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编为总集编撰与综合研究,以《文选》为始的中古文学总集为主要线索,下涉唐宋及其后有关中古文学的总集,兼以正史、目录、其他史籍和部分 学者研 究,全面系统地展现当下可见的中古文学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中编为中古诗文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诗文方面,以时间为纲,以作者为具体线索,上启汉魏,间杂南北朝,下至隋 代,并对《苏李诗》《古诗十九首》等不系名的重要作品也进行了研究综述和相关考证;下编为中古小说文论研究文献,是针对中古时期的小说和文论两个方面,基于可见的文献,对 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考证说明,文献搜集详尽,考证说明精深入微。
西方大学的古典学系没有也不需要中国文史典籍课程,我们的古典学系却不得不修习西方的古代文史典籍。理由 简单:百年来的中国越来越西化,究竟会西化成什么样子,我们迄今谁都没底。认识西方文教传统,是我们的古典学“专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西方古典文献学发凡(古典学丛编)》中的三篇文本分别扼要介绍了西方的古典语文学史、古代修辞术史和文本考据学,均属于古典文献学的常识,看起来与我国的古典文献学没有太大差别。然而,西方的古典文献学史隐含着西方文明自身内部的问题,唯有关注到这些问题,我们才会意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古典文献学的差异。 《西方古典文献学发凡(古典学丛编)》的作者是刘小枫。
《女法医手记》作者王雪梅,对生者来说,死亡永远是一个艰深的谜语,一本难以破译的密码。因为死者无法面对活着的人们讲述自己惨痛的死亡经历,因此死者和生者被一条看不见的但又真实存在着的鸿沟隔开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法医才可能填平这条鸿沟。法医的天职就是用科学的手段,靠扎扎实实的本事,让死人开口说话,帮助他们将死亡的真相告诉活着的人们,做死亡的转述者。
《中国古代散文论丛(2013):第三届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内容简介:骈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体,其句多四六对仗,故又称四六文或四六、骈俪、骈体等,具骈文要点而有押韵者称骈赋。该文体在文学史上评价不高主要因为后期华而不实,适于写景而不适于说理。
家里变故的阴霾挥之不去,寄人篱下的痛苦无处言说,“董大少”一蹶不振,几乎向生活投降。好在,和妈妈搬去星城之后,一切似乎开始好转,日子虽清苦却自在,井且他还结识了几位新朋友——“小太阳”秦馨汀、“面瘫班长”黄河,以及“超长反射弧少女”程深雪。这些朋友努力走进他的世界,让一度几近崩溃的董叙阳重新学会微笑。而每当需要坚强榜样的时候,他的心头总会掠过那个清冷女孩——梁筱唯的身影。 对梁筱唯来说,日子也并不轻松——家庭发生巨变,在学校遭人排挤,少女坚韧而淡然地面对一切,因为她始终记得分别前董叙阳说的最后一句话:“筱唯,你拥有自己不知道的强大能量。”意外收到三封董叙阳未寄出的信,令梁筱唯阴差阳错地和秦馨汀成为朋友。然而只身前往星城探望秦馨汀的妹妹馨蓝的她,却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误
本书由史证编、版本编和鉴定编三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书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中国书籍的产生、初兴与发展、书籍的装帧艺术、版本类型与版本称谓、一般刻本书的鉴定、活字印本书的鉴定、抄写本书的鉴定等。本书可作为古籍普查的培训教材。
这是与邵甏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配套的版本目录学工具书,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作者曾参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目验古籍版本约五千种,又进而寻访有关古籍,并参考大量前人时贤版本目录这著作,以十余年之功独力撰成此书。此书以浙本《总目》的三十二种),于每一书目下逐一注明进呈本所录,知见本版本形式、现状、藏所,并录有关序跋题识、印记、写刻工,间加按语,时有新知卓见。附有书名、人名、写刻工和藏书家藏书印鉴四种四角号码索引,极便检索。
为推动3D打印的普及,Autodesk公司发布了一套适用于普通用户的免费建模软件Autodesk123D,它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工具,而其中的Autodesk123DDesign是一款简易的3DCAD设计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帮助3D打印爱好者快速将构思成型,然后打印出来。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123DDesign的各部分功能,并配以大量的插图以帮助理解。为拓展2D图形的绘制能力,还介绍了Illustrator中的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把AutoCAD绘制的平面图导入到123DDesign中去创建模型的流程,并讲解了CubifySculpt2014的使用,使建模流程更加灵活。
因日常工作之需,我们为《(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制了书名索引。为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将其公诸于世,为古籍界同仁提供便利,以免躬亲翻检之劳。 考虑到利用书名索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稿本的全文作为书名索引的附录附其后,并对稿本的类目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为节约篇幅缩印成上下栏版式。
保存我国优秀古代文化典籍,培养中华文化传人,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发挥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国家图书馆神圣而重要的使命。 2001年至新世纪之初,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历年轻的领导集体刚刚组建,他们在思考,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源头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中寻找现代文明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重要载体的中国典籍应更多地从文人墨客的书斋、专家学者们的象牙之塔中拓展开来,回到广袤无垠而生生不息的人间沃土,回到生机勃勃而问题四伏的有情天地,成为不断生长的活的文化。作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的管理者,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保护典籍的安全传承,还有义务让这些典籍走近社会大众,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北京图
《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系列·古籍计算机信息门户自动构建与应用:以农史学科为例》侧重于农史文献数字化实践——中国农业遗产信息平台建设,并介绍其实际应用。作者曹玲、薛春香,均为博士,分别就职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系列》的出版发行,可为正在有志于从事本领域研究和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文本。我们期待本丛书能为中国从文化古国向文化大国、文化强国迈进尽绵薄之力。
民国期刊的发展相当繁荣,从各种类型的期刊可以见证那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一个个历史侧影。收藏、研究民国时期的期刊亦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本书对民国期刊画龙点睛的梳理、概括、研究,对广大收藏者、出版人、文史研究者、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本难得的资料参考书。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本教材力图强调实践性,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本课程时,了解大量的实际例证,增加对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感性认识。除了思考题外,我们还设计了练习题,思考题与练习题都用繁体字,以便孥高大家对古典文献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练习题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也可以在课后做。我们建议教师应事先熟悉这些练习题,还可以根据旦己的教学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那些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包括一些硕士生)还可以按照“进一步阅读文献”所提供的线索自学,进而拓展和加深有关方面的知识。自学也是一种实践,大学教育最根本的特性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刘向、刘歆父于。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科技的现代化,这门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