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景展现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分析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新时代背景下,作者关于档案工作的新思考、新发展,不仅对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记录史实、传承文化、弘扬正确价值观、提高档案领域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丰富档案学理论,把对档案的认识再拓展、再深化、再升华,是反映新时代新十年档案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适合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也可用作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书。
编著者张美生先生不仅收藏、赏鉴侨批,还对侨批进行研究,成果卓著。在本书中,他进一步澄清了侨批的定义:侨批通常被认为是 银信合一或合封 ,但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大量侨批实物和走访侨属,认为侨批不一定为银信合一或合封,故提出侨批为 银或银信 的观点。 银 指有银无信, 银信 指银和信。 而且,识见不一般。他认为:年代越久远,批封、批信齐全,没有残缺、未被污染的侨批就是好侨批。但从华侨寄批赡养亲人的角度来说,一封侨批就是一份爱和牵挂,皆为华侨故乡情结的体现,每件侨批都是有温度、有味道、有感情的,见信如见面,件件都是好侨批。
《档案学名词》收录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档案学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保护、电子文件管理、历史文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9个分支学科,共1682条。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 2022》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 本年鉴正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一、综合;二、公共图书馆;三、群众文化;四、艺术;五、旅游;六、文化市场;七、文物;八、教育、科技、动漫及其他;附录资料。为方便读者使用,多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本书为档案资料汇编,属于 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系列著作中的一种,主要内容是中国科学社自1916年至1948年召开的历次年会的开会情况,重点在于这些年会的总结报告和概况报道。将目前所见的中国科学社历次年会记录,经过收集、整理、选录、校注,汇编成书,供研究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无
作为近代中国*早开放的区域之一,浙江地区保留了大量旧海关档案。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浙海关、杭州海关、温州(瓯)海关等海关档案,是中国旧海关档案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些文献包括大量关于当时当地浙江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革新等方面的内容,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近代浙江的历史发展,价值极为珍贵。基于此,浙江省档案馆编纂了《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一书,以本馆所藏浙江海关档案为主要史料,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结合约200幅珍贵档案图片资料,通过海关文献的视角,对外贸易、社会变迁、对外形象三个部分展现了近代浙江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有助于读者从新的角度重新解读和认识近代浙江发展的脉络。
此选题为1909年芝加哥大学地质学博士罗林-钱伯林(RollingThomasChamberlin,1881-1948)作为考察秘书,陪同其父亲美国著名地质学家托马斯-钱伯林,参加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组建的东方教育考察团(OrientalEducationalInvestigationCommission),考察中国教育所留下的文字与影像资料的汇编。这些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地理考察报告和地理图像也是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对于了解这些地区的历史风貌和自然人文遗存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史料,对于现今所调查地方的开发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
李柏达编著的《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以广东五邑银信为素材,通过对银信邮史与侨史的研究,揭示了银信对五邑侨乡社会的影响。全书包括“2014广东省集邮展览”金奖加特别奖五框邮集《广东五邑银信(1896-1949)》复印件、台山现存50家银信机构遗址及相关的银信档案、银信邮史研究论文以及台山侨批故事等文章,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银信文化。银信资料珍罕,图文并茂,作者研究深入,故事感人,是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银信邮史研究文献,具有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历史档案馆成功举办了“ 历史档案馆馆史展览”,本图录即以此为基础,撷取菁华,编辑成书。全书通过对 历史档案馆近百年历史的追溯和梳理,以时间为经,以档案工作为纬,分为“明清档案的源起”“筚路蓝缕(1925-1949):明清档案事业的艰辛起步”“基业初奠(1949-1980):明清档案事业的奋力推进”“时代辉煌(1980-):明清档案事业的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明清档案事业的世纪新梦”五个部分,辅以照片、图表,向社会展示一史馆作为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家档案的基地的前世今生,展示明清档案事业历经风雨沧桑的发展历程,展示明清档案人创造的辉煌业绩。
印章档案是指 、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使用过的印章,是一种具有特殊载体形态并在历史研究、档案考证、文物收藏和艺术鉴赏等方面有着特殊价值的档案。 四川省档案馆馆藏特藏库印章档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南行(军)政区各委、办、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行署区党委及其工作机构,西康省级各 、企 ,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群众团体等的印章等,共计463枚。这些印章的使用时间应为1950年至1993年间,这部分印章停止使用后,随着各机构的文书档案一并移交给了四川省档案馆珍藏。它们见 证了四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四川省政权建设的重要实物佐证。
此选题为1909年芝加哥大学地质学博士罗林-钱伯林(RollingThomasChamberlin,1881-1948)作为考察秘书,陪同其父亲美国著名地质学家托马斯-钱伯林,参加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组建的东方教育考察团(OrientalEducationalInvestigationCommission),考察中国教育所留下的文字与影像资料的汇编。这些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地理考察报告和地理图像也是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对于了解这些地区的历史风貌和自然人文遗存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史料,对于现今所调查地方的开发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
本书收录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档案学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保护、电子文件管理、历史文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9个分支学科,共1682条。这些名词供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遵照使用。