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壮麟编著的这本《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谈的是语篇研究,而且主要谈其一个方面: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语言既然分为不同层次,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自当在不同层次有所反映。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模式偏重于语言内部,尤其是词汇句法层的体现过程。本书除保留这些基本观点外,试图把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主位―述位理论、信息理论、语境理论,以及语用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进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语篇衔接连贯的种种手段和原因。
《 研究》分析马叙伦《蜕文解字六书疏证》的基本风格和重要思想,探讨马叙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剖析硒限所在,同时对其治学方法加以归纳,凸显他的学术精神,挖掘他能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可以为《说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份翔实的可靠资料。
《20世纪中国翻译史(修订版)》管窥清末民初时期,叙述的是“语际”翻译,即中文和外文(主要指西方文学)的互译活动。笔者方华文欲将梁启超、严复及林纾称为当时的“译坛三杰”,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的译业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无论在译品类型或翻译观念上都大有建树。三者中梁启超年纪轻,翻译的作品少,但他大力创办译书院,从政治的角度影响我国的译业,以宏观论作用,故列“三杰”之首。在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和茅盾不但叱咤文坛,且在译界也纵横捭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故本书予以重笔浓墨。
“常用公文写作丛书”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有关公文的规定,熟悉什么写什么,把重点放在写什么、怎么写上,不做或少做理论上的系统论述和深入探讨,而以公文实际工作者和教学人员可用好用管用作为丛书的最高追求。多以一个具体文种或某一专题作为一本分册的研究对象,如怎样写报告、怎样写总结、怎样标注主题词、怎样安排公文格式等。 本书介绍了怎样写领导讲话稿,主要面向的读者是直接从事公文起草、审核、阅批的实际工作者和公文专业的教学人员。
《中国人容易犯的2000个语言错误(套装全4册)》介绍了准确是对使用语言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有些字看似会读实则不会读,有些字看似会写却是错的,有些词大家经常用实则不符合语言规范等等。各种语言错误看似不经意,但却影响重大、后果严重。 有人在升学、公务员等考试中出现错误,结果丢分影响录取;有人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结果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晋升甚至丢了工作;有的领导者在讲话、作报告、传达指令时出现错误,不仅自毁形象,而且影响工作的开展和领导地位。这是一本从错误入手、帮你避免语言错误的实用工具书,编者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以词条的形式列举了人们常用到的、且误用率较高的2000个语言错误,进行逐一的讲解,寻根求源,旁征博引,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语言出错的原因;学术性、现实性、通俗性达到
本书阐述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并引以适当的评论。书中既论述了主要的语文教育情况,又介绍了一些主要思想家、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实践,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代语文教育史的面貌。
《齐民要术农业词汇系统研究》在借鉴、吸收中西方词汇语义理论、词汇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语言学词汇、词义系统研究中成熟的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对《齐民要术》中的农业词汇(主要是“种植业”词汇)的意义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整理与描写。通过这项研究,从专科词汇系统研究出发,由局部入手证实了“词汇是成系统的”这个理论命题;从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提炼出一套描写汉语词汇系统的方法,并在农业词汇系统研究实践中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解析和验证;此外还探讨了专科词汇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通过实例证明农业词汇系统研究对于农业科技史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全国人民都在为60年的成就而欢欣鼓舞。各出版社也在为出版反映60年成就的新作而忙于组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早在去年初就向我组稿,要我主编一本反映中国民族语文工作60年成就的专著。当时,出版社云峰社长和莫福山总编辑亲自登门约稿。他俩都是我的老朋友,1997至1999年,我们曾经为编辑出版大型五卷本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而共同度过了无数艰苦而愉快的日子。虽然这一时期我手上还有好几个活儿要做,但这本专著的价值以及与两位出版社领导曾经有过的友情,使我欣然应允。 1996年6月,《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约我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一书。我领回任务后,就约请各分支领域的老将一
这是一部科学观察著作,是一个儿童的成长日记。本书观察记录了乳名叫“冬冬”的中国女孩零到六岁半的语言发展,以及她的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时间从1985年1月16日到1991年7月22日止,也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风尚、人们的生活状态、教育理念、邻里关系等等。作者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记录儿童语言发展时间Z长的一部,是原生态的语言发展史,其中语言资料90%都还没有进行科学利用。全书按日期记录编排,分六年,每月有大标题,每日又设计了小标题,对婴幼儿语言观察的科学记录方法、记录的内容包括婴儿语音发育和词汇及语法的习得、方言和俗语民谣语料等,对语言研究者会有的参考价值。其中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理念、引导方式等,对年轻的家长也会有所启发。
内容简介 《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十七卷,以上海图书馆藏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为底本进行影印,全彩印刷。此本为盧文弨手批原本,有清黄彭年、黄嗣東跋。 该书所载卢文弨批校,是卢文弨校勘《仪礼注疏》的主要成果,也是其《仪礼注疏详校》的基础。批校本中又有不少校语与《详校》相异。 卢文弨的校勘,对其后的阮元等诸家刻本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丛书简介 《卢校丛编》是我社策划的一套古籍影印丛书,从清代校勘家卢文弨所校刊或校勘的古籍中,选取校勘质量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陆续影印出版。卢文弨,杭州人,堂号抱经堂。是乾隆十七年科举考试的探花郎,在治学上擅长经学义理,长期执掌江浙多个书院。他平生大的贡献在于校勘古籍,一生校勘古籍达350余种,而
本书编有苗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形式、拼写规则等基础知识,同时,为巩固对苗语声、韵、调的学习,编有会话课文、说明文、议论文、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用苗语创作的诗歌、通讯、散文、小说等作品文章,内容涉及苗族家庭、日常联系、节日、生产、生活、婚姻、丧葬、音乐等。课文后还设计有练习,旨在加强训练。通过教学,完全可以达到提高苗语水平和掌握苗族文化知识.并能使用苗语进行新的创作,能够胜任编辑、记者、文化研究等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