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立足大数据时代浪潮,对接国家治理和数字中国战略,洞察档案事业数字化数据化转型与智能化智慧化升级态势,归纳分析档案数据管理实践与运行障碍,着力探究档案数据的本质属性、演化机理、运行规律、要素价值和利用方式,深入解析档案数据治理理论内涵,科学构筑集质量控制、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安全保障与运行机制于一体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指导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科交叉与数智赋能,综合运用数据科学与社会治理理论,开辟档案数据研究新论域,系统创建档案数据治理理论知识架构,有效提高档案数据治理效率效能,推动档案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提升档案事业生态位、话语权与社会影响力。
本书为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版《档案学概论》的第二版。在该版的基础上,本书突出了对档案学根本问题的解读和时代发展性的阐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客体(档案)+主体(档案形成者、档案工作者、档案机构、档案利用者)+主体之于客体的管理活动(档案工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体系(档案学)”的总体结构。回答了有关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活动的主体、档案学四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了学术理性和时代特点相统一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主要收录东北各地(地理上也可称“关外”,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党政军群、社会各界人士给调查团的呈文。1932年2月3日,李顿调查团由法国勒哈弗尔港出发,经英国、美国、日本后抵达中国上海,转杭州、南京、武汉等地,后赴东北进行一月有余的调查。 正在与日军周旋、战斗的东北军政当局、民众抗日武装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东北各界民众冲破日军、特务的重重阻挠,通过不同途径上书调查团,揭露日军屠杀百姓、残害妇女儿童、摧残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奴化教育的种种罪恶;揭露日军侵略东北、掠夺资源的阴谋;对调查团全面调查、国联公正裁决寄予期待;对东北抗日武装的斗争予以肯定。 东北社会上层人士文化水平高、信息渠道广、观察视野宽,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原因、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能够全面系统陈述
本书收录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等23 个 约500 个知名科技社团的基本信息, 整合并分类介绍了这些科技社团的基本情况, 涉及理、工、农、医、交叉学科五大领域, 涵盖科技社团基本信息、历史沿革、愿景使命、治理结构、会员情况、期刊与奖励六个方面的内容。本书的出版可为深化我国科技社团治理改革提供信息支撑, 使 多的研究者、 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获得各国知名科技社团的信息, 为我国科技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本书是民国年间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史料旬刊》、《文献丛编》中,清代档案史料的选编整理本。故宫博物院自民初成立以来,整理刊发了大量馆藏明、清档案史料,《史料旬刊》、《文献丛编》就是定期发表整理成果的刊物。《文献丛编》出版于1928年至1943年(初名《掌故丛编》,出版10辑后改现名,并另行编序),由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掌故部主编,共出版62辑(包括《掌故丛编》10辑、《文献丛编》46辑、“三藩史料”专辑6辑),约公布了一百三十多个专题的明、清档案三干三百余件。《史料旬刊》出版于1930年至1931年,由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辑出版,共出版40期,约公布近五十个专题的清代档案史料。这两个刊物所公布的清代档案史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关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对于当时刚起步的清史研究起到了奠基和促进作用
《清华大学档案精品集》以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以学校建立和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从1909年到1958年共50年的时间跨度内,选取了部分珍贵档案资料,包括记载学校发展、变迁的公文、规章,凝聚前辈大师心血的文稿、手迹,记录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学籍、成绩,伟人题字、名人实物、照片图表等。在档案选取时,只限于适宜公开的档案而舍弃涉密的档案,力图体现档案类别代表性而不求系统、全面及年代均衡,注重手稿内容及品相而非人物的社会及学术地位。 通过对这些珍贵档案的展示、考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清华大学创建、变迁、发展的奋斗历程,使清华师生、校友以及关心清华发展的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清华历史,感受清华文化,传承清华精神。
印章档案是指 、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使用过的印章,是一种具有特殊载体形态并在历史研究、档案考证、文物收藏和艺术鉴赏等方面有着特殊价值的档案。 四川省档案馆馆藏特藏库印章档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南行(军)政区各委、办、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行署区党委及其工作机构,西康省级各 、企 ,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群众团体等的印章等,共计463枚。这些印章的使用时间应为1950年至1993年间,这部分印章停止使用后,随着各机构的文书档案一并移交给了四川省档案馆珍藏。它们见 证了四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四川省政权建设的重要实物佐证。
本书收录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档案学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保护、电子文件管理、历史文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9个分支学科,共1682条。这些名词供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遵照使用。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档案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按照《“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总结了经济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工作管理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本书旨在宣传经济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调动档案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创新积极性,推动经济科技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书适合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学习参考。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主要收录东北各地(地理上也可称“关外”,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党政军群、社会各界人士给调查团的呈文。1932年2月3日,李顿调查团由法国勒哈弗尔港出发,经英国、美国、日本后抵达中国上海,转杭州、南京、武汉等地,后赴东北进行一月有余的调查。 正在与日军周旋、战斗的东北军政当局、民众抗日武装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东北各界民众冲破日军、特务的重重阻挠,通过不同途径上书调查团,揭露日军屠杀百姓、残害妇女儿童、摧残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奴化教育的种种罪恶;揭露日军侵略东北、掠夺资源的阴谋;对调查团全面调查、国联公正裁决寄予期待;对东北抗日武装的斗争予以肯定。 东北社会上层人士文化水平高、信息渠道广、观察视野宽,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原因、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能够全面系统陈述
《子海珍本编 海外卷》(日本)专辑收录日本内阁文库、蓬左文库、宫内厅书陵部、静嘉堂文库、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及综合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八个著名藏书机构所藏一百五十部子部珍稀汉籍,共6辑32册,内容包括儒家、兵家、农家、医家、历算、术数、艺术、杂家、小说家、谱録、道家等十一类,含有宋写本一种、宋刊本三种、元刊本八种、旧钞本一种、明钞本九种、明活字本四种、明钤拓本二种以及明刊本一百二十余种。内阁文库所选辑子部汉籍为此次《子海珍本编》日本辑中规模最大者,共计75种15册,其中许多孤本秘籍,如明顾锡畴编《鼎锓二翰林校正句解评释孔子家语正印》明天启三年(一六二三)刊本、明谢九成撰《东山语录》明刊本等等,都极为稀见。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主要收录东北各地(地理上也可称“关外”,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党政军群、社会各界人士给调查团的呈文。1932年2月3日,李顿调查团由法国勒哈弗尔港出发,经英国、美国、日本后抵达中国上海,转杭州、南京、武汉等地,后赴东北进行一月有余的调查。 正在与日军周旋、战斗的东北军政当局、民众抗日武装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东北各界民众冲破日军、特务的重重阻挠,通过不同途径上书调查团,揭露日军屠杀百姓、残害妇女儿童、摧残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奴化教育的种种罪恶;揭露日军侵略东北、掠夺资源的阴谋;对调查团全面调查、国联公正裁决寄予期待;对东北抗日武装的斗争予以肯定。 东北社会上层人士文化水平高、信息渠道广、观察视野宽,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原因、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能够全面系统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