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文版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成,但少数章节的内容有所删减、增补或修改。全书的体例和英文版也略有不同。另外,所有外国人名在次出现时都在译名后加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人名的拼写,如果译名在英文版中采用的是拼音或韦氏音标拼写,则不加标注;如果采用的是外国人名或不规范的罗马字母拼写,则按外国人名处理,在译名后加以标注。
张浩如编著的《图书馆营销研究》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营销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当前图书馆营销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力图能够找到适合我国图书馆特点的营销理论和方法,以期对我国图书馆营销理论与实践工作能有所参考。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天津调研报告》首先对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之天津调查进行系统的介绍,然后对天津图书馆实践、天津图书馆行业分馆、天津图书馆社区分馆、和平区图书馆、天津少儿图书馆、泰达图书馆的经验进行探讨,提出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杜定友是我国近现代卓越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事业活动家。他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图书分类学、图书目录学、汉字排检法、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筑、地方文献等方面皆有突出的理论建树。本书系统而详细地评述了杜定友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其在各方面的贡献,对读者了解杜定友的生平及近现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很有帮助。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制度创新》以解决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为目标,探讨并提出了面向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制度创新途径,包括探讨面向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适度保护;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权利限制制度;包容新的作品使用与传播方式(如授权要约、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创作共用等);改进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确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者权;探索更有效率的著作权授权模式等。《面向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制度创新》可供管理类专业和政法类专业,如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科技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政策、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为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便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此,近些年各个图书馆都在利用一切条件对馆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以满足读者在新形势下的不同需求。我们发现针对图书馆馆员培训的教程屈指可数,而且在这少数几种培训用书中,一些内容已经陈旧,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为此,我们结合图书馆的工作需要编写了这套教程,期望能为图书馆馆员培训提供帮助和参考。全套教程包括了图书馆的所有日常工作,从图书的采访、编目到流通、阅览,从读者服务到信息服务,从印刷资源到电子资源,从数据库建设到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从参考咨
暂无关于退货规则:由于按需印刷商品版图书属于定制类商品,根据订单递交成功再安排印刷,因此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换货。您付款的同时,我们已安排下厂印刷。如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可以接受退货,但不接受换货。如果退货后依然需要此商品,自快递签收日起的5日内,可联系客服退货后再重新下单,并且保持出售时原状和收货单据的齐全。
《武汉百年名典:图书馆学导论》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事业建设等领域提出的一系列独特见解,在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湖南近代图书馆史》是一部研究晚清至民国湖南省图书馆发生、发展演变史的学术著作,该书运用了大量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年鉴、期刊、报纸、文集、方志等史料,对湖南近代图书馆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经费来源、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配有大量珍贵插图。
红蕾博士学位攻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2008年进人西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课题却是《钱谦益藏书与(绛云楼书目)》,这在学术领域上应该说是个不小的转弯。通常情况下,取得博士学位后,若继续深造,其出站报告多与博士学位论文相衔接。原因是自己既熟悉,又易深化已有的学术成果,容易奏效。而红蕾博士则反其道而行之,硬是选择与博士学位论文不相干的文献学领域内容作为主攻方向,这实在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足够的智力、能力和努力。现在出站报告已获圆满成功并以优异成绩出站。之后,又进一步深化此题,并付之梨枣,向学术界奉献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科研成果,我为之十分高兴。 钱谦益是位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封建士大夫,又是学术宗伯;既率先降清,又寄望毫无前途的南明小朝廷;既心仪做官为宦的显赫与荣耀,又不愿放弃江左盟主的
本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为中国藏书史专著提要,始祁氏《澹生堂藏书约》,终今人《浙江藏书史》,凡七十四种有关藏书史之著述,均依向歆遗规,各撰提要一篇,既以见范君涉猎之所及,亦有裨于有志斯学者之参阅。第二部分为范君近年游踪所至访查私家藏书楼之日记,收《江浙私家藏书楼探访日记》、《入蜀出渝日记》、《闽赣湘访游日记》等数文,详细记述在各地所访见之私家藏书楼,别具视野,不仅可备卧游者阅览,亦足供研究者参考。第三部分为范君历年对藏书史所涉及之问题进行专门性论述之专篇论文二十三篇,无论就史事之考订纠谬,抑或对他人有关著作之评价,均本实事求是之旨,无放言蹈空之说。其挖掘藏书家之淹没史实,订正藏书典故之诠释,均见功力。而《中国私家藏书目录探考》一文,尤为近年少见之佳作。本书将为私家藏书史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