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数字化浪潮冲击、数字技术变革的影响后,传统纸质书阅读仍是各国民众主要的阅读方式,同时数字阅读与其形成互补并稳定发展趋势;各国阅读推广活动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吸纳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基金会、其他社会机构多方协作参与,不断促进各国阅读推广活动繁荣发展。本书是对目前数字技术大背景下各国全民阅读情况进行的多方位立体研究,全书由 主报告 和 国别报告 两部分构成。其中, 主报告 概述了国外全民阅读活动现状与经验研究,从各国全民阅读活动现状、各国全民阅读经验特点、国外阅读推广活动对我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研究。 国别报告 包括日本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德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法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西班牙、英国、美国等6个国家全民阅读工作,从阅读数据调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
本书共分12章,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进行讲述。分别是:图书馆学简史,现代图书馆学基本概念,现代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现代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性质,现代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现代图书馆的类型,现代图书馆事业研究,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现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研究及图书馆队伍建设,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章节之间可以说是一环紧扣一环,完整地表述了现代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湖南近代图书馆史》是一部研究晚清至民国湖南省图书馆发生、发展演变史的学术著作,该书运用了大量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年鉴、期刊、报纸、文集、方志等史料,对湖南近代图书馆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经费来源、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配有大量珍贵插图。
本书收录的55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结合作者各自的业务工作和实践经验,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书按内容侧重共分五部分,即:信息服务与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典籍研究、其它学科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涵盖面广,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总结,还有课题研究报告;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也有其它学科的研究。本书在程度上反映了华东师大图书馆近年的资源建设、服务手段和学术研究的成果。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在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包括史话和书话两部分,较详细地介绍了天一阁的历史和现状,有重点地揭示了藏书的特点和价值,供人们在了解和探索这座宝库时参考。本书深入浅出,兼顾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通俗性。
红蕾博士学位攻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2008年进人西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课题却是《钱谦益藏书与(绛云楼书目)》,这在学术领域上应该说是个不小的转弯。通常情况下,取得博士学位后,若继续深造,其出站报告多与博士学位论文相衔接。原因是自己既熟悉,又易深化已有的学术成果,容易奏效。而红蕾博士则反其道而行之,硬是选择与博士学位论文不相干的文献学领域内容作为主攻方向,这实在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足够的智力、能力和努力。现在出站报告已获圆满成功并以优异成绩出站。之后,又进一步深化此题,并付之梨枣,向学术界奉献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科研成果,我为之十分高兴。 钱谦益是位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封建士大夫,又是学术宗伯;既率先降清,又寄望毫无前途的南明小朝廷;既心仪做官为宦的显赫与荣耀,又不愿放弃江左盟主的
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不能严格满足受益的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属于混合公共产品。如何在保持公益性服务宗旨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内部生产活力,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在公益性和效益性之间寻找有效合理的平衡点。从而达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下图书馆人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80多年前的图书馆人将图书馆作为改造社会阅读状况、改造社会教育状况乃至于改造社会的主要战场,努力实践救国、富国、强国理想的一种回归。《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还原80多年前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些细节性的人和事,一方面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对当时图书馆与社会阅读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利于图书馆精神以更为厚重的方式返回当代;另一方面可为图书馆从应该提供社会阅读的道德直觉性转化为制度上的可操作性提供借鉴,利于当下图书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实践活动。
当下图书馆人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80多年前的图书馆人将图书馆作为改造社会阅读状况、改造社会教育状况乃至于改造社会的主要战场,努力实践救国、富国、强国理想的一种回归。《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还原80多年前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些细节性的人和事,一方面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对当时图书馆与社会阅读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利于图书馆精神以更为厚重的方式返回当代;另一方面可为图书馆从应该提供社会阅读的道德直觉性转化为制度上的可操作性提供借鉴,利于当下图书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