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与评价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客观上会影响和推进图书馆发展方向。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视角,针对网络数据库资源建立起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国内外若干网络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网络数据库建设方向提出建议。后续研究选择从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分析,对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进行量化思考和研究,为图书馆建设与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实践参考。
密室逃生、以人为书、书脸阅读、书模表演、阅读疗愈、香氛及手作书籍……这些奇思妙想、好玩有趣的读书方式就是当下正在兴起的时尚阅读。图书馆工作者们用创新思维,让读者在汲取知识营养之余尽享读书之乐。那么这些极具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如何策划和实施的?效果如何?留给我们哪些启示?本书将为读者展示这些活动的全流程,以期为读者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
本书从图书馆门户网站建站的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出发,首先对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开源软件做了全面的考察,然后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的介绍了使用开源软件WordPress以及phpBB搭建图书馆新闻网和读者园地的方法和步骤,接着详细的讲解了开源软件Drupal、Dokuwiki和Lilina的搭建和使用技巧,*后则对自适应网站建站中HTML5和CSS3主要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
当下图书馆人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80多年前的图书馆人将图书馆作为改造社会阅读状况、改造社会教育状况乃至于改造社会的主要战场,努力实践救国、富国、强国理想的一种回归。《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还原80多年前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些细节性的人和事,一方面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对当时图书馆与社会阅读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利于图书馆精神以更为厚重的方式返回当代;另一方面可为图书馆从应该提供社会阅读的道德直觉性转化为制度上的可操作性提供借鉴,利于当下图书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实践活动。
《图书馆学导论》系统地概述了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于图书馆学的技术方法未作详细论述,因此,本书是一本导论性的教材。 自1959年以来,作者一一直担作本科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工作。1979年开始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向研究生,在此过程中,作者对外的图书馆作了一些考察,曾编写了讲稿,撰写了数十篇论文,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一的。材料亦是长期积累的。书中的部分观点,已有关论文中阐述过,广为读者所知。本书较系统地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力图向即将从事图书馆事业的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图书馆入学基础知识。
聚集图书馆领域专家和一线工作者,最敏锐的眼光,的视角,对于提升阅读推广人的理论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丰富的案例展示,借鉴性强,易于阅读推广人上手操作,迅速提升本馆的活力和形象 该丛书涵盖阅读推广的热点领域,体系科学,紧贴时代需求 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本书从儿童阅读推广的概况谈起,继之以儿童读物的分类及选择,既系统地介绍了中外儿童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又对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案例进行了深度展示与分析。同时,重点介绍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常用的两种形式:故事会活动与暑期阅读活动。书后还附有延伸阅读材料供读者拓展使用。
《用地指标》和《建设标准》本身,只包括条文和条文说明。但在两个标准编制过程中,进行了范围较为广泛的实地调研,形成了若干调研报告;实施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以及历时性统计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形成若干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对两个标准涉及的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若干专题研究报告;同时,在标准的送审、报批时,还形成了阐述条文理据的送审报告和报批报告。本书就是两个标准编制组的主要成员以上述材料为主要依据,按照标准编制过程中形成的最终思路以及自身对标准的理解,对标准有关规定的缘由、背景、依据、方法的较为详细的阐述,对标准有关指标实际应用的示范性诠释。目的是希望标准的使用者能在对两个标准全面、系统、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在公共图书馆规划和建设的实践中加以正确的使用。 本书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担
天一阁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登上天一阁,对天一阁和中国学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黄宗羲、全祖望、万斯同、袁枚,至李邺嗣、冯孟颛,及至沙孟海、陈训慈、郭沫若等。 本书作者从全新的视角通过对等阁学者与天一阁学术渊源关系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了天一阁对于江浙一带学者,尤其是浙东学者的学术贡献,进一步确立了天一阁在中国藏书史和学术史上地位。
图书馆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着读者,可以说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隐性课堂”。图书馆通过"隐性教育"方式间接地使受教育者得到教育,同样也通过图书馆衍生出来的“产品”时时刻刻塑造读者的灵魂、丰富读者的知识,影响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书馆与社会教育(精)》稿辑录了张伟担任浦东图书馆馆长之后的多篇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实践探索,并结合其以往任校长的经历,畅谈了教育管理理念、阅读对人的影响,等等。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起源于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文献整理活动。本书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学是研究什么的、图书馆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学了图书馆学有什么用途、图书馆学是如何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图书馆学大家及其贡献有哪些、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哪些、书籍的发展及未来命运是怎样的、图书馆职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图书馆学研究的趋势和重点是什么等内容。
此书为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管理办公室为全国农家书屋管理员编写的工作指导手册。书稿采用问答式,注重实用性,简明易懂。内容包括(一)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地位、作用、岗位职责、素质要求。(二)农家书屋管理员应知的出版物常识。(三)农家书屋的出版物管理。(四)农家书屋的基本服务。(五)农家书屋的延伸服务。(六)如何获得出版物信息。(七)农家书屋管理员介绍。此外,该手册还收录了柳斌杰署长致全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一封信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各地农家书屋协调组织名录》。该手册对于全国广大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推进文化工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图书馆的故事》阐明: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