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生、以人为书、书脸阅读、书模表演、阅读疗愈、香氛及手作书籍……这些奇思妙想、好玩有趣的读书方式就是当下正在兴起的时尚阅读。图书馆工作者们用创新思维,让读者在汲取知识营养之余尽享读书之乐。那么这些极具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如何策划和实施的?效果如何?留给我们哪些启示?本书将为读者展示这些活动的全流程,以期为读者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
馆校合作是国际教育和博物馆领域上世纪兴起的革新运动,其体现了现代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和教育转型,同时也体现了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及学校职能边界的调整。从上世纪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期一批新型现代博物馆的建立,以及课程改革运动,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博物馆群体和学校群体合作的尝试。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馆校合作的历史、现状、主体行为、制度构建为主要线索,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质性及量化实证分析、理论建模等多重方法,对中国馆校合作进行了整体研究,试图获得在中国情境下对该问题的新发现及新理解,以及可能的未来建构路径。
《水浒智慧》用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全面阐释了水浒英雄们的处世哲学,处处闪耀着智慧和幽默,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本书也继承了赵玉平在“百家讲坛”主讲的系列讲座的一贯风格,通过对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独特解析,让人们在既感受了名著魅力的同时,又能从中学习感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从轻松的讲述中,学到更多的人生经验,以此来启迪我们的心智。
经典阅读推广是社会阅读推广的重要内容。经典阅读推广的意义何在?如何选择经典著作及经典版本?图书馆在设计经典阅览室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利用工具书推广经典阅读?怎样开展经典导读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本书涉及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诸多方面,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务示范。书后大量的延伸阅读材料,为读者阅读本书提供了更为丰富广泛的资料背景。
本文集是国家图书馆第九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会议主题为“走向数字时代的国家图书馆”。内容涉及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整合与质量控制、家谱数据库建设、元数据整合、网络资源与规范记录维护、智能化地图信息集成系统、数字资源的存缴——荷兰国家图书馆的实践与启示、电子阅览室与网络安全、开放源码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等。 本次讨论会经过初审及国家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的终审,评选出获奖论文44篇。其中二等奖4篇,三等奖16篇,提名奖24篇。现将部分获奖论文汇编成集,既可为本馆员工提供学术交流的方便,又可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古代散文论丛(2013):第三届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内容简介:骈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体,其句多四六对仗,故又称四六文或四六、骈俪、骈体等,具骈文要点而有押韵者称骈赋。该文体在文学史上评价不高主要因为后期华而不实,适于写景而不适于说理。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及电力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以贯彻落实国家及电力行业下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依据,从档案的宏观管理的指导原则到微观管理的操作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 本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分别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概要、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归档文件整理、文书档案管理、文书归档文件整理、会计档案管理与整理、电子档案管理与整理、照片档案管理与整理、档案管理制度示例、编研工作、常用公文与写作规范、问题解答。 本书可供发电企业、供电企业、设计院、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科技档案及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和使用。
公共图书馆是什么?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理由和社会文化价值是什么?经过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之后,经过我们对全球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广泛学习和交流之后,经过“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的科研项目分析研究之后,有些认识开始逐步有了一些头绪。本书即收录数篇有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研究论文,对未来图书馆、图书馆服务标准定位、图书馆应用实践、图书馆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由古山月编*的《中国历代谜案(上下)》甄选了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谜案,依据各种正史、野史等史料、考古证据和前人推论等,对各谜案作了新颖、深入、多角度的分析评判,穿透重重迷雾,走近历史真相。
本书收录本社1979-2009年(截至2009年9月底)正式出版的图书3800余种。根据本社出书具体情况,结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所收图书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古籍影印(含民国文献)、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四大类,大类下再细分若干小类。 同一小类中,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列。出版时间相同的,按书名的汉语拼音排列。丛书及相关系列图书集中排列。个别相关图书因分属不同丛书和类别,则在其下附注另见。 每本书著录书名、作者(无署名者除外)、出版年月、装帧(不标明装帧者为平装)、开本、字数(影印图书除外)、页数、定价、内容提要。部分绝版图书仅存目。 “中华再造善本”收录一期工程出版的全部图书和二期试制书目共计787种,二期工程于启动之初(仅出版7种),暂不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下图书页数根据筒子叶计算(以叶为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馆藏古籍特藏地方文献目录摘要》旨在能够反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古籍特藏地方文献的整体概况,并进一步揭示馆藏地方古籍文献内容,为学术界开展地方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馆藏古籍特藏地方文献目录摘要》收书时间上限可追溯至宋代大理国时期,包括写经、刻本、教科书、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契约文书等;收录范围包括编撰内容与云南有关的、云南籍和寓居云南人士所编撰的,以及云南人刊刻之书籍。共收入地方文献930余种。
本书为中国学科史研究报告系列丛书中的一册,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著。学科史研究以考察学科的确立、本学科知识的发展进步为重点,同时研究本学科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社会文化作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现代学科制度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发生、发展的过程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大体遵循了古代、近代、现当代的时间顺序和学科孕育、萌芽、建立和发展的逻辑顺序。根据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要求,全书共分三编,九章,一个附录,一个附件和三个索引组成。前言(中国人民索传军教授),概述,中国图书馆学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国人民索传军教授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严向东秘书长编写)。编,中国图书馆学的孕育,包括中国古代藏书思想(北京师范,周晓燕副教授编写)和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知识的积累(黑龙江,傅荣贤教授编写),第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