“略语表”,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阅读的材料。另外,作者还在书末为读者提供了便于从不同线索去查阅的详细的索引。本书适合语言学、类型学的专业人士和自学者阅读。
本书作者许美德教授,是当今国际比较教育学家,也是国际上负盛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之一,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学会理事长。本书的英文版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于当年获美国《Choice》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国外学者认为,“RuthHayhoe就是财富:任何一个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和知识社会学感兴趣的人,都不能不读她的著作。”
广东是汉语方言较多而且复杂的省份。汉语七大方言中的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以广东为大本营,而属闽方言的潮汕话在广东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粤方言分布在广东的中部、西部以及广西的东南部;《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与普通话对照词典》客家话以梅县为代表。
慧苑《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是今存V一的单经音义,约成书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 ,约八十余年后为慧琳音义收録。慧苑书就《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中的难字僻词注音释义。慧苑通晓梵文唐言,精通音韵训诂,他广引内、外典籍,其注音释义具有文字、音韵、训诂、辞书等多方面的价值。《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校注》对慧琳和慧苑的异文进行了分析,对学者了解慧琳和慧苑语音系统提供了材料;书稿对梵文译音成分注明梵文源词的拉丁文转写,找不到源词的也加以说明;对慧苑引文进行了校勘;并且标注了异体字、俗字、古今字等信息,读者还可以管窥汉字发展源流。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语用学的专门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语言学导论认知语言学日语教育等课程的辅助教材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以词形为框架,共分为18课,分别说明了古典日语形容词动词助动词助词等的用法,后附5课作品鉴赏,让学生能对日本古典语法有更感性的认识其中,每课后都有适量练习,方便学生熟悉记忆所学内容作品鉴赏部分则附有现代日语译文汉语译文和作品介绍,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学习日语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也必然因之发展变化。语言的变化,包括语音形式的变化、语言意义的变化两个方面。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表现形式,意义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任何语言,都是用的语音形式来表达意义的;语言不同,所使用的语音形式也就不同。因此,就一种语言来说,语音形式不同,它所表达的内容也就不同。外语是这样,汉语也是这样;现代汉语是这样,古代汉语也是这样。由于一种语言在不同时期的语音形式是不相同的,而不同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所以,要了解不同时期语言的意义,就要了解不同时期的语音形式。学习、了解汉语在不同时期的语音形式及其与意义之间关系的学问,传统叫作音韵学。古汉语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虽然早已消逝,但由
这是继1997年部全面研究语言和性别关系的专著正式出版以后,作者的又一部力作。 语言的性别歧视和言语的性别差异统称语言的性别变异,作者曾对语言的性别变异长期不断地进行探究,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研究风格和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本书植根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土壤,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以及语言学的其他相关学科吸收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多维探索。作者认为,汉语本身存在着性别歧视,不同性别的人运用汉语时会产生性别差异。本书详细分析了汉语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的种种表现,从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视角探讨汉语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了汉语与性别关系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试图揭示汉语性别变异的规律。全书贯穿语言哲学的基调,但不让“语言哲学”这只鱼儿跃出水面。 本书具有较高
《四川方言词语研译》的出版,可以代表华语词汇研究的深入和倾向。从近百年来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新的中国语言学是在传统语言学基础上,吸取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从当前的,晴况来看,中国新语言学的几个方面,发展的步子很不一致,音韵学的步子快一些,其次是语法学,词汇学最落后。在词汇研究中,方言词汇的研究更为落后。
《凉州方言词语汇释》一书,共收凉州方言词语9900多条,六十多万字,蔚为大观。笔者近来研究明清民国方言辞书,对当代方言词语考释著作颇有关注,蒙作者相赠《凉州方言词语汇释》书稿,先睹为快。
《 研究》分析马叙伦《蜕文解字六书疏证》的基本风格和重要思想,探讨马叙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剖析硒限所在,同时对其治学方法加以归纳,凸显他的学术精神,挖掘他能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可以为《说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份翔实的可靠资料。
本论文集是靠前汉语学界关于语体语法研究的很新探索,也是部由中国学者和靠前学者共同探讨汉语语体语法的学术著作。全书包括当代编、古代编和教学编部分,基于“语体不同,语法各异”的基本理念,对当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语体语法表达系统和结构特征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描写和解释。所选文章,既包括语体语法系统的理论建构,也有语体语法应用实践的策略分析;既探讨制约特定语法结构的语体机制,也挖掘促发特定语法特征的语体动因;既对跨文体的语体特征进行考察,也对特定语篇的语体类型作出概括。由此可见,语体语法的体系架构和应用探索方兴未艾,并从汉语研究向其他语言拓展,不断开辟新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