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9章,分别论述了信息概念,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关系,信息的形态、传播、积累和控制行为,世界构成的图景和相关理论,信息的链接,认知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信息活动,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网络的发展等内容。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以号行世。河北正定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2年),卒于蒙古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享年69岁。为金元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历代流传的署李果之名的书籍很多,今根据任应秋先生的意见,将确为李东垣的七种著作汇编一册,包括《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和《脉诀指掌》。 另外,在本书原著后还附有“李东垣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以及“李东垣医学研究论文题录”和“李东垣方剂索引,非常方
清代四川文化(亦称巴蜀文化、蜀文化)是清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清代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四川,在文化上对近现代乃至当代的四川及四川以外的地区都产生了较之前代更大、更直接的影响。
《日本江户汉方医学书选编:伤寒论辑义》为日本著名医家、考证学派代代人物,丹波元筒代表作之一。 《伤寒论辑义》在版本校雠方面,“原文一遵宋版,而诸本异同,尽注各条下,以备参考”。后世学者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一窥原版古籍,得先生之作可以无憾,往义理阐发方面,是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其着精选中国伤寒注释四十余家以及《内经》等有关论述,附以丹波元简按语,逐条论述。其着还精选各类医案20余则,串联条文,以释其义。 丹波元简所著《伤寒论辑义》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日本汉方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的中医学研究及临床实际应用也有的参考价值。
《档案工作手册丛书 档案整理工作手册》由吴雁平编著
徐明清,1911年5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1925年参加进步青年政治团体乙丑读书社。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长期在敌占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秋转为中共党员,任晓庄党支部委员、妇女干事。1930年起相继担任中国自由大同盟南京分会妇女部长、上海一·二八难民工场教育科长、晨更工学团主任、东北军工委妇女支部书记、中央组织部妇女科副科长、陕甘宁边区妇委书记兼妇联主任等职。参与筹办并参加了边区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参与组织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筹建了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人事司副司长,中央农村工作部干部处、基层组织处、教育处副处长,国务院农办农场组副组长。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定为叛徒。1977年,又因受江青问题的牵连,被关押两年半之久。1981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对徐明
本书收录有关版本目录学研究的文章38篇,分为纪念冀淑英先生逝世十周年、典籍、目录、版本、校勘、收藏、人物、形制、保护、感言10个专题编排。作者均为古籍版本学界从业者及专家学者,文章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护国运动文献史料汇编“所有书稿均为影印本,是云南省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全国人民献上的重头大戏,本册为“护国运动文献史料汇编”丛书之一种,共收录了《殷鉴约编》《盾鼻集》《袁氏盗国记》等珍贵史料文献,反映了护国运动中护国派团结一致揭露袁世凯开历史倒车的丑恶行径。这批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实度高,时代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对其加以整理出版,将大大丰富中国近代革命研究的文献基础,推动对护国运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