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 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而今,文明重现。 20蒋勋封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黄帝内经〉面部诊治术解密》为黄帝面诊术的解密之作。是在《黄帝内经》面诊术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面诊术的研究,从临床实用角度系统介绍了颜面、额、目、耳、鼻、口、唇、舌及面部腧穴的诊疗法。面部诊治术是通过面部五官诊察人体健康、疾病状况并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一门学问和技术。 《〈黄帝内经〉面部诊治术解密》是面诊术理论形成的代表作,也是黄帝面诊术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面部诊治术解密》内容包括按摩、导引、气功、针刺、药物疗法等,方法简单、实用,便于学习推广,是学习黄帝面诊术和面部治疗术的启蒙读本和应用手册。
本书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周学胜教授编著。作者根据现行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释。自本书1版问世以来,已重印6次,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鉴于新世纪教材的更换,在内容、体例等方面有了较大变动,为了使《中国基础理论图表解》与新教材相配套,此次编写,在保持1版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凡新教材各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都列为编写内容,并尽量绘制图表解释。 本书修订后内容更加系统、完整,对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的阐述更加确切,图表特色更加明显,可谓是教师和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难得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慧缘姓名学》的问世,不仅是向人们提供了起名的方法,还介绍了起名的禁忌方法。为了便于读者掌握,书后还编辑了中华人名小辞典。由于作者对姓名学的研究和见解比较独特,多年来曾为许多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及其子女起名或改名,效果尤佳,受到了很高的赞誉。 本书精心整理了上千例历代人名,全方位地展示了人名的构思、创意和完成,不失为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生活指南,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构思起名法、意象起名法、五格剖象起名法、五行学说起名法、周易八卦起名法、十二生肖起名法、英文命名法。 本书在本次修订过程中得到香港堪舆大学陈鼎文教授的协助,特此感谢。
《本草纲目》为明代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它集中集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其内容涉及极为广泛,如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及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可以说是一部有着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后无来者之雄姿独占中国古代药学之鳌头,成为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内容最丰富的巨著,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成为历代医者和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必修书,为了能让这部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医学巨著得以的展现,被现代人更好的利用,我们特别邀请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专家审定,吸取巨典之精髓,重新编选了这部《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彩色图文版)》
继《阅读史》之后,《书斋漫步》生动讲述了书斋或图书馆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曼古埃尔在法国的家里策划修建了一个书斋,他受到这件事的启发,进而告诉我们书斋或图书馆怎样体现了许多个人乃至整个文明的回忆。本书轶事连篇,扣人心魄,从作者幼时的书架一直说到国际互联网的“全套”图书,从古代埃及、希腊到阿拉伯世界,从中国、罗马讲到“谷歌”。 这里有已消逝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塞缪尔·佩皮斯的私人书斋:他给体积小的书本装上“高跟”,好让书架上的书整齐好看;有诗人兼建筑家米开朗基罗的纪念碑式的图书馆,慈善家卡内基建立的图书馆,监狱里囚犯的口头“回忆图书馆”;还有文学家的书斋,狄更斯、博尔赫斯等等…… 通过埃尔的思考、回忆和有关书籍和文明的广博知识,阅读《夜晚的书斋》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金匮要略辞典》是一部较全面反映《金匮要略》的专业性辞书。本辞典力求成为一部具有准确性、先进性、全面性、性的专业辞典,对《金匮要略》及其古今各类研究文献和丛书进行整理、归纳、研究、编纂。词条收集文广泛:有单字词和多字词:有病因、病机、症状、证候及病名:有治法、药物、方剂名;有药物的炮制法;有方剂的剂型、剂量、煎服法及服药后的反应、预后等,词条覆盖全书。本辞典重在解词和释义,系统地解决了《金匮要略》的文字的读音、词义训释,并力求规范、准确,是供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应用的中医工具书。
夫周、秦、两汉,至於今还矣。執今人尋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犹執山野之夫,而舆言甘泉、建章之巨鹿也。夫自大小篆而隸书,而真书。自竹简而缣素,而纸,其为變屡矣。執今日傅刻之书,而以为是古人之真本,譬犹闻人言筍可食,歸而煮其簀也。嗟夫,此古书疑義所以日滋也欤!采不自揆,刺取九经诸子,为古书疑義举例七卷,使童蒙之子,皆知其例,有所據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若夫大雅君子,固无取乎此。俞樾记。
现存中国古代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书,对于文史工作者或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本书便是着重介绍有关文史范围工具书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并对其整个发展过程追本溯源,给读者提供一些线索和门径;对于某些工具书中的一些重大缺点和错误,也提纲挈领地约略谈及。本书的主要对象为文科各系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对于一般读者,也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书。
Lens所著《目客(2我这样爱你)》,从爱情出发,落脚于现代人在都市中笃定或迷失的自我,探讨“在今天,如何爱”。 这一期,8组长篇图文呈现了爱情世界里那些隐藏的秘密、信任与欺骗之间的灰色地带、混合着喜欢与侵犯的那种对交流的渴望、老年人不用再幻想和一个人变老时那种独特的感情状态,大数据里的爱情,浪漫爱情电影如何从到让人感到压抑,以及对城市这个人类动物园如何影响爱情的讨论,等等。在爱情世界里,有很多是亘古以来的谜题,也有不少是社交网络时代的新状况。
《正当程序文献资料选编》分别从正当程序的缘起、涵义、发展与演变及正当程序在中国等方面选辑了国内外有代表性和参考性的论述和资料,并且由于正当程序较发达的英美国家,主要以判例的形式对正当程序进行阐释的特性,特别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主要从刑事方面阐释正当程序的判例,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正当程序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本书还提供了有关“正当程序”的检索目录和检索工具,以方便读者更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使用。
本书是综合性丛书《讲座》编《文津演讲录》的第五册,系国家图书馆分馆举办的文史 、政治、经济、音乐、美术系列讲座的精选本。本册收录了任继愈、王震中、朱家溍、来新夏、孙钦善等12位学界名流、文坛泰斗的精彩讲稿,内容涉及哲学、文化、诗学、昆曲、建筑等多个方面,每篇都见解精辟、格调高雅。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并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所有“上进的”、“探寻着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杏林阐微:三代中医临证心得家传》通过秘法薪传、针灸绝技、妇科扼要、临证得失、灵验外治、病案选析、医话医论七讲,详细阐述了作者家传中医秘笈及其多年行医心得,介绍了作者对方药应用及妙用针灸治疗部分疾病、对妇科疾病治疗的思路与方法、临证得失、外治妙法妙用、典型病例分析,以及他人成果的学习与总结等,并以大量的医案证实其中医临床之心法。《杏林阐微:三代中医临证心得家传》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理法方药兼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书目答问》是张之洞于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学政时,因“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而“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此书共著录图书两千二百余种,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下又分小类、子目若干,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于各书下注明卷数、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间有简明按语,指示读书门径。未有附录二:一别录,举初学可用群书读本:二分类列举清学者的姓名、籍贯。张氏在其所作《书目答间略例》中说:“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可见此书有补《四库全书》之用。但由于张氏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局限性,是书不收小说、戏曲及所谓的“越轨”书,亦为一大瑕疵。另外其中的疏漏讹误亦不在少数。 本书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
在人类文明史上,图书馆学、文献学与目录学的产生几乎一样源远流长,它们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相互交叉的联系,在追溯历史渊源和面向现实与未来中,有着同源和相互应用、共同发展的关系,有鉴于此,编委会将文献学和目录学研究合为一辑,列入《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中。收录在本辑中的有倪晓建、王余光、陈力、王世伟、柯平、王新才、徐雁、王国强等当代中青年学者的文集。倪晓建、柯平、王新才、王国强主要研究目录学。其中倪晓建通过提出精萃信息理论而深化了目录学研究;柯平则以数字化目录学研究创新了现代目录学理论;王新才于目录学发展多所着力,对目录学演进的阐释相当独到;王国强深于古典目录学研究,尤其是汉代与明代,更是其着墨重点。王余光、陈力、王世伟等人则主要研究文献学,其中王余光主要研究文献
《中国杂文(百部)卷四·当代部分:李建永集》收录李建永从事杂文创作以来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撒娇的流派》、《气是文章主》、《拳打卧牛之地》、《李白之死因新论》、《毙虱谈》、《杂文的“兴观群怨”》《车上车下》、《鼠猫晤谈记》、《假如俺是名人》、《“爱”你没商量》等数十篇。
由清秋子编著的《我是老三届》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开始,逐渐走向深沉,作者对30多年前的知青生涯做了全新细致的阐述。《我是老三届》中作者的回忆,不仅会引起老知青们对往昔的怀念,也能给80后、90后读者以激励和启发。
本书是美国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的经典之作。书中对引文索引法的概念、应用原理和方法,以及它作为检索工具的重要意义和应用方法等做了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