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物语》第一篇“话文物”中,野岛刚评述了《翠玉白菜》、《溪山行旅图》、《快雪时晴帖》、《毛公鼎》、《富春山居图》等37件台北故宫的重要馆藏,时而描写作品本身,更多的则是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些文物在战时的颠沛流离中所经历的故事。第二篇“谈故宫”中国,每一话都围绕着与故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特写了故宫的过去。“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文化反映了中国所有的东西,中国人也通过文化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和命运。”第三篇“访昔人”则通过专访故宫历任院长等社会人物,揭露了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是围绕吴地万年文化展开叙事的展览,本书以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为依托,通过导览、策展、观展三个部分,借助采访札记、图文说明、 资源融合等形式,对吴中博物馆如何策划、组织、制作、运营“考古探吴中”“风雅颂吴中”基本陈列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记录。书中不仅用采访对谈的形式呈现了各类人员参与展览制作的过程与细节,还邀请不同群体的观众以独立的视角表达观展感受,为读者全面呈现一座市县级博物馆如何策划制作高质量的基本陈列。
在世界博物馆序列中,卢浮宫、英国博物馆、冬言博物馆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这四大博物馆以其拥有藏品之多、包揽文明种类之广以及研究人员队伍之精良著称于世。无论对于专业的艺术学者,还是普通的艺术爱好者来说,四大博物馆都是置身异国时不可绕开的艺术圣地。全书将中华文明放置于世界文明的框架中加以论述,以史为鉴,提醒国人莫要崇洋媚外,亦不可妄自尊大,使全书具有较广阔的视野、较开阔的格局。
作为博物馆学的研究生入门教材,本书旨在让读者对博物馆的早期历史、当下状况和未来发展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解释博物馆的功能;为博物馆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书的独特之处是作者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博物馆,并认为博物馆是以文献为中心的机构,将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结合起来,并通过跨学科理论视角审视博物馆实践。随后,作者提出了现有多种类型博物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的共性及区分彼此的差异,以及所谓的有意义的物质资源——博物馆中的“物”。大多数博物馆学著述将“物”仅仅视为构成收藏的东西,然而本书深入探讨了“物”的物理性及其意义,尤其是被博物馆化后“物”的意义的演变。这部分构成本书的核心内容,审视了博物馆学的重大转向,即从 初的关注博物馆观众转变为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情境下,“物”是
《博物视野里的鲁迅》(“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丛书”之一)是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音海研究馆员的学术随笔集,涉及鲁迅和同时代文化人事迹、事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全书23篇文章近20万字,主要从鲁迅纪念馆收藏和展示的物品、文献等“博物”当中,择取兼具代表性、可读性、趣味性的内容,以学术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大致可分板块,一是直接写鲁迅的,如《鲁迅对北方历史考古的关注与思考》《从古版画、汉画到新兴木刻——鲁迅学术、创作与美术活动的关联》《鲁迅与九华堂笺纸》等;二是间接写鲁迅的,如《贺友直绘 》中陈士成形象的塑造》《李桦木刻中的景物处理特色》《朝花嘉卉说“陀莱”》等;三是作者常年来对博物学和博物馆工作的思考,如《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传统学术的转型——以博物学及博物馆兴起为例》等;适合博物馆、文学、文化
《第三代学人自选集(辑):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主要内容包括:心路百年“华夏中心”与新的世界图式漫话徐继畲、从冯桂棻到郑观应洋务思想家试析、“破”与“立”漫话胡适与陈独秀、“哥德”与“费希特”漫话胡适与张君劢、试论胡适与丁文江思想的异与同、“出山要比在山清”漫话丁文江、为传统与现代接榫蔡元培思想透视、傅斯年思想矛盾试析、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张申府、闻一多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等。
宁波城区西部西塘河北岸铁路立交桥西侧,有一棵并不算老的樟树,树身几乎是侧卧着伸向河中。河岸有着漂亮的石栏,那棵樟树几乎横压在石栏上,自由自在地生长。说来好笑,笔者居然为此激动,引发了写作《大音希声:宁波慈善文化》的动机。原因其实一点都不复杂,笔者由此感受到了宁波人的善良与宽容。对一棵樟树尚且如此,对人对世间万物其真其善其关也就可想而知。中地的慈善事业近年来刚刚走出禁区,有关慈善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小苗既已破土,长高长大就可预期。作为地方慈善文化研究专著,《大音希声:宁波慈善文化》只能算是一种尝试。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古今研究者的大量研究成果,笔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因涉及研究者众多,难以一一表述。书中事例有的是有意引用,绝非掠美;有的属无意雷同,势在难免。观点相同者并非私恩,看法
20世纪后期,学术界围绕民主问题的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表明人们在持续关注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持续性。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既是民主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也是对民主政治现实深刻反思的结果。《协商民主研究丛书:协商与协商民主》围绕协商民主的一般理论、中国协商民主的定位,以及协商民主的实践,集中选辑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创造了多种实践形式,如党际协商、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推进竞争性民主、发展选举民主的基础上的一次新的探索。
90年代,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李泽厚仍在言说,仍在对话,他的思想葱茏、日新,他的哲学蓬勃、自生。《李泽厚对话集:九十年代》为李泽厚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对话录文章结集,全面梳理了李泽厚90年代的思想,有助于当代人了解90年代思想界状况和李泽厚思想的发展。很多思想和言论对于当前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追述文化古城时期(1928-1937)的黄金时代,回忆了文化古城的学府往事、环境气氛、学人轶事、文化艺苑等,从中西贯通的学术到悠闲惬意的日常生活,立体勾勒出一部古城的文化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