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简要的《史记》概论,分为二十个专题。主要讨论《史记》的编撰问题,考证重《史记》重要篇章的史实,以及太史公司马迁的生平、行实、事迹编年,简明扼要,严谨扎实,是一部真正意义的 大家小书 。本书篇幅仅数万字,但并非泛泛而谈,作者精到细致,长于考据,往往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所述问题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于作者生前并未刊行,此次出版,系据作者讲义稿整理而成,并参考了湖南师范大学所藏作者批注的自校本,点校体例严谨精当。
本书为国医大师张灿珅教授《中医古籍文献学》的修订版,包括中医古籍文献的源流与流别、书名与篇名、书体结构、文体、文字、标记符号、载体、著录、校勘、注释、类书与丛书、聚散与辑佚、辨伪等有关内容。旨在结合一般文献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介绍中医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的研究方法等。历史地、客观地反映中医古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与基本面貌,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与概括中医古代文献研究与古籍整理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的研究方法。
将印本图书当作物质实体加以研究,不但可以揭 示图书的生产过程,而 且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图书的具体要素是如何通过设计 和排版逐步赋形,终 达成其传递意义的功能。《分析书志学纲要》对分析 书志学进行了简明扼要而又通俗易懂的 介绍,试图在回顾其历史的基础上,用明白如话的语 言,说明如何寻找并分 析具体图书生产过程的证据线索、如何分析评价具体 图书设计的意义。本书 作者G.托马斯·坦瑟勒是当今杰出的书志学和文本 学专家之一。本书既是书志学研究的实用 指南,也是对这一方兴未艾的学科的历史总结。对于 我们所有使用图书的人 来说,如果想要学会在阅读文本词句的同时也能解读 图书的物质特点,本书 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出发点。
本书收上海古籍出版社 (包括本社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6-2016年6月间出版的万余种图书内容提要及相关版本信息。按图书分类法分类,并结合本社具体出书情况,按,按文学、历史、哲学、考古 文博 语言 文字、艺术、文化、科技、教育、综合九大类排列,大类下再细分若干小类。每个条目包括书名、作者(无署名者除外)、出版年月、开本、页数、装帧(不标明装帧者为平装)、定价、内容简介等内容。附录历年图书获奖信息、书名检索(笔画及书名首字汉语拼音检索)、丛书名索引(按笔画排列)、上海古籍出版社联系方式等。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而又独具特色的世居少数民族,也是为世界稻作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 水稻民族 。现有人口297万多,主要聚居于贵州的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散居贵阳、安顺、毕节、六盘水等市以及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其来源于古代 濮越人 。唐代史称 西南蛮 ,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 蕃 仲家蛮 ,明清称 仲蛮 ,解放前被称为 仲家 水户 夷族 土边 本地 绕家 等,大部分以 布依 或 布越 自称。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统一用 Buxqyaix (汉语音译 布依 )为族名。布依族除使用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布依语外,还拥有本民族古文字,20世纪50年代又创制了拉丁布依文。同时,布依族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礼仪风俗、文学艺术、建筑及饮食等方面也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基于此,本书对有关布依族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搜
本书由史证编、版本编和鉴定编三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书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中国书籍的产生、初兴与发展、书籍的装帧艺术、版本类型与版本称谓、一般刻本书的鉴定、活字印本书的鉴定、抄写本书的鉴定等。本书可作为古籍普查的培训教材。
现代汉语有普通话,明清时代则有官话,亦日正 音。当时的欧、美、朝、日等域外汉语官话韵书及其 相关文献,因带有罗马字、谚文和片假名等拼音文字 的注音,在直观性地保留了各个时间节点官话的音韵 特征的同时,其所记官话语音还具备传教、外交和通 商等用途的实用性质。由陈辉所*的《从泰西海东文 献看明清官话之嬗变--以语音为中心》通过文史语言 学和传统音韵学并举的方法,从这些域外文献中梳理 互证出一条相对清晰的明清官话语音嬗变之轨迹,揭 示出了官话正音的理论标准弄口实际样板的发展脉络 。
在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延安精神是闪耀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历史启迪现实的原则,聚焦于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彰显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视域下分析延安精神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使延安精神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手册适用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三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与应用部分,重点是文献标引特殊规则的应用。本手册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说明问题,对于某些特殊问题尽可能用实例加以解释,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有实例均来源于 国家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 。
该稿是为纪念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而集结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丰富,包括甲骨文、金文考释,墓志、兵器铭文、秦汉简帛、陶文玺印研究,古籍整理与思想研究(如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墨家与《管子》经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荀子学术思想变迁考、《论语》 不以其道得之 解),以及高校学科机构研究论文。
本书论述了古籍版本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史,研究了古籍版本学的鉴定方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据多数专家考证,它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它不但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等比西方近现代才兴起的学科对人的发现,论述还为精深、全面。 《黄帝内经》不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养生学巨著,与《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中国医学史上的重大学术成就的取得以及众多杰出医学专家的出现,与《黄帝内经》无不有着紧密的联系,被
《中华布洛陀神史》是壮族学者黄懿陆先生所著的《中华文明起源三部曲》之二。从布洛陀神话的起源、历史及相关文化研究入手,研究人类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起源问题,为探寻历史真相,揭示和复原人类曾走过的路而写下的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
毒理学是有关各种毒物的检测、发生、性质、效应及管理的科学。它研究化学物质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重点是探讨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中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和作用机制及其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和科学。本词汇主要录毒理学理论,原则、技术的基本概念,重要的外源性化合物、酌情收录重要实验方法,仪品设备术语名词,(计3万余条)。并有选择的适当收录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实验动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与毒理学密切相关的周边学科的词汇。
徐鹏绪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借鉴 我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献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 论方法,建构了由“总论”、“本体论”、“功能论 ”构成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理论体系;设计了中国 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叙述、研究框架,即现代文学文献 学本体的结构模式。本书认为,1917年—1949年所产 生的新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原典文献。而中 国现代文学学科文献,还应包括原典文献传播过程中 生成的对现代文学进行批评研究的二级文献,以及对 这些批评研究进行再研究的三级文献。本书将中国现 代文学学科各级次、各类型的重要文献,按的逻 辑层次关系,构建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文献谱系。本 书对各级文献和每级文献中不同的文献类型的特征及 其文献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精当的评述。
这本《本草纲目全书(典藏精品版)》精选《本草纲目》中最经典、最实用的内容,不仅揭示了1300例延用千年的中草药药理、药性等,更以《本草纲目》为立足点,全面考察现代人生活中的饮食结构与生活特点。收录5000多个实用药方,囊括中医药理理论、脉象与针灸、服药法则、饮食疗法与宜忌等,用心诠释,悉心指导,让国学药典真正运用到养生疗病之中。
《女法医手记》作者王雪梅,对生者来说,死亡永远是一个艰深的谜语,一本难以破译的密码。因为死者无法面对活着的人们讲述自己惨痛的死亡经历,因此死者和生者被一条看不见的但又真实存在着的鸿沟隔开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法医才可能填平这条鸿沟。法医的天职就是用科学的手段,靠扎扎实实的本事,让死人开口说话,帮助他们将死亡的真相告诉活着的人们,做死亡的转述者。
《外经微言》全书九卷,卷各九篇,共八十一篇,清·陈士铎著。卷论述养生、天癸、月经、子嗣、寿夭等;第二卷论述经络终始、标本顺逆;第三、四、五卷论述五行生克、脏腑气化;第六、七卷论述五运六气、四时八风;第八卷论述伤寒、温疫;第九卷论述阴阳寒热等。重点对养生和五行理论以及临证应用进行了阐发,从安心、守神、保精等方面论述了养生之道。肺金篇、肝木篇、肾水篇、心火篇、脾土篇、胃土篇等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发展了《内经》的五行生克思想,将《内经》的理论与临床辨证密切结合起来,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六气学说均有独特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