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角度看,研究中国科技档案史也是十分必要的。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工作和进行经验积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它为基本研究内容之一的科技文献史研究理应是中国科技史和科哲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正是科技档案史研究与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研究的这种内在联系,使我成为科技哲学博士。
《眉山年鉴(2013)》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四川省眉山市2012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眉山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眉山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 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
应邀作序,往往不易,或浮光掠影、言之无物,或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先生为故友新朋的著述作序,皆敬慎为之,投入极大心力,先细读全稿把握作者的整体意向,再就原著旨趣加以伸引发挥,从不同角度贡献研究心得,从而达到一种论学会友、同声相应、有所推阐的作序效用,展现出深厚的学养和真诚的良知。
《社会交换论:古典根源与当代进展》拟以一个新的框架,即网络—交换论来涵盖交换网络理论与网络交换理论的思想,从而使研究者在关注到两者研究视角之间差异的同时能够注意到二者在研究主题上的巨大重叠之处。同时通过对网络—交换论这一框架进行系统梳理并附加相应的评论,能够使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进展能够有所了解。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3版)》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等内容。
《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收集范围为自中医学建立以来,迄於一九一一年间,所有中医诊法专著,综合性中医古籍,以及其它古籍中的相关资料。按内容需要,分设题解、论说、综述、著录等纬目。
西学东渐至晚清时代达到高潮,并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风气嬗替,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同一时代的书目著述来了解西学传播的品类细节,以及在两种不同文化意识相互碰撞的特定条件下,近代“新学”的发轫和形成过程的品类、细节,应该是观照和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社会思潮演绎全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收入《晚清新学书目提要》的《增版东西学书录》(徐维则辑,顾燮光补辑)、《译书经服录》(顾燮光撰)和《新学书目提要》(通雅斋同人撰)三部书目提要之作,收罗宏富、体例精审,除依次列具著者、译者、版本、卷次、内容提要、得失评骘之外,尚有相关读物介绍等其他可资参考的线索提供。全书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凡原本错讹处皆斟酌订正,另索引,以便查阅。
因日常工作之需,我们为《(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制了书名索引。为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将其公诸于世,为古籍界同仁提供便利,以免躬亲翻检之劳。 考虑到利用书名索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稿本的全文作为书名索引的附录附其后,并对稿本的类目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为节约篇幅缩印成上下栏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